朱熹的介绍

网上有关“朱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朱熹(1130-1200年),...

网上有关“朱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熹(1130-1200年) ,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 。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 、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1、立志

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 ,专在人自立志 。既知这道理 ,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 ,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 ,熟读可记 。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 ,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 。"学者大要立志" ,"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 ,只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 ,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 。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 ,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 ,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 ,自当有进 。。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 。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 、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 ,何患不进?

2、主敬

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 ,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

第一 ,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 。所以他又说 ,"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 。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 ,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 。所谓"畏" ,"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 ,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 。"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 ,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 、一贯的精神态度 ,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 ,不可顷刻间断" 。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 。所谓"外无妄动" ,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 、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 ,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 ,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 ,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 ,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 。外无妄动 ,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 。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

养 ,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 。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3 、存养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 ,他从"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 ,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 。他说,"如今要下工夫 ,且须端庄存养 ,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 ,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 ,遇事自然迎刃

而解,皆无许多病痛" 。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 ,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 ,"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 ,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 。"学者为学 ,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 ,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所以 ,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学者须是培养 。今不作培养功夫,如何穷得理 。

4 、古察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 ,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 ,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出"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 ,不存则亡 ,而无不存不亡之时 。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对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 ,"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 。所谓"省察"的工夫 ,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 。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 ,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

朱熹的"省察"工夫 ,即"求放心"的工夫 。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 、支配不了"人心" ,"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 ,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 ,揭去昏翳,使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任务

(一)朱熹的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 ,是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 。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 。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以二书言之 ,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 、章、文、句,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未得乎前 ,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 ,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 ,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 。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 ,乃是下面无根脚

。"

2.熟读析思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 。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依朱熹的看法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 、眼到、口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 。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 ,真道学第一义

。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 。遍数未足 ,虽已成诵 ,必满遍数 。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 ,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 ,只争这些子 。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 ,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 、名件,发明相穿纽处 ,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 ,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 ,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已之学也。"

3.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 ,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 ,而不好高务奇 、穿凿立异 。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 ,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 。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学者看文字 ,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 。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 ,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 ,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

4.切已体察

所谓切已体察,即是读书时 ,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门 ,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 。而今人 ,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 。学者读书 ,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 ,须就自家身上体复 ,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 ,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 。依朱熹的看法,"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 。直要抖擞精神 ,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6.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 ,即是收放心 ,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 。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云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 ,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 ,心无不在 。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 ,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 ,故思虑不精 。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 。"

(二)教学原则方法

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 ,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

。

1.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 ,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 。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 ,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 ,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 ,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 。

既然这样,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 ,"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 ,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 ,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 。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 ,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 。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 。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 ,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 ,很难教导;待其愤悱 ,就豁然贯通了 。

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 ,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见解 。

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 ,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 ,抱有进无退 、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 ,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 ,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 。若半上半下 ,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炼丹、煎药、推车。开始用猛火炼丹,"方好微微火养教成就。""譬如煎药 ,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 ,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 。"如推车子 ,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 ,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但朱熹以"猛火"之后 ,再用"微火养之"譬喻,并不等于说以后的学习可以松懈下来,所以他又提出了"温故时习"的原则 。

依朱熹的看法 ,"时习"是重要的 。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 ,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 ,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 ,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 。这就是说 ,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

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 ,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他又说:"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 ,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所谓"时习",即随事 、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 ,也就是不间断的

"温故"的过程 。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 ,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 ,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

"温故"能便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认为那种只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所以他说:"温故又要知 ,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 。朱熹种既强调学习要勇猛奋发,又主张持之以恒;既重视时习温故 ,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对我们仍是有启发意义的。

3.教人有序不可取等

朱熹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 ,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 。"又说:"君子教人有序 ,先传以小者近者 ,而后教以远者大者 。"他很注意由近到远 、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 、由具体到抽象。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 ,终无至高处之理"。又说,

"于显处平易处见得,则幽底自在里许 。且于切近处加功"。还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 ,初无深幽妙"。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从低处到高处,从平易处到幽微处 ,从眼前日用底到深深远幽妙底 。低处、平易处、眼前日用底是基础。

怎样循序渐进?朱嘉说:"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 ,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 ,他书亦身着"。他又说:"读书须是遍布周满 ,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宁近毋远" 。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学问要做下学

的工夫,打了基础 ,才有上达的可能。他说,"圣贤教人,下学上达 ,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 ,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 ,卑者溺于闻见 ,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 。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就是躐等 ,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虽未躐等,但沉溺于闻见。前者是"不循序而跟进" ,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是不好的,只会浪费精力而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 、由近而远的阶段 ,且力学习,则自有进步 。

4 、笃行

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 。他说 ,"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 ,则行无所问 ,某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 ,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 。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说 ,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 ,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

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 。他说:"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他以这种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如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靠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 ,他说:"方其知之 ,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 ,非前日之意味" 。在他看来,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 ,则认识更明。他这种躬行践履对于句识还需检验的思想,是深刻的。

5.博学与专精结合

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 ,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 。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 ,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少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 、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 ,无非自己本分内事" 。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 ,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 。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 ,方始拓展"。

朱熹是重视博学的,他以盖房子为例,重视"阔开基 ,广开址厂以为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 。他还说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 ,将来便入异端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仅只有一般性广博的知识而不专精,那也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 ,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 。

总起来说 ,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 、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 、积极性 、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 、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 ,做了一番归纳 、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 。(完)

朱熹的学问渊博 ,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 、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 、文字音韵、训诂孝据、典章乐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更重要的是 ,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 、张载 、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1、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 ,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 ,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 ,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由理气论引申到理事论,朱熹进一步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认为一切事物中都有理,理虽无形迹,但却包含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朱熹又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一分殊?的思想 ,他把?理?之全体称为?太极?,这个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就每一事物来看 ,它们都完整地禀受了这个理(太极)人微言轻自己的本性,就像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却完整地映现在每条江河之上。

2 、心性论: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 ,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 ,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 ,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 ,?已发?为情。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 ,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 ,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 、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朱熹又提出了?道心? 、?人心?的范畴 ,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3、认识论:朱熹发挥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对?格物?的解释 ,朱熹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 ,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大学章句》) ,即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 。总的说来,朱熹的理论是对程颐?格物穷理?认识论的发展。朱熹为了发挥其思想 ,提出《大学》篇中缺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于是还专门作了《补格物致知传》。与认识论相关的,在知行观上 ,朱熹提出子?知先行后?的观点 ,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 ,必须先知,不过朱熹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知行学相须?;与传统儒家的观点一致 ,朱熹的知行观主要强调的也是道德的践履问题,而不是认识的来源问题 。

4 、功夫论:在修养功夫方面,朱熹主张?主敬涵养? ,他不仅发展了程颐?涵养须用敬?的思想,也吸收了程门弟子及他自己的修养体验。朱熹的?主敬?理论突出强调了?未发?,即人在无所思虑及情感未发生时 ,仍须保持一种收敛、谨畏和警觉的知觉状态,最大程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这样就可以涵养一个人的德性;此外 ,朱熹也注意人在动的状态中的?主敬? ,这是贯穿于?未发?和?已发?、知和行的全过程。而人们学习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朱熹认为就在于?存天理,去人欲? 。这一结论一方面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意味 ,但另一方面,在伦理学上则有用理性原则来作为社会普遍道德法则的意义。

关于“朱熹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7-9215.html

(17)

文章推荐

  • 台湾光复的资料

    网上有关“台湾光复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台湾光复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日本统治时期1911年时的日本地图,其中包括台湾主条目:台湾日治时期和台湾民主国台湾日治时期为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管辖的时期。

    2025年07月24日
    19
  • 时幽冥为什么喜欢仙乐

    网上有关“时幽冥为什么喜欢仙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时幽冥为什么喜欢仙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因为仙乐把时幽冥打败了但是却没有杀他。1、仙乐附于转世者丁瑶身上,最终打败了时幽冥,维护了三界的和平,重登神位;2、仙乐,上古大神女娲

    2025年07月24日
    18
  • 杜牧传(关于杜牧传的简介)

    网上有关“杜牧传(关于杜牧传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牧传(关于杜牧传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山行[编辑本段]杜牧·山行标题《山行》作者杜牧(唐)体裁七绝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2025年07月26日
    16
  • 河南红尘智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网上有关“河南红尘智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南红尘智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河南红尘智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电话0371-63712009,公司邮箱158745

    2025年07月27日
    18
  • 女白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网上有关“女白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女白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般来说,要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识礼仪,懂社交。另外,一定要会说会写。大部分都具有高等学历,不过也有一部分没有很高学历

    2025年07月30日
    16
  • 实测辅助”微乐河南麻将开挂神器”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您好:微乐河南麻将开挂神器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1

    2025年08月02日
    16
  • 必看教程“吉祥麻将填大坑开挂免费软件”开挂详细教程

    您好:吉祥麻将填大坑开挂免费软件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03日
    11
  • 教程分享“财神十三张怎么刷胜率”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教程分享“财神十三张怎么刷胜率”开挂(透视)辅助教程>>>您好:财神十三张怎么刷胜率,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财神十三张怎么刷胜率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财神十三张怎么刷胜率这

    2025年08月03日
    11
  • 分享实测“微信拼三张开挂试用一天”开挂详细教程

    您好:微信拼三张开挂试用一天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04日
    9
  • 推荐一款“闲逸斗地主怎么能赢”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推荐一款“闲逸斗地主怎么能赢”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亲,闲逸斗地主怎么能赢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

    2025年08月07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朱熹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6日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朱熹(1130-1200年),...

    联系我们

    邮件:易佳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