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疆的具地理位置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新疆的具地理位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北纬34°22ˊ~49°33ˊ,东经73°41ˊ~96°18ˊ ,南北最宽1650km,东西最长2000km,总面积166万km2,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克斯坦 、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 、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图1) 。
新疆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中心 ,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山环抱,因而降水稀少 ,全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mm,而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天山横亘新疆中部,使得新疆北部与南部在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北疆由于西部山地海拔较低 ,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约200~250mm,阿尔泰山和天山的中高山地降水量可达500~600mm ,天山西段最大降水带位于海拔1500~1800m,降水量约800mm,而伊犁的巩乃斯河地区年降水量可达900~1000mm ,但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年降水量仅约100mm;南疆由于周围高山环绕,降水极少,平原区年平均不足100mm,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若羌县1954~1970年17年的平均降水量仅有15.6mm ,其中1957年仅有3.9mm;东疆吐鲁番盆地也是降水低值区,对托克逊县降水资料的统计,1961~1970年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9mm ,为全国降水最低记录 。
新疆由于降水稀少,很少云层覆盖,因而全年日照时数延长 ,全年日照时数达2550~3500hr,年总辐射量达5000~6490MJ/m2.yr,比同纬度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多620~640MJ/m2yr ,仅次于青臧高原而位于全国第二。
新疆气温变化一般南疆高于北疆,山地垂直递减明显。从平均气温看,塔里木盆地10-℃以上 ,准噶尔盆地5--7℃,冬季严寒,一月平均气温准噶尔盆地多在-17℃以下,塔里木盆地多在-10℃以上 ,极值最低气温南疆-20℃至-30℃,北疆几乎都低于-35℃;七月最热,平均气温 ,北疆20-25℃,南疆25-27℃,吐鲁番盆地33℃ 。北疆南部及伊犁河谷地区无霜期约160d ,南疆大部地区200-220d,吐鲁番223d。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描述了新疆气温的变化。温差大是新疆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同区域温差变化存在差异 ,一般沙漠大于山区,新疆的年温较差:塔里木盆地大于36℃,吐鲁番盆地则高达42℃ ,北疆最高达44℃,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心西缘的车排子,1956年温差达55℃ 。绝对年温较差更大,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安迪尔 ,1967年达67.2℃;新疆地区的日较差也明显高于全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在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高达16℃,在吐鲁番盆地极端昼夜气温温差可达40℃以上。
和降水相比 ,新疆地区的蒸发特别强烈,准噶尔盆地一般1500-2000mm,塔里木盆地一般2000-3000mm ,吐鲁番-哈密盆地一般3000mm。
由此可见,新疆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光照充足,温差大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 ,区域分异性明显 。
新疆的地形 、地貌
地形、地貌通过对土壤母质和水、气 、热的再分配深刻地影响到土壤和植被的形成与发育,因而,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新疆的盐生植物,对地形、地貌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高山与盆地相间是新疆地貌的基本轮廓。从纵断面看,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阿尔泰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山脉 。
阿尔泰山山地位于新疆最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 ,全长2000余km,仅中段在我国境内,山段长500余km ,属中段南坡,山脊高度3000m以上,山体西宽东窄 ,西北宽约150km。东南宽约80km。阿尔泰山山地由于受北冰洋气流的影响,气候比较湿润,植被比较茂密 。在海拔2000m左右的山地是新疆重要的牧区草场。
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 ,西部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大致呈三角形。东西长约700km,南北宽约450km ,面积约20万km2,其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5万km2 ,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漠区降水量约100mm,植被覆盖度20~40%;盆地北部 ,自阿尔泰山南麓至沙漠北缘,为北部平原,风蚀作用明显 ,有大片风蚀洼地;盆地南部平原,北起沙漠南部边缘,南至天山北麓 ,为北疆主要农业区 。准噶尔盆地西部由于山地海拔较底,又有阿拉山口和额尔齐斯河口,大西洋的水汽可由此进入北疆,因此准噶尔盆地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地 ,绵延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及其间的盆地 、谷地组成。山高一般4000~5000m,雪线高度 ,北坡为3500~3800m,南坡为4000~4200m。山涧河谷、峡谷水分条件好,生长着榆树、杨树林和林下草甸 。山脉间谷地 、盆地较多 ,有焉耆盆地、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拜城盆地以及伊犁 、乌什等谷地。这些山涧盆地、谷地是新疆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以南 ,昆仑山以北,为高大山原环抱的内陆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式盆地 。盆地东西长约1400km ,南北宽约550km,面积56万km2,约占全疆面积的1/3。盆地中部为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76万km2 ,主要为新月形流动沙丘。因居于大陆中心,气候干燥,沙漠中心降水量仅10mm ,自然景色呈环状分布 。盆地周围由于出山河流在山前大量堆积沙砾,形成一系列冲积洪积砾质戈壁,宽度约30~50km;盆地的西部 ,由南向北,由天山南麓向北弧行,分布着宽约60~80km的现代冲积平原。盆地的边缘散布着弧形和串珠状的绿洲。盆地边缘降水量一般20~40mm 。
昆仑山地 ,包括喀喇昆仑山、昆仑山 、阿尔金山和帕米尔高原,环列于塔里木盆地南缘。东西长约1800km,南北宽60~300km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山脊线5000~6000m以上,山上冰雪覆盖,冰雪融化成为山前绿洲灌溉的部分水源。
能源矿产(主要指石油、天然气、煤 ,下同)是新疆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和自治区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截至2005 年底,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8 种:石油 、天然气、煤、油页岩 、天然沥青、铀、泥炭 、煤层气。其中上表并开发利用的有6种: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 、天然沥青、铀。泥炭 ,煤层气在新疆虽有一定资源远景,但工作程度很低,资源储量未上表也未开发利用。
截至 2005 年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 41378 万吨,占全国的16.60%,采出量2408.32万吨 ,占全国的13.58%;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6023.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1.37%,采出量106.24 亿立方米 ,占全国的22.27%;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008.2 亿吨,占全国的9.70%,产量3942.29 万吨,占全国的3.33% 。天然气居全国首位 ,石油、煤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新疆能源矿业产值721.5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59% ,其中,石油 、天然气产值694.63亿元,占全区能源矿业产值的96.27% ,煤矿产值26.93亿元,占能源矿业产值的3.73%。能源矿产是新疆的最重要矿产,也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资源
一、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新疆主要沉积盆地有30多个 ,其面积为90万平方千米。经过地质勘探证明,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资源总量为360亿吨油当量。截至2005年 ,已发现油气田87 个 。其中,大型油气田6 个,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3.68亿吨,天然气1.15 万亿立方米。2005 年全疆已有40 多个油气田投入开发 ,产油2408.3 万吨,天然气达106.6亿立方米,年储量及产量增长居国内陆上之首 ,塔里木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气区,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主要接替区之一。
(一)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面积达13 万平方千米,是新疆主要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 。截至2005 年 ,共发现油气田27 个,其中大型油气田2 个。油气资源总量106.9 亿吨,其中石油85.9 亿吨 ,天然气2.1 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储量 18.71 亿吨,可采储量43691.9 万吨,剩余可采储量21764.7 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2173.15 亿立方米 ,可采储量951.4 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707.18 亿立方米 。2005 年产油1124.34 万吨,产天然气28.95亿立方米。
(二)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6 万平方千米。经地质勘探证明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油气田36个,其中 ,大型油气田4 个。其资源量为229 亿吨,其中石油115亿吨 、天然气11.4 万亿立方米 。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1.49 亿吨,可采储量2.19亿吨 ,剩余可采储量1.40亿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8257.49亿立方米,可采储量5262.33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5042.63亿立方米。目前已有28 个油气田相继开发建设 ,其中主要有柯克亚、东河塘、雅克拉 、牙哈、轮南、塔河 、达里亚、塔中4、哈德逊等油气田,2005年产油1010.81万吨,天然气61.9亿立方米。因此 ,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气区和油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地区之一 。
(三)吐哈盆地
吐哈盆地总面积为5.3 万平方千米,已发现23 个油气田。油气资源总量19.4 亿吨,其中石油15.8 亿吨,天然气3650 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1372 万吨 ,可采储量8170 万吨,剩余可采储量4987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95.7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450.74亿立方米 ,剩余可采储量330.26亿立方米 。2005年产油194.39万吨,天然气15.06亿立方米。
(四)焉耆盆地
焉耆盆地面积1.3万平方千米,已发现4个油气田 ,油气资源量4~5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239.8万吨,可采储量779.4万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606.6 万吨 。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107.66亿立方米 ,可采储量40.53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天然气储量35.96亿立方米。年产油20万吨左右。
(五)三塘湖盆地
三塘湖盆地面积2300 平方千米,已发现3 个小油田 。油气资源量为3~4亿吨油当量。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50 万吨 ,可采储量36.7 万吨,剩余可采储量 332.121 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3.89亿立方米,可采储量7.57 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7.57 亿立方米。
二、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一)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全疆油气预测资源总量360 亿吨 ,约占全国陆上油气预测资源总量的1/3,占中国西北地区总油气资源量80%,其中 ,石油预测资源总量为222 亿吨,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 13.8 万亿立方米。
(1)塔里木盆地:预测油气资源量为229 亿吨,其中 ,石油115亿吨,天然气11.4万亿立方米 。
(2)准噶尔盆地:预测油气资源量为106.9 亿吨,其中 ,油85.9亿吨,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
(3)吐—哈盆地:预测油气资源量14亿~17亿吨,其中 ,石油16亿吨,天然气3650万亿立方米。
(4)三塘湖 、柴窝堡、伊宁、焉耆等诸小盆地预测油气资源量12亿吨(当量) 。
(二)油气资源转化率低
1.油气勘探程度很低
新疆的准噶尔 、塔里木及吐哈盆地,虽然经过50 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但是总的勘探程度还相当低。
准噶尔盆地已施工探井2479口 ,二维地震14万平方千米,三维地震约1.64万平方千米。但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北缘、中部及东部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有不少地区仍属基本空白区 。
塔里木盆地已打探井520 口,平均1000 平方千米有1 口井;二维地震32.9万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内只有2.0 平方千米;三维1.57万平方千米。说明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非常低 ,而且这些工作量主要集中几个有限的地区,如塔北、塔中 、库车、叶城等。况且,尚有20多个小盆地基本未开始实物工作 。
2.油气资源转化程度低
新疆油气资源总量为360亿吨 ,探明石油探明储量的33.68亿吨,占石油总资源量15.17%;天然气探明1.15 万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33% ,与全国比都低得多,特别是塔里木盆地229亿吨油气资源量,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为15.49亿吨,仅占资源量的6.76%左右。总之 ,塔里木盆地仅处于油气勘探初级阶段,准噶尔盆地处于油气勘探早-中期阶段,均处在大油气田发现和开始时期。
(三)油气勘探领域广泛
本区虽然发现60多个油气田 ,但还有很多含油气领域亟待突破和开拓 。天山山前、昆仑山前等逆掩推覆带及断褶带的勘探才刚刚起步,前景广阔;塔里木盆地寒武 、石炭及古近-新近系膏盐层之下还有大的发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前景大有可为;准噶尔盆地中部深层勘探(含高压层)潜力较大。
三 、配置和供需建议
(一)油气勘探战略设想
“十一五”进一步贯彻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新疆处在最重要地位 ,根据国家和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一五”石油储量和产量在“十五”的水平上翻一番,天然气翻两番 ,开始形成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接替区。
具体目标:2006~2010 年新增探明储量石油14 亿~16 亿吨,天然气5000 亿立方米;2010 年产油4800 万~5000 万吨,天然气330 亿立方米 。从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分析 ,我国陆上看西北,西北看新疆,新疆看塔里木盆地。所以,必须加强加快新疆油气资源大省区的开发力度 ,早日实现国家石油天然气基地的接替。
(二)油气勘查建议
新疆含油气盆地虽然经过50 多年的勘探历程,但潜力巨大,正处在大油气田发现阶段 。建议在以下领域加强勘查工作: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古生界 ,特别是古隆起古斜坡区,如沙雅隆起、卡塔克隆起、巴楚隆起 、古城隆起、麦盖提斜坡、孔雀河斜坡等。特别是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油气田。另外,志留-泥盆系及石炭系构造油气藏等 。
(2)准噶尔盆地中部。除了注意隆起地区—斜坡区外 ,对坳陷区及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地区,要加强勘探。
(3)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山前坳陷区的勘探才刚刚起步,如准噶尔南缘山前坳陷 、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坳陷、塔西南坳陷等油气资源丰富领域广泛 ,潜力大 。
(4)三大盆地中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刚刚开始,是今后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
(5)中小盆地仅在焉耆、三塘湖发现几个中小油气田,尚有20多个基本未开始勘探工作 ,建议择选勘探亦会有新发现。
(三)加工业配置建议
新疆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下游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油气工业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规划将新疆建成我国油气及油气化基地之一 。因此 ,在加强发展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必须加速油气下游产品工业的大发展。
1.我国石油 、天然气供应基地建设
“西气东输 ”管道建成,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独山子的原油管线建成 ,乌鲁木齐至兰州的成品油管线和塔里木至兰州的原油管线即将建成。三条石油管线的建成和西气东输工程投入运行,标志着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基地。依托油气输送配套建设大型原油炼制和天然气分离装置,将为新疆石油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 ,科学合理地用好油气资源,必将促进新疆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 。
2.建设4条石化产业链主线
(1)大乙烯及其下游产品路线。依托独山子石化基础,利用哈国原油 ,建设1000万吨炼油和100 万吨乙烯生产装置。利用大乙烯生产的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合成橡胶和有机原料(苯乙烯、丁二烯、MTBE 、苯、混二甲苯、碳五、碳九等),延伸各类石化产品,发展橡塑加工业 。
(2)大芳烃及其下游产品线路。扩大乌石化催化重整及配套装置能力 ,利用北疆各炼厂及大芳烃的芳烃资源,形成以45 万吨对二甲苯为主体的芳烃生产基地。以此为原料,重点发展对苯二甲酸 、苯酚、丙酮、己二酸 、MDI、TDI等石化原料,进一步发展聚酯、聚氨酯等合成材料 。
(3)以大甲醇 、大化肥为主体的天然气化工产品路线。利用南北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建设大型甲醇生产基地,发展甲醛、聚甲醛、二甲醚 、醋酸、碳酸二甲酯等,跟踪甲醇汽油和甲醇制乙烯。继续建设大型合成氨和尿素装置 ,形成国家级氮肥基地 。
(4)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的产业链延伸路线。利用各类石油化工资源,发展精细化工,重点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塑料加工助剂、胶粘剂、高档涂料、新型工程材料等。
3.建成四大石化基地
(1)独—克石化基地 。依托独石化和克石化 ,辐射乌苏 、奎屯等周边地区,建设独—克石化基地。在独山子重点发展乙烯、重芳烃、碳四加工 、聚异丁烯、塑料加工、新型建材与精细化工等一批中下游深度加工项目。在克拉玛依重点发展高档润滑油 、高档溶剂油、高档道路沥青等特色油品,同时利用碳四和丁二烯抽余碳四资源 ,建设碳四催化制乙丙烯装置。
(2)乌鲁木齐石化基地 。依托乌石化,辐射昌吉及周边地区,建设乌鲁木齐石化基地。重点发展大芳烃、大化纤 、大化肥和有机原料等产品。规划建设大型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等石化装置 。利用各类有机原料 ,培育地方中小型特色石化企业。
(3)南疆石化基地。依托天然气资源和库尔勒 、库车两个炼厂的基础条件,建设南疆石化产业带 。阿克苏地区形成以库车为中心的稠油加工和天然气化工,建设大甲醇、大氮肥、聚甲醛(POM)二甲醚装置,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巴音郭楞州以库尔勒、轮台为中心 ,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争取库尔勒250 万吨/年炼油装置形成生产能力,建设两套30万吨/年大化肥 、30 万吨/年复合肥和30万吨/年聚氯乙烯 ,做大炭黑、化纤等产品。
泽普利用现有两套合成氨和尿素装置的良好基础,发展复合肥及碳—精细化工产品,满足南疆五地州对化肥的需求 。
和田利用境内和田河气田天然气建成的产能 ,以及已建成的5.5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输气管线,加快天然气利用。依托天然气和现有装置条件,发展城市气化、车用压缩天然气 ,进一步研究利用4亿立方米天然气建设甲醇一体化深加工联合项目,下游发展醋酸 、醋酐、醋酸纤维素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建设二甲醚的可能性。
(4)吐—哈石化基地 。依托吐哈天然气优势及现有基础 ,建设大型LNG项目,扩大甲醇和顺酐规模,发展精细化工。
4.新疆石化工业行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进一步确立新疆在我国石油和石化工业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推进新疆石化工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发挥石油化学工业在加速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为此,2006~2010 年新疆石化工业加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是: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在疆企业为龙头 ,加大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对石化领域投资的步伐,建成独山子100万吨/年乙烯和45 万吨/年乌石化大芳烃项目 ,使新疆拥有世界级规模和高技术水平的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有机原料装置,包括建设世界级聚乙烯、聚丙烯 、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TA 、丙烯腈等,支持疆内10 个左右在国内有竞争能力的大中型石化企业快速发展 ,建设五大产品系列,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品链,带动下游纺织、建材、塑料加工等相关行业发展。2010年新疆石化行业的总产值达到1248.09 亿元 ,是2000 年的2.45倍 。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是2000年的2.45倍,占自治区工业总增加值的50%以上。
第二节 煤炭资源
一、资源现状
(一)煤炭资源地域分布
新疆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全疆14 个地(州 、市)中有13 个都有煤的分布,只有博尔塔拉州为无煤区。但储量十分集中,天山及其南北坡煤丰,南、北边远地区煤贫 ,和田、喀什 、克孜勒苏州和阿勒泰地区缺煤 。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吐鲁番地区 、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地区和阿克苏7 地区占全区保有储量的98.30%,其中,哈密大南湖煤田查明保有储量为143.81 亿吨 ,沙尔湖煤田224.57亿吨,准南煤田西段157.5 亿吨,奇台窝头泉煤田132.68亿吨 ,都是百亿吨以上的特大煤田。而南疆的和田 、喀什和克孜勒苏州3地(州)只有全区煤炭保有储量的0.15%,阿勒泰也只有全区保有储量的0.05%。
(二)资源储量
1.查明资源储量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截至2005 年底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23.0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33.79 亿吨,资源量889.25 亿吨 ,约占全国煤炭资源10%,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第4位 。
在已查明资源储量中,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为主,约占已查明资源储量的91% ,其次为气煤 、肥煤和焦煤约占8%,高变质的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储量很少。
2005年全区上储量表的煤产地 319 处,其中 ,大型矿区45处,中型15处,小型259 处。查明资源储量中大于100 亿吨的煤田有准南煤田西段、准东窑头泉、大南湖和沙尔湖4 个 ,50~100吨的煤田7个,5~10亿吨煤矿区6个 。
2.保有资源储量
截至2005年底,新疆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008.2亿吨 ,其中储量55.29亿吨,基础储量122.39亿吨,资源量885.82亿吨。
保有储量中 ,主要煤炭种类是长焰煤占71.74%,其次是不粘煤占18%,气煤6.5%,这三种煤占了总量的96.2% ,剩余的其他煤种总共只占3.8%,其中肥煤0.69% 、焦煤0.68%。
二、开发利用现状
新疆煤炭开发利用长期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从1995 年的煤炭生产量2545.2万吨 ,发展到2005年的3942.29 万吨 。而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淘汰9万吨/年以下矿井,矿山企业从1995年的973个减少到2005年的586个。
煤炭是自治区固体矿石产量最多的矿种 ,2005 年生产煤炭3942.29万吨,占全区固体矿石产量45.51%;实现工业产值26.93亿元。煤炭产品13 种,有焦煤、1/3 焦煤 、肥煤、气煤、瘦煤 、贫煤、弱粘煤、不粘煤 、长焰煤、风化煤、未分牌号煤等。
自治区3个国有重点煤矿:乌鲁木齐矿务局 、哈密矿务局、艾维尔沟煤矿 ,2003 年分别生产原煤 412.48 万吨、382.8 万吨、97.94 万吨 。总产量为 893.22 万吨,占自治区原煤产量的31.56%,再加上其他国有煤矿 ,共计生产原煤1364.36 万吨,占到全区原煤产量的48.21%。
三 、资源优势及开发潜力与发展前景
(一)资源优势
(1)煤炭是新疆的优势资源,储量丰富、远景可观、开发潜力大 、发展前景广阔。已查明保有资源储量1008.2 亿吨,居全国第4位 ,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预测量2.19 万亿吨,占全国资源预测量的40.5%,居全国之首 。准噶尔煤盆地煤炭资源量7600 亿吨 ,吐哈煤盆地资源量5100亿吨,都属世界级资源量5000亿吨以上的10个大型煤盆地之列。
(2)煤炭种类齐全,配套程度高。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煤 、中粘煤、不粘煤、气煤 、肥煤、焦煤、瘦煤 、贫煤、无烟煤 ,以中灰—特低灰、低硫—特低硫、低磷—特低磷的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为主,其次为中变质的气煤 、肥煤和焦煤 。高变质的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少。
中灰—特低灰、低硫—特低硫 、低磷—特低磷是优良煤质、浅变质煤是煤炭液化和地下气化 ,实施煤炭洁净技术的理想煤质。
(3)大型煤田多,储量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利用 ,如哈密的煤变电工程,就是依托大南湖大型煤田而建设的 。
(4)煤层多,煤层稳定,煤层厚度大 ,几个主要煤田的煤层总厚度一般都有几十米、100米,最大的可到182.24米。
(5)地质构造简单,地质变动小 ,煤层产状平缓,有利开发利用。
(6)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 。
(7)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兰新 、北疆、南疆三条铁路沿线,交通方便 ,经济比较发达,外部建设条件好。
(二)开发潜力及发展前景
新疆是全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远景资源量居全国第1位。煤种齐全 ,配套性好,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好。
1.准东煤田
具煤层数多、厚度大 、间距小 ,结构较简单、产状较缓、埋藏浅 、属稳定—较稳定型等特点,煤质较好,低灰—特低灰,低磷—特低磷 ,高发热量,是良好的动力、化工和民用煤 。预测资源量3747.6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储量达13.84 亿吨。区内交通方便 ,地形平坦,易于开发。
2.准南煤田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具煤层多、厚度大较稳定、结构较简单 、层间距小等特点 ,煤质较多,煤种齐全,配套性好 。预测资源量1831.45亿吨 ,其中探明保有资源储量达274.30 亿吨。这一地区又是新疆工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交通方便 ,煤炭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尤其是今后环保型洁净煤开发的优选基地。
3.和什托洛盖煤田
是新疆北部地区煤炭的主产区,预测资源量1019.43亿吨,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60.54亿吨 。是塔城、克拉玛依、阿勒泰等地煤炭供应基地。开发以民用和动力为主。
4.吐哈煤田
煤炭丰富 ,探明资源储量较多,煤层多,厚度大而稳定 ,结构较简单,煤质较好,埋藏浅 ,易采,低灰,低硫 ,低磷,高发热量 。预测资源量为5305亿吨,其中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440.16亿吨。该煤田交通方便 ,是新疆进入内地的门户,为以后环保型洁净煤的良好开发基地。
5.伊犁煤田
煤层多,厚度大,储量丰富 ,煤质较好,低灰 、低硫、低磷,高发热量 ,属优质动力、民用煤更适宜开发环保型洁净煤 。预测远景资源量4773亿吨,其中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23.24 亿吨。伊宁地区与哈萨克斯坦相邻,在煤炭开发上除满足本地区工农业的需求外还可西出国境走向国际市场。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6.库拜煤田
区内煤炭资源较丰富 ,煤质好,煤种较全,低灰 、低硫、高发热量 ,有气、肥 、焦瘦等各种煤类型,最适宜做炼焦及动力、化工、民用等多种用途 。预测远景资源量358.7亿吨,其中已探明保有储量16.37亿吨。
区内交通便利 ,煤炭开发利用前景较好。
7.焉耆煤田
煤层多,煤层厚度较薄,可采层数较少,属低灰特低硫 ,高发热量煤,煤种以长焰煤 、气煤为主 。预测远景资源量达594.1 亿吨,其中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为8.36 万吨。该煤田位于新兴石油工业城库尔勒市的北侧 ,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是开发环保型洁净煤的有利地区。
8.其他煤田
除了以上7处主要煤田外,在南疆的塔里木盆地西缘和南缘还分布有一些构造盆地型的聚煤小盆地 ,如乌恰县托云盆地,阿克陶县—叶城县零星小盆地,和田地区的杜瓦—布雅盆地和甫鲁—吾鲁克赛、且末县—若羌县江格沙依—艾西山间小盆地等 。但这些小盆地成煤环境差 ,煤层少,极不稳定,含煤程度很低均属缺煤地区 ,可采煤量很小,形不成规模,是煤炭开发利用困难地区。
四、煤炭供需形势与资源配置
新疆是我国原煤生产的重要省区之一,排名在第10 位上下。原煤产量以3.5%的增长率稳定增长 。2003 年生产原煤3482.9 万吨 ,工业产值278632.0万元。
(一)煤炭需求情况
目前,我区煤炭需求主要是火力发电煤消费量大,其次是民用煤和一般工业用煤。“十一五”时期 ,随着自治区积极推进哈密大南湖、准东北塔山 、库车—拜城、伊犁、阜康等五大煤电 、煤焦化、煤化工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煤电一体化、煤液化 、煤焦化、煤化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动体系,对煤炭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
(二)自治区煤炭消费量与产量预测
根据多年来我区煤炭产需平衡的状况 ,这里只对煤炭的产量作了预测,同时对各时段的煤炭储量需求也进行了预测 。
2005年新疆煤炭产量3898.81 万吨,以此为基数 ,按煤炭增长指标6.7%测算,对煤炭储量的需求,以可采系数0.4测算。
(三)煤炭资源配置
依据上述煤炭产量预测结果 ,以2003 年矿产储量表中的煤炭基础储量为依据进行配置,以减量法计算剩余储量和保证年限。
自治区“十一五”煤炭预测产量是19633.4 万吨,对煤炭储量的需求量是49084万吨。以此进行资源配置后,还有剩余煤炭储量867747万吨 。剩余储量还能保证2010年之后有150年以上服务年限 ,这说明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五、煤层气资源
(一)资源现状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高效洁净资源 ,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不仅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改善能源状况,而且能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 ,改善煤矿安全条件。我国煤层气甲烷含量大于等于4立方米/吨,据预测,全国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4.34 万亿立方米 。新疆煤层气资源2202 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11位。
煤层气在煤层中的储存状态,可分3种形式即吸附气 、游离气和溶解气。吸附气是其最主要的存储状态,约占煤层气总量的80%以上 ,其次为游离气,而溶解气只占煤层气总量的1%左右 。
煤层气含气性一般用含气量,甲烷浓度,资源丰度和含气饱和度加以评价。全国平均含气量介于4.0~27.1 立方米/吨之间 ,平均9.76 立方米/吨,煤层平均甲烷浓度 83.3%~97.0%,平均90.6% ,资源丰度为0.06 亿~8.77 亿立方米/吨,平均为1.15 亿立方米/吨,含气饱和度平均为45%。
新疆主要煤田和煤矿区 ,主要由侏罗纪的低—中变质阶段烟煤为主,总含气量较低 。
(二)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前景
煤层气资源在全国来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对资源的研究程度还是矿区的工程程度都很低 ,还需要做大量基础地质勘查工作后,才能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全国客观的评价。
对我们新疆来说,煤层气资源的勘查研究程度同样也是很低的 ,所以要想作好新疆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工作,首先就要加强煤层气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深入研究煤层气的控气地质因素,选择较有利的生、储聚气区开展煤层气的资源评价 ,重点对煤储层特征、渗透率 、含气量及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分析评价,开展低渗透率煤储层煤层气的开发工艺研究,选择最有利地段 ,做煤层气地面开采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全区推广。
椐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评价参数,比较有利于开发的地区应具备如下条件:
(1)区内煤炭资源丰富 ,煤层分布面积大,煤层总厚度达8米以上,单层厚度2米以上 ,厚度稳定 。
(2)煤层含气量达到 8 立方米/吨以上,渗透率 0.1 米/日以上。
(3)煤层埋深以300~1000 米为宜,煤层产状平缓 ,地质构造简单,存储条件好。
(4)距城市较近,便于利用。
根据以上条件,综合分析新疆主要煤田煤层气的赋存条件后认为:新疆的准南煤田、吐哈煤田、伊宁煤田、库拜煤田等4大煤田以及规模较小的准西北和什托洛盖盆地 、焉耆盆地都是有着比较好的生、储煤层气条件的地区 。这些煤盆地内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煤层多,单层厚度大,煤层稳定和较稳定 ,且分布范围广阔,面积达数万平方千米以上,在这样广大范围的煤盆地中一定会存在一个乃至数个气量丰富、储存较好 ,适宜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段,这些煤盆地的煤变质程度较低属中—低变质阶段,镜质组最大平均反射率RoX在0.5%左右 ,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生气能力较差,但吸附能力较强 ,地质构造多数较简单,断层少,产状较平缓,易于煤层气的保存而不易散失等有利煤层气生 、储的客观因素。
关于“新疆的具地理位置”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7-86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新疆的具地理位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疆的具地理位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疆的具地理位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