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

网上有关“《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网上有关“《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 ,出身乡宦家庭 。她三岁被拐 ,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 ,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 ” ,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

以上是这个故事的背景。

故事开头写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 ,黛玉慨然允诺。以下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 。

指导读诗体现在两次谈话中:第一次,黛玉先略说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 ,并强调“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此继进 ,黛玉又指出“立意 ”是诗的头等大事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 ,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 ,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有一首念一首” 。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讨论” ,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 ”这一句 ,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也不愧为“老师”,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 ,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 。香菱练习写诗也是在黛玉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命题限韵 、评论习作、指点门径三事;宝钗也参与了指导。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 。宝钗先看 ,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指示她“丢开 ”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连房也不入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 ,“皱一回眉 ”,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 ,黛玉说“过于穿凿 ,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 ” ,而是写“月色 ”了。尽管又一次失败,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 。她“挖心搜胆” ,绝无旁骛 。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 ”,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 ,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胧睡去。最后 ,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 ,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 ,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 。

这个故事在小说原来的回目中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苦吟”二字正是全篇主旨,梦中成诗是“苦吟 ”的最鲜明的体现。

二、问题研究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 ,决非偶然 。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 ,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 ,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 ”;入园后听黛玉讲诗 ,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 ,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 ,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 ,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 ,跟园外黑暗 、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特别是宝玉 、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 。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 ,“这正是‘地灵人杰’ ,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 ,又由此谈及“立意 ”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 。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 ,给她开列了书目,按照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 ,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 ,目的是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 。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 ,真可谓循循善诱。

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 ,这看起来严了一点 ,但属“十四寒 ”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 ,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 ,她一句也不说 。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 ”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可以说 ,黛玉的正确指导也是香菱进步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

香菱苦志学诗,宝钗因和她同住芜苑,所见最多 ,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等语,都有从侧面烘托的作用 。此外 ,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 ,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练习说明

一 、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你觉得其中哪些内容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启发?

此题意在使学生认识一点读诗和写诗的道理 ,并能联系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拘一格 。衡量答案的标准有三:(1)是否扣紧了课文;(2)是否联系了自己的实际;(3)内容是否具体。空泛地谈论什么“刻苦学习”“掌握要领 ”等等,其实无济于事的。为此 ,在答题前应对题干中说的“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一点分析 。此题也可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写二三百字。

二 、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 。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香菱学诗异常专注 ,而且不怕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这表现了她执着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她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才能体会出它们的传神之处。如:“……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 ,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 ,又自己含笑一回 。”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 ”,是因为“神与物游 ”(刘勰语),说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联翩。“抠土” ,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 。“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 ”,大约是有了奇句 ,因而感到满意。总之,这是香菱第二稿的构思全过程,从下文“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自为这首妙绝”等语都可以看出 ,香菱对自己这番苦吟的结果感到欣慰。

三、△下面是香菱试作的第三稿(即“梦中所得 ”那一首),仔细品味一番,说说跟前两稿相比 ,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 。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

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

注:诗的主旨是写离别之情。首联写月光及月的形体;颔联写月下之景;颈联写思念亲友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孤单感觉;尾联归结全诗主旨。

此题意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这也是一道开放题 。答案不拘一格:可以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不宜过高,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在评论前应将这三稿逐一加以讲解 ,并充分利用文中其他人物对这首诗的评论 。

第一稿只是说月儿美丽而又明亮,可供观赏,意思浅显 ,无余味可寻,“诗人助兴”二句确如黛玉所说,措词不雅。第二稿语言近乎诗 ,虽用了铺陈手法,但说来说去,无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 ,黛玉批评它“过于穿凿”,可谓一语破的。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把自己放到诗中去 ,其实是为写诗而写诗 ,读起来难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 。第三稿则不然,它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 ,最后更在嫦娥的“自问 ”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情——这是她自三岁离开了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蕴积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 ,再看月下之最——“砧敲”“鸡唱 ”“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众姐妹说这首诗“新巧有意趣 ” ,决非溢美之词 。

教学建议

一、文中有不少专有名词及术语比较难懂,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应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 ,细读注释,熟悉故事大意。布置预习时最好对香菱作一点介绍,从而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 、课上仍有必要略读全文 ,先将课文划分为两个或三个部分 ,然后逐段释疑、指要 。目的是加深整体感知。

释疑当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作答,也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要把课堂搞得活跃一些 。

示例:①黛玉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 ,而宝钗却说她“本来呆头呆脑的”,两人的看法如此不同,当作何解释?(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呆头呆脑” ,是贬语还是褒语?要依据事实来说明 。)

②宝玉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指香菱)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要联系香菱的资质和此前的遭遇来说明,还要弄清宝玉对香菱的态度。)

③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要联系香菱写诗的全过程来看 ,要认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 。)

指要就是指导学生把握内容的要点,可以用点拨的方式,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点拨示例:黛玉给香菱开列书目 ,贯彻了“诗必盛唐”的主张,因而将王、杜 、李三人的诗列在首位。王维的五言律诗最能显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读来容易入境 ,故由此起步;杜甫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后期作品)最能显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 ,能发人深思,故以此为继;李白的七言绝句最能显示他的飘逸奔放的风格,比较难学 ,因而放在最后 。读这三位大诗人的上述作品,才能提高诗的鉴赏水平。

提问示例:①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

②宝玉说香菱已得诗中“三昧 ”,是指什么说的?(诗的意境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三、讨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这是学习的重点 。在讨论中既要突出香菱的“苦志”,也要谈到黛玉、宝钗等人的指导以及大观园的优越环境。

古人常说:“诗有别才。”据此,无妨用“香菱是否具有学诗的天赋的资质 ”这样一个问题导入 ,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谈香菱的“苦志学诗”,可以利用练习二,让学生分析有关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更鲜明的印象。讨论结束后,可以叫几位同学回答练习三的问题,然后布置书面作业。

四 、作者及《红楼梦》的介绍要简短一些 。

有关资料

一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24?—1764) ,名 ,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 ,属满洲正白旗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 ,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 ,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 ,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得赦宥 ,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 ,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到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 ”就一败涂地了 。

势败家亡之后 ,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 ,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 。《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 ,后四十回是高续写的。

二、《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 、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晴雯、王熙凤、袭人 、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 ,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 、医学 、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三、补充注释

①〔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此说当存疑 。很可能这是就诗境而言 ,如“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杜甫《秋兴·其七》),出句为虚境 ,对句为实境 。如就词性而言,只能是实对实,虚对虚。

②〔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近体诗(律诗和绝句)诗句的平仄既有严格规定,又可以灵活处理。每句第一 、三、五字为平声者可以仄声代,反之亦然;但第二、四 、六字必须严守规定 ,不得随意改变 。

③〔断不可学这样的诗〕这是黛玉对陆游那两个诗句的批评。按:所引陆诗出自《剑南诗集》卷引,原题是《书室明,终日婆娑其间 ,倦则扶杖至小园 ,戏作长句·其二》,据此可知这是休闲之作,说不上有什么深邃的意境。古人云:法乎其上 ,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黛玉主张先学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即有“法乎其上 ”之意;对休闲之作她是瞧不上眼的 ,所以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

④〔湾住〕停泊。湾,一本作“挽” 。

⑤〔紫鹃〕黛玉的丫头。

⑥〔会心处不在多〕“多”,当做“远 ”。按:此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入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指庄子的处世哲学)也 。’”宝玉说这话的意思是 ,评论诗文当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主,不必舍近(个人体验)求远。

⑦〔十四寒〕我国古代的韵书把同韵的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 ,按次排列。在《佩文韵府》里 ,“寒”韵的次第排在上平十四位,故称“十四寒 ” 。下文“十五删”表明“删”韵的次第排在上平十五位 。

⑧〔入画〕惜春的丫头名。

⑨关于香菱的题诗:《红楼梦》第五回载,太虚幻境薄命司存有“金陵十二钗 ”正册 、副册及又副册。副册首页有诗一首:“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此诗概括了香菱一生。

四、香菱诗第三稿注释

①〔精华欲掩料应难〕大意是月光灿烂,想掩盖也掩盖不了 。精华 ,本道家语“日精月华”,光华、光辉之意。

②〔影自娟娟魄自寒〕它的外貌是那样娟秀,背面却是那样凄清。影 ,这里指月的正面 。魄,月的背面,即不受日光照射那一面。从作法上看 ,本句中的“寒 ”字乃一篇之骨,以下借“砧敲”“鸡唱”“闻笛 ”“倚栏 ”写离愁及故园之思,皆本此。

③〔一片砧(zhēn)敲千里白〕皓月当空 ,银光一泻千里 ,处处传来妇人衣之声 。砧,捶衣时垫在下面的石头。李白《子夜吴歌》云:“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香菱化用此诗意境,表达妇人对远在边陲的丈夫的思念——这种思念在月下衣时变得更加浓烈。

④〔半轮鸡唱五更残〕缺月在天 ,雄鸡高唱,正是五更将尽时分。五更,相当于凌晨四至六时 。这并非单纯写景。古人出行大多在黎明时分 ,因此写黎明景象正是为了写别情。例如: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后唐牛希济《生查子》)

“月华收 ,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 、轧轧开朱户。 ”(宋柳永《采莲令》)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 ,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宋周邦彦《蝶恋花》)

香菱这首诗将“半轮(月)”“鸡唱 ”“五更残”这三个典型细节融成一体,也正是为了渲染离别时黯然伤神的气氛。

⑤〔绿蓑江上秋闻笛〕绿蓑 ,泛指江上的人,不限于渔翁。秋闻笛,可理解为秋夜月下闻笛 。笛声凄清、高远 ,能引发人们对故乡以及远方亲友的思念 。李白《春夜洛阳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香菱这一句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感情。

⑥〔红袖楼头夜倚栏〕“楼头夜倚栏 ” ,更确切地说,当是“楼头倚栏望月”,在古代诗词中已成为一个用来表述相思之情的典型化细节 。例如“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时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 ”(范仲淹《苏幕遮》)等。香菱此句亦不例外。

⑦〔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大意是,嫦娥看到人间有如此浓重的离情,不禁问自己道:“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分离了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 ,永不分离呢?”一说,这是嫦娥因月有盈亏这种现象而发问,她希望夜夜都是满月 。香菱以此结束全诗也表明了她跟父母团聚的希望。

五、教与学的动人乐章——《香菱学诗》赏析(王学华)

读《香菱学诗》 ,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地为香菱的虚心好学 、刻苦勤勉所感动。林黛玉不愧为饱读诗书 、深谙教艺的好老师,香菱也不愧为聪颖灵秀、极富悟性的好学生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 ,她们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动人乐章,展示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独特层面。

(一)教的极致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 、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 ,但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像宝钗那样的囿于礼节规矩而推托,反而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 。她说:“既要作诗 ,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 ,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 、率真、自信 ,溢于言表 。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有了自信心 ,香菱自然上了劲,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地学下去 。林黛玉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 ,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她讲述“课程”提纲挈领,高屋建瓴,道规律 ,明要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使香菱懂得“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要重视积累和感悟 。且看林黛玉的教法:

第一单元,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 ”,先体会情景统一 ,进入诗情画意。

第二单元,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 ,明白诗的功力。

第三单元,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返璞归真” ,培养诗的个性与想像力 。

林黛玉安排的三个教程,注重基础,全面落实 ,重视诵读和感悟,这正是后人归纳的境界三层次。

不仅如此,林黛玉在教学中强调自学 ,重视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强调实践和探究 ,重视能力的培养。“共记得多少首? ”“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你且说来我听。”“你竟作一首来。 ”……林黛玉深谙教学的原理,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交流讨论,订正总结,从而全面提高成绩 。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 ,林黛玉及时点拨:“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同时,帮助她找出失败的原因:“你看的诗少 ,被他缚住了。”并积极引导她要敢于创新:“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 ”当香菱拿来第二首诗作时 ,林黛玉虽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还得另作 。”直至她最后写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来。

在这里 ,曹雪芹简直把教学的过程写绝了,我们读“香菱学诗 ”这一节,完全可以品读出另类的林黛玉 ,她不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老师,一个有诗性 、有灵性、有悟性、有耐性 、有创造性、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生机和活力的好老师。黛玉如此善教 ,必将很快地把灵气带给学生,并让学生乐学不疲,这是她境界的必然 ,这当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笔 。

(二)学的境界

做学问如香菱者,恐怕并不多见。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 ,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 ,终以自己的努力 ,取得骄人的成绩。

1.乐学 。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 ,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内心里也早有着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 ,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一类的诗句。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一入园就向宝钗求教 ,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可惜宝钗虽懂诗但终以礼节规矩为重,婉拒了香菱的恳求 。但香菱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 ,碰了软钉子后 ,自己便往潇湘馆来,直言求黛玉教诗,终于获得了黛玉的教诲。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2.善学。香菱非常善于学习 ,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 ,及时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品读 、理解和感悟,注重积累和运用 。且看香菱是如何悟诗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 ,她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其言简朴 ,其理精深 。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 、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 ,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其重意轻物、重悟轻解的取向又直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的空灵诗境。读诗、悟诗 、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 ,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 ,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 ,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

3.苦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 。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 ,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 ,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 ,他也不睡 。”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 ,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 。她边读边悟边写 ,现炒现卖,终于写得一首 。但只因措词不雅,声韵生硬 ,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 ,只在池边树下 ,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 、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怪不得连宝钗也直赞美:“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 ,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 ,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 ,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 ,已近入魔 ,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 。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香菱学诗的过程 ,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顿悟 ”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有艺术创造的借鉴 ,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价值之所在。

古代对月亮的各种称呼

1.关于月亮和孤独的诗句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 ,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 ,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 ,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

3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青女素娥俱耐冷,关于月亮的古诗(二)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

4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5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 ,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1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 ,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 ,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8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 ,云间水上到层城。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21 、《十。

2.关于月亮孤独的诗句

1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出处:唐代李白《把酒问月》

释义: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处: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释义: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3、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

出处: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中心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代李白《月下独酌》

释义:举杯向天 ,邀请明月 ,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处: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3.关于月亮和孤独的诗句有哪些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释义: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释义: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4、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

——唐·李白《长相思·其二》释义:夕阳西下暮色朦胧 ,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5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 ,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 ,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6、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明·唐寅《把酒对月歌》释义: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 ,明月在天上几回圆来几回缺?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释义: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8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释义: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

9、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

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释义:举杯邀请明月 ,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4.关于月亮的孤单的诗句

《虞美人》)

27:《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暮江吟》) 12 。 (杜甫;念奴娇大江东去>.今夜鄜州月。 (王维,闺中只独看。 (卢纶:《水调歌头? 。 (李白,早生华发 。 (王维 ,潭面无风镜未磨。 (李煜。 (辛弃疾〈西江月? 。 (苏轼 词《江城子》) 28。 (李商隐《霜月》) 25:《望洞庭》) 24;)

19?把酒问青天:〈玉阶怨〉) 18?小楼昨夜又东风。 (王维的.鸡声茅店月;明月几时有》)

10 ,江清月近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低头思故乡 。 (刘禹锡,往事知多少:《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明月松间照 ,万里长征人未还,露似珍珠月似弓,清风半夜鸣蝉 ,射天狼。 (苏轼。 (李清照 《一剪梅》) 17 。举头望明月.故人西辞黄鹤楼,对影成三人! (杜甫.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涯共此时 ,人迹板桥霜.海上生明月,清泉石上流;) 22,月有阴晴圆缺 ,月中霜里斗婵娟,玲珑望秋月:《月夜》)

20,烟花三月下扬州 ,月满西楼.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无题》) 21 ,时鸣春涧中。 (李白 。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夜行黄沙道中〉)

16.湖光秋月两相和,西北望,人间如梦 ,清泉石上流,明月来相照. 露从今夜白,单于夜遁逃。 (孟浩然.深林人不知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晓镜但愁云鬓改.会挽雕弓如满月:《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春色恼人眠不得;?。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 (温庭筠

23:《出塞》) 111

描写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

5.有关月亮孤独的诗句,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北宋诗人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

唐诗人王涯的《秋思赠远》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 。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盛唐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如有帮助,请采纳 ,谢谢

6.关于月亮和孤独的诗句

1 、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 ,时节忽复易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 ,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 、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二 、唐宋诗十五夜望月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关于月亮的古诗(二)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

3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6 、《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8、《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 、《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 ,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3 、《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 ,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 ,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 ,数朝诗思清 。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16 、《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18、《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 ,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 ,云间水上到层城 。20 、《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21、《十五夜望月》唐王 。

7.关于“月亮孤独、冷清”的诗句有那些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译文: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 ,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3.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 ,一道夜歌归 。

译文:明 ,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

4.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5.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 ,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6.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7. 译文: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 ,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 ,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 ,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8. 作者简介:

1.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 。

2.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4.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8.关于“月亮孤独、冷清”的诗句有那些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 译文: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

回房放下水晶帘 ,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 译文:明 ,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 ,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 ,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 ,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 ,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 。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的美称:

1、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2、白玉盘:少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李白

3 、玉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4、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5、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相对应的古诗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 ,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2、《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3、《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 ,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4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译文:天色凄清 ,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照,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玉轮轧着露水沾湿了团围的光影 ,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片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5、《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译文:置身高楼,凭高看去 ,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

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 ,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 ,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我喝醉了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发狂般地歌唱,邀月赏心 ,邻对影子,伴着明月成了知心朋友。

在如此飒风微露里徘徊弄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于是便想着乘着这风就能完全地离去 ,又何必骑着大鹏鸟的羽翼 。在明净的月宫里 ,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 。

关于“《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7-8346.html

(17)

文章推荐

  • 杜鹃花的简介

    网上有关“杜鹃花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鹃花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是一种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的得名来自于一个传说,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杜鹃花因此得名。杜鹃花的花期

    2025年07月23日
    18
  • 晶圆是什么东西?

    网上有关“晶圆是什么东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晶圆是什么东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晶圆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晶圆(英语:Wafer)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芯片,是生产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

    2025年07月25日
    24
  •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网上有关“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一): 1、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学生是学校)

    2025年07月27日
    33
  • 娱乐圈的豆豆是谁-

    网上有关“娱乐圈的豆豆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娱乐圈的豆豆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娱乐圈的豆豆是窦骁。何超莲亲切地称窦骁豆豆,所以豆豆是窦骁的专属爱称。窦骁被叫豆豆的原因:何超莲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则视频,配文说:豆

    2025年07月28日
    17
  • 法院真的公平公正吗

    网上有关“法院真的公平公正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法院真的公平公正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是的,法院通过各项制度保证公平公正。一是明确请示报告的范围,主要包括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要政策措施、拟向人大报送的重要工作及人大关于法院的

    2025年07月31日
    24
  • 实测分析“众娱十三水怎么抓好牌”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3日
    11
  • 开挂辅助工具“手机打麻将挂怎么买”其实确实有挂

    开挂辅助工具“手机打麻将挂怎么买”其实确实有挂>>>您好:手机打麻将挂怎么买,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手机打麻将挂怎么买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手机打麻将挂怎么买这款游戏是不是

    2025年08月04日
    12
  • 实测教程”边锋跑得快怎么开挂”最新辅助详细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4日
    13
  • 实测辅助”中至跑得快有挂吗”(原来确实是有挂)

    您好:中至跑得快有挂吗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05日
    9
  • 辅助神器“边锋斗地主可以装挂吗”开挂详细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6日
    5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3日

    希望本篇文章《《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3日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香菱学诗》中香菱试作的前二稿的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联系我们

    邮件:易佳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