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

网上有关“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有关法制的...

网上有关“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有关法制的古诗词

自从四方多法律宋并叙 《次韵子瞻见寄》 8、不将法律作春秋宋陈普 《咏史上·宣帝》 10 、扫除诗书诵法律宋苏轼 《石鼓》 4、法律渗商君宋何梦桂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14、司马八法律以规宋毛直方 《赠督师曹将军》 15 1 、法律忌脱遗宋张镃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20、法律行随手宋陈襄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11、前人唯法律宋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17 、兼通法律吏能精宋苏辙 《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7、富贵拘法律宋梅尧臣 《长歌行》 16、耻言法律羞丘戎宋苏辙 《新作南门》 19 、先公法律自治身宋陈宓 《送师道弟守德庆》 9、惟用法律自绳己唐韩愈 《寄卢仝》 2、自従四方多法律宋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6 、此虽法律所无奈宋苏洵 《自尤》 18 、法律存 *** 《唐受命谶》 3、始读法律亲笞榜宋陆游 《秋怀》 5、法律剡章真未尽宋陈造 《次韵黄簿》 12 、法律森严信殊绝宋高斯得 《孤愤吟上十韵》 13、且说高王宽法律宋郑刚中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21 。

2.有关“法制”的古诗词有哪些

有关“法制 ”的古诗词有1.《石桥歌》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端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

桥下涧水彻昆仑,山下有泉香馥郁。吾居山内实堪夸 ,遍地均栽不谢花 。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蒙蒙。

二兽相逢闹一场 ,玄味隐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

醉弹一曲无弦琴 ,琴里声声教仔细。可煞醉后没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 。

仰观造化工夫妙,日还西出月东归。天是地 ,地是天 ,反覆阴阳合自然。

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 。黄金屋,白玉椽 ,玉女金童日侍前 。

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罗万象现无边。无昼夜,要绵绵 ,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 。木生火,金生水 ,水火须分前后队。

要辨浮沉识主宾,铅银砂汞方交会。有刚柔,莫逸意 ,知足常足归本位 。

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此个事,好推理 ,同道之人知此义。

后来一辈学修真 ,只说存养并行气 。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 ,用火烹煎变阳体。学道人,去思已,休问旁门小法制 。

只知目下哄得人 ,不觉自身暗憔悴。劝后学,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

妙道不离自家身 ,岂在千山并万水 。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 。

在生若不学修行 ,未必来生甚胎里。既有心,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负道心人 ,令我三涂为下鬼 。2.《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年代: 宋 作者: 胡寅美禄无过酒 ,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

功深资药石 ,力厚起疲赢。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酝迟。

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 。抔饮觞初滥 ,留连祸始基。

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 。

放怀无事矣 ,问口纵言之。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

包茅齐服楚,奏鼓胤征羲 。大泽斩蛇后 ,当炉折券时 。

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谪去忧占鵩,归来喜受厘。

瓶盆感田父 ,哺餟念湘累 。壑谷中宵问 ,糟丘一篑亏。

怒排樊哙盾,吐卧允之颐。击帻笼钱凤,争权杀魏其 。

脱靴惭力士 ,飞燕忤杨妃。司隶要殊切,虞人猎已驰。

魏文敦信义,王猛用钤锤 。有客言虽吃 ,何人字识奇。

裸身荒已甚,涤器事还卑。软饱深形颂,醒狂屈受讥 。

虽将齐物我 ,亦合悼功缌。渭朋歌初阕,高阳伴蚤稀。

湖船回太白,水殿燕西施 。薤露停杯唱 ,鲸鱼入海骑 。

缅怀七子会,怅望八仙期。潇洒斜川影,风流曲水湄。

日斜休百拜 ,罍耻便三辞 。头上巾频漉 ,腰间锸自随。

谅难操北斗,且复坐东篱。西海桃垂实,南山豆落萁 。

无违商士诰 ,宜葺杜康祠。李脱朱温阱,刘为石勒縻。

死生当有在,王伯岂由斯 。五斗酲方解 ,三人影对嬉。

高谈倾坐听,痛饮亦吾师。责味曾围鲁,提筒更忆郫 。

安能洗晏粉 ,聊复涨黄陂。章子以孝显,酆舒因俊危。

夫妻不成属,父母或贻罹 。讵比华茵污 ,宁虞窟室隳 。

壁悬疑角影,车载号鸱夷。口不挂臧否,醯犹和薄醨。

立苗讽锄恶 ,种秫待充饥 。雨落香檀注 ,春融绿髓脂。

云轻浮蚁子,金嫩写鹅儿。滴滴葡萄颗,涵涵鹦鹉卮 。

胸吞九云梦。笔走万蛟螭。

风月江山好 ,宾朋笑语宜 。绣帘初静卷,银烛已高垂。

俨雅神仙坐,纷罗水陆奇。色深迷琥珀 ,光溢艳琉璃 。

绿笛翻罗袖,红潮上玉肌。献酬俱缱绻,沾洽尽融怡。

不问檐花落 ,惟愁画角吹 。初筵何抑抑,屡舞忽僛僛 。

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龙山犹可想 ,洛浦尚能追。

月满倚琼树,雨余攀柳枝 。高飞鸿鹄远,左手蟹螯持。

贤圣分清浊 ,青齐辨等衰。市沽难共食 ,家酿恐成私 。

算爵商壶矢,忘杯泥夹棋。资深酣道韵,端的露天倪。

翠竹沉云色 ,酴醾浸玉蕤 。过咽输浩渺,赴吻重涟漪。

卷尽青荷叶,颠飘白接篱。野畦供鼓吹 ,幽鸟奏埙篪 。

但看朱成碧,那知玉作瓷。长瓶卧荒草,山郭飐青旗。

目井欣投辖 ,窥门怅絷骊 。提壶留客住,杜宇劝人归 。

碧嶂下红日,飞霜点黑髭。邴原良自苦 ,毕卓未为痴。

处士林泉适,骚人景物悲 。放臣离国恨,迁客去乡思。

须藉杯中物 ,聊舒镜里眉。暂时浇磊磈 ,到处吐虹霓 。

但戒零霜露,无劳洒涕洟。从教禁纲密,莫遣醉乡迷。

为沃尘生肺 ,应防水尅脾 。破除闲病恼,断送老头皮。

埋玉空烦酹,挥金莫计赀。三行何法制 ,五齐孰官司 。

喜怒或交作,阴阳因并毗。达人眇天地,曲士谨毫厘。

夜汲文园井 ,朝餐大谷梨 。渴心便渌醑,大户怕甘酏 。

滋味将何比,经纶倘在兹。一尊常准拟 ,三顷要耘治。

吾道久榛莽,世途多虎貔 。黄封忆内酝,絺绣念宗彝。

傅说膺新命 ,曹参守旧规。群生思覆护 ,寰海厌浇漓 。

倘负膏肓疾,须凭国手医。欲传方汉者,把盏咏吾诗。

3.《题盐仓壁》年代: 宋 作者: 葛立方破贼须缗钱 ,箕敛困郡县 。孰若严矩矱,溟海恣煎炼。

僚寀课惰勤,息入计亏羡。连艘走群商 ,金帛委神甸 。

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贱。怪来符似火,法制适中变。

省览几牛腰 ,十日了未遍 。凫行摘纸尾,挥扫同掣电 。

盈车笔摧颖,溢匣印销篆。壮士缚朱墨 ,食废枕弗奠。

忍饥危肠吼,失睡两眼眩 。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

胡为浪自苦 ,刚作五斗恋。会当还此笏 ,归云送苍弁 。

4.《送许希元尉德清》年代: 宋 作者: 陈深士生天壤内,所抱者奇气。当观人品高,岂尚名爵贵。

子真第一流 , 。

3.有关“法治”的诗词有哪些

1.政理讼平法治天

作者:荣三金

原文:

执法严明善且贤,为民审案慎用权。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讼平法治天。

2.法治进万家

作者:邹 宁

原文:

依法治国出奇葩 ,尚德崇仪遍中华 。

黄钟大吕风雅颂,春风伴我进万家。

3.建设法治无锡

作者:曾寿松

原文:

尘事纷繁凭法治,洁身勤政法为先。

法规严峻齐遵守 ,社会和谐法治篇 。

4.法治谣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权言代法一帚销,方略为纲看今朝 。

法正民安神州乐,律清国治万民昭。

5.依法治国万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华

原文:

改革开创新局面 ,国富民强巨龙腾。

建功立业须依法,无限前程旭日升 。

社会和谐万象新,城乡锦绣四时春。

龙腾虎跃千帆疾 ,法制护航功业存。

创业艰辛守业难 ,红旗不倒国方安 。

遵循法度金汤固,华夏腾飞日可攀。

6.咏法治

作者:毛明强

原文:

常观古与今,秩序法中寻。

国治商鞅令 ,家和琴瑟音 。

时时依律则,处处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谐胜万金。

7.沁园春·吟无锡赞法治

作者:吴彩虹

无锡风光 ,千顷烟波,万户厂商 。望波涛浩渺,连通皖浙;产销畅旺 ,跨越洲洋。汽艇游湖,灵山礼佛,品茗泉边兴味长。清宁夜 ,看市容璀璨,满目琳琅 。 城乡如此辉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 。有人民法院 ,公平正义;公安民警 ,守岗巡防。检察司法,纠纷化解,天网恢恢狐鼠慌。吟无锡 ,正千帆竞发,追向朝阳 。

8.记《无锡普法》杂志

作者:冯荣兴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领先由此生。

铜表始终规天地 ,恩威到底不由人。

从来治国凭圭臬,毕竟安邦靠经纶 。

法海迷航谁指引?当代韦陀点迷津。

4.有关法治的短古诗有哪些

有关法治的短古诗:

1. 《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宋代:姜特立

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二物烦君走分饷 ,时哉乘兴倒瑶觥 。

2.《韩碑》

唐代: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3.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4. 《送僧归日本》

唐代:钱起

上国随缘住 ,来途若梦行 。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 ,万里眼中明。

5. 《桃花源诗》

魏晋:陶渊明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5.关于法制的古诗词

1、《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 ,死当一切平。

白话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 ,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

2 、《自尤》——宋代 苏洵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白话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 ,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天这么高 ,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3、《寄卢仝》——唐代韩愈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 ,独抱遗经穷终始 。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白话译文:先生事业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纠正自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 ,独自抱着经卷彻底终结。

去年弄笔嘲笑相同,怪辞惊吓众人诽谤不停。最近,我从喜欢寻坦途 。还上空中跨越绿色駬。

4、《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陈襄

我爱仙居好 ,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 ,多病喜平康。

白话译文:我爱仙居好,你多天在房 。忧虑百姓极其反复无常,责备自己没有周详。

法律行为随手 ,《诗》 、《书》坐满箱子。老来要去学 ,多病喜平康 。

5、《秋怀》——宋代陆游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 ,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

白话译文:下巴必须在全好落寞,开始读法律亲自打榜。诉讼民满院子闹到市场 ,官吏文书围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糖 。平时供养自己很同意,虽然我还可以吞司都。

6.有关法治的短古诗有哪些

有关法治的短古诗: 1. 《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宋代:姜特立 相州昼锦堂厨酝 ,卫国淇川岸竹萌。

二物烦君走分饷,时哉乘兴倒瑶觥 。 2.《韩碑》 唐代: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 ,坐法宫中朝四夷。 3.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4. 《送僧归日本》 唐代: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5. 《桃花源诗》 魏晋:陶渊明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7.形容“法治”的诗句都有哪些

1、《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柳宗元)

结习自无始 ,沦溺穷苦源 。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泠焚众香 ,微妙歌法言 。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2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 ,夕阳照分明 。

吾师住其下 ,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

日暮方辞去 ,田园归冶城 。

3、《构法华寺西亭》

(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 ,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割如判清浊 ,飘若升云间 。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 ,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赏心难久留 ,离念来相关 。

北望间亲爱 ,南瞻杂夷蛮。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 ,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 ,兼全宠辱身 。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 ,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 ,三危放逐臣 。

几年遭鵩鸟 ,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 ,谁将此义陈 。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5 、《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 ,彼何人哉轩与羲 。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 ,长戈利矛日可麾 。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 ,仪曹外郎载笔随 。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 ,汝从事愈宜为辞 。

愈拜稽首蹈且舞 ,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

公退斋戒坐小阁 ,濡染大笔何淋漓 。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8.关于“法制 ”的古诗有哪些

1.(唐) 韩愈《寄卢仝》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 ,惟用法律自绳己 。 2.(宋)苏轼《石鼓》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3.(宋)陆游《秋怀》 颔须白尽愈落寞 ,始读法律亲笞榜 。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 ,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4.(宋)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富 ,兼通法律吏能精 。

还家彩服频为寿 ,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5.(宋)并叙《次韵子瞻见寄》 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 ,画梦时作钧天游 。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6.(宋) 陈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 ,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7.(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每篇必寓忧世怀 ,直笔宁愁当国忤 。

法律森严信殊绝,对属始终无龃龉。嗟予衰老才力弱,稽首名贤晨夕慕。

忧来援笔偶成章 ,力戒负囊毋辄露 。 8.(宋)毛直方《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 ,居安节虑忘战危 。

整暇自许忘其机 ,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9.(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府胥喜君来,督责去暴抶 。疾苦无不求 ,前人唯法律 。

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10.(宋)张镃《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懒情妨勇志 ,闇识乖明时 。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

百计谐余衷,第一证以诗。合处即券钥 ,宁问渠为谁 。

端居逼仄胸,旦旦荆榛披。又如涸辙鲂,纵漾清塘陂。

宗旨要领会 ,法律忌脱遗 。

9.关于法制的古诗词

1 、《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白话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 ,贫贱的人 ,也不需要畏惧法律 。

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2、《自尤》——宋代 苏洵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 ,后世有耳犹或闻 。 白话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

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 ,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3、《寄卢仝》——唐代韩愈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 。 往年弄笔嘲同异 ,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

白话译文:先生事业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纠正自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自抱着经卷彻底终结。

去年弄笔嘲笑相同 ,怪辞惊吓众人诽谤不停 。最近,我从喜欢寻坦途。

还上空中跨越绿色駬。 4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

忧民极反覆 ,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 ,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 白话译文:我爱仙居好,你多天在房 。

忧虑百姓极其反复无常 ,责备自己没有周详。 法律行为随手,《诗》、《书》坐满箱子。

老来要去学,多病喜平康 。 5、《秋怀》——宋代陆游 颔须白尽愈落寞 ,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

平生养气颇自许 ,虽老尚可吞司并。 白话译文:下巴必须在全好落寞,开始读法律亲自打榜。

诉讼民满院子闹到市场,官吏文书围坐高在城 。 不嫌我唱作野哭 ,最怕甜酒倾稀糖。

平时供养自己很同意,虽然我还可以吞司都。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 ,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 、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 ,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 ,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 刘子玄 年表 生平

家学渊源

刘知几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刘珉为北齐唯阳太守 ,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知几的从祖父刘胤之“少有学业”,在隋时即与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 。唐高祖武德年间为信都令,曾与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著作郎杨仁卿等 ,一同撰成国史和实录,并因之授封阳城县男。刘知几的从父刘延佑进士及第,颇有文名。刘知几的父亲刘藏器在高宗时为侍御史 。监察御史魏元忠很称赞刘藏器贤能 ,高宗也打算提升他为吏部侍郎 ,因遭魏玄同的反对,便放他出为宋州司马。其执法如山,无所阿私 ,言词抗直,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批评当朝天子“用舍由情 ” 、“失信”。

刘知几有两位胞兄 ,长兄知柔,仲兄知章 。知柔“性简静,美风仪” ,与知几俱以善文词知名,在官也有善政。累迁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封彭城县男。据李邕《刘知柔神道碑》云:“公春秋七十有五,以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遇疾 ,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 。 ”依此推断,知柔当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比知几长十二岁。李邕称颂知柔先人“莫不都长忠方 ,简质贞亮 ,业行优绝,政理殊尤”,赞美知柔“立年博达 ,典学为海;懿文为林,镇重为山,幽静为骨 ,清谈事约,言遣理深。谦常后身,俭不逼下” ,且“仪形硕伟,风神散逸 ” 。

知几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那年 ,其父五十有四,知柔一十有三 。他生长在“鼓簧史撰,柱石邦家 ”的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里 ,整个家庭氛围的习染 ,使刘知几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知几的先辈中,同史学颇多关系者是他的从祖父刘胤之和从父刘延佑,而其父兄皆以词学知名 ,幼年时代的刘知几多受父兄黛陶,颇善文词,这为他一生的学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知几夙好史学 ,也许受了从祖 、从父的影响,更重要的乃是个人的志趣,其父能顺其秉性 ,采取了“因材施教”之法,调动了刘知几求学的积极性,使之顺利地踏上了史学道路 。

少年学习

有关刘知几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 ,刘知几在《史通》中有所记载。《自叙》说: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 。每苦其辞艰琐 ,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 ,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 。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 ,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 。于是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 ,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 。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 ,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 。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 ,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 ,年十有七 ,而窥览略周 。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 ,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 ,亦粗知之矣。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 ,我则无暇。刘知几《自叙》相当具体地叙述了他在二十岁前的读书生活 。刘知几从十一岁读《左传》,次读《史》 、《汉》 、《三国志》,再次读“自汉中兴已降 ,迄乎皇家实录 ”,不只是一史唯读一部,而是“触类而观” ,到了十七岁便“窥览略周”。《隋书·经籍志》着录史部之书凡817部 ,13264卷,知几若“窥览略周 ”的话,其数目实在不小。以半数计 ,也是相当可观了 。

刘知几走了一条自己的治学道路。他不走“精此一经”之路,“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 ,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他博览古今史籍,目的是想了解“古今沿革 ,历数相承 ”,他“触类而观,不假师训” ,凡所读书,粗知“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 。这种治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反经学笺注主义 ,为了通晓古今沿革变迁,采用的是“通古今之变 ”的方法。

“不假师训”,走独立钻研的路 ,这其中首先表现为他不盲目迷信师训,而且对师训、成说表现出某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他在《自叙》中说:“自小观书,喜谈名理 ,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 。故始在

总角 ,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 ,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 、范晔集 ,果以二史为非 。其有暗合于古人者 ,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 ,蓄诸方寸。”少年刘知几的质疑精神,是其治学风格的重要特征 。刘知几在青少年时代博极群书,积累了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 ,从而打下了一生的学问基础。这博通的治学道路是少年刘知几治学的又一特征。前已提及,少年刘知几在十七岁前对古今史籍“窥览略周 ”,已属不易 。他在经、史之外 ,也读了大量文学的书。尽管他夙好史学,但家学传统的薰陶,父兄的言传身教 ,也颇喜诗赋。

他是在高宗永隆元年(680)应科举进士及第的 。在《史通·忤时》篇说:“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 ,尤所耽悦 ” ,大体反映了他在举进士之前的学习历程。经史文的结合,奠定了他一生治学的基础。

知几“以同学知名”应该是二十岁前后的事,他说:“余幼喜诗赋 ,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 。”“余初好文笔 ,颇获誉于当时,晚谈史传,遂减价于知己 。 ”结合“仆幼闻诗礼 ,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的话 ,可以看出知几青少年时代奔走文史的路径。

《史通·自叙》中也曾披露,他在科举前“未暇”“专心诸史 ”,而“射策登朝”之后 ,“思有余闲 ,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年岁 ,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这说明,知几在幼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从亲职教育中很早就喜欢上了史学,确立了学史、研史的志愿 。二十岁前由于父兄的黛陶,也一度喜爱诗赋文章 ,颇得世人称誉。自踏入仕途以后,乃专心于史学事业。

步入仕途

刘知几二十岁后步入仕途,随着学识日进 ,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史学的看法 。知几进士及第后,经吏部考试,授获嘉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主簿。这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 ,负责一县的文书 ,是县衙幕僚之首。知几在公务之暇仍潜心坟典,经史百家,无不涉猎 ,杂记小书,在所浏览 。当时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是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两大重心 ,获嘉县地近两都,知几得以旅游京洛,饱览公私藏书。自永隆元年(680年)入仕起至圣历二年(699)调职京都止 ,近二十年,知几都是在公务之闲博览群史,实际上是学史研史的二十年。

刘知几登上仕途之时 ,适值武则天以皇后身分干政之际 。她是实际上的执政者。到武则天统治的最后时期,即天授(690—692)之后,社会政治紧张的局面方趋缓和。天授初年 ,武氏急于培植拥护她的社会力量 ,取得士人支持,收天下之心,因而“大搜隐逸 ” ,一时间官吏冗滥成灾 。刘知几在天授二年(691)十二月,以刚直的态度,敏锐的政治眼光 ,上书请淘汰尸位素餐的官吏 。同年,知几又上书建议“刺史非三岁以上不可迁官”。

证圣元年(695年),刘知几针对当时赦有无度的弊端 ,提出“节赦”的主张。

刘知几表陈四事,涉及于官吏的社会作用、选拔标准以及管理使用办法等诸方面的问题,而集中于对现实政治中妄授妄施等腐败现象的批判 。

就在这个时期 ,刘知几写了一篇《思慎赋》。这篇赋既显露了刘知几的才华,也道出了他的苦闷,特别是抒发了他在苦闷之下经过冷静思考而痛下的志向。以知几之博学卓识之才 ,充任九品主簿 ,自然是大材小用,而且从弱冠之年入仕之始直到写《思慎赋》时已十五年没有迁升,感到仕途前程渺茫 ,这“思慎 ”只能是对现实的抗争 。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刘知几身居仕班,但他没有成为政治家 ,是社会没给他提供机遇。唯其如此,他的精力又集中在学术事业上去了。

史馆遭遇

武后圣历二年(699),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了十九年获嘉县主簿后 ,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 。这次调职,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其一,此时的刘知几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学者。青少年时代已以文学知名 ,主簿任上多次上表,也展示了他的才华 。其二,则天诏修《三教珠英》 ,以为刘知几是个人选。据《旧唐书·徐坚传》载:“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 、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在圣历二年(699) 。

《三教珠英》于长安元年(701)修成一千三百卷 ,次年知几出任著作佐郎 。时年四十二岁。适如他自己所说:“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 ,于门下撰起居注。”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官生涯

。著作佐郎是著作局里的职任。著作局设有著作郎和著作佐郎,佐郎六人,秩位从六品上。自刘知几进入史馆后 ,面对着无数难以克服的矛盾 。刘知几在《史通·自叙》中回顾自己在史馆修史的往事,不无感慨地说:“长安中,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 ,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义,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 ,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 。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沉。虽自谓依违苟从 ,犹大为史官所嫉。 ”

刘知几自长安二年(702)进入史馆 ,至中宗景龙四年(710),九年之中,“三为史臣 ,再入东观 ” 。“长安二年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这是一为史臣 ,一入东观(史馆)。中宗即位之后,“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 。”这就是二为史臣 。中宗还京不久 ,“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 ”这就是三为史臣 ,再入东观。这些年,他参与修过《唐史》,重修《则天实录》等 。但是 ,修史并没有给刘知几的功名追求带来多少帮助。

《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记载说:“景龙二年四月二十日 ,侍中韦巨源 、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宗楚客 、中书侍郎萧至忠,并监修国史。其后,史官太子中允刘知几以监修者多 ,甚为国史之弊,于是求罢史职,奏记于萧至忠 。”

刘知几辞去史任之后 ,出任太子中舍人,又为修文馆学士。

私撰史通

长安二年,开始私撰《史通》 ,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并未投入主要精力 。他在长安四年(704)曾作了《刘氏家史》十五卷和《谱考》三卷。神龙二年(706)中宗还京师,知几逗留东都。《史通·忤时》回顾了当时的情景:“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 。予求番次 ,在大驾后发日 ,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 ,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 。由是驿召至京 ,令专执史笔 。”

“驿召至京 ”在景龙二年(708),自神龙元年至景龙二年,知几“一为中允 ,四岁不迁”,但他“守司东都,杜门却扫 ,凡经三载”,定是集中精力撰写《史通》的三年。有人说他躬为史臣,不书国事 ,私自著述 ,就是指撰写《史通》一事。知几于景龙二年(708)被驿召至京,专领史事,迁秘书监 。就在这时提出求退史职的要求。其实 ,他至少已集中三年的精力撰写着《史通》,至景龙四年(710)二月,全书完工 ,凡二十卷。

学术思想

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 、学、识三长,尤重史识 。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 ” ,“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 ,抨击六朝骈文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 ,反对依仿古语 ,反对形式模拟。这些论点,都给后代散文家以启发和影响,乃是中唐古文运动之先声 。

许冠三以为:“刘知几师承遍及四部。……但其中以《左传》 、《论衡》、《文心》三书尤具决定性作用。”“《左传》是刘知几史学入门师 ,仰慕的‘述者之冠冕’,创建实录史学原理之实存典范,影响于《史通》字里行间 。 ”“从《史通》所言史之大用与要务看 ,更显得知几是《左传》学派之传人。”(《刘知几实录史学探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辑)

许凌云提出,刘知几继承了孔子、司马迁以来的优良史学传统 ,继承了扬雄 、桓谭、王充以来的批判哲学的战斗风格,也继承了前人著作,尤其是王充《论衡》和刘勰《文心雕龙》的撰述形式 ,写出了《史通》。许文重点分析了司马迁继《春秋》之业思想和所开创的通史家的道路、王充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怀疑批判精神 、刘勰的史学思想与《文心雕龙》的编纂形式对刘知几的影响(《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齐鱼学刊》1992年第1期) 。符定波认为,刘知几把“史识”作为“好是正直 ,善恶必书 ”的高贵品质和勇敢精神 ,比孟子说得更明晰、更系统(《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渊源》,《常德师专学报》1982年第4期) 。

谢保成指出,刘知几对历史著作的类别、源流和体例等方面的总结 ,是直接继承了《隋书经籍志》史部的分类和序论而加以理论化的(《〈隋书经籍志〉对〈史通〉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历史观点

求实精神

李秋沅的《〈史通〉的求实精神》(《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一文认为,刘知几的求实精神表现有三:一是从史书的体裁 、史书的体例和史书的语言三个方面 ,论述了史书的编纂必须“因俗 ”、“随时”,才能忠实地反映出历史面貌。二是贵直书,斥曲笔 。三是信灾祥 ,重人事。

代继华的《刘知几论实录》(《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把唐初政治、史馆修史制度与刘知几的“实录”史学主张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刘知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实录 ”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 ,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实录史学原则。他把史学同现实生活的关系 、史学的社会功用 、史料学和历史编纂学、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以及史学家对入史人物、文章和事件等的选择 、历史评论和史学评论都纳入了这一“原则”范畴,以此来剖析和评判史书、史学家 。尤其是刘知几敢于尖锐地批评孔子、“御撰”《晋书》以及其它一些唐修“正史 ” 、史馆所编撰的“唐史纪传”,等等 ,“实录”原则就是其坚实的基础和出发点。

史书评论

《史》、《汉》二史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刘知几对于二人的评价表现出较多矛盾 。80年代围绕刘氏是否“尊班抑马 ”出现争议。刘文英说 ,刘知几常推纪传体断代史,抑通史。抑马扬班,从当时编修史书的实际来看 ,也有道理(《〈史通〉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81年第6期) 。许凌云的《试评刘知几纪传史评论的失误》(《中学历史教学》1983年第5期)、《刘知几“抑马扬班”辨》(《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 、《刘知几关于史议体例的评论》(《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三文主要认为刘知几从总体上贬低了司马迁而抬高了班固。

施丁认为,刘知几肯定了司马迁的独创精神、实录精神和史学才华。因此 ,全面来看,刘知几对《史记》是一分为二的,指出长短 ,而以长为主(《论刘知几和章学诚之评司马迁》,《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贾忠文指出:关于纪传史源流的评论 ,刘知几明确主张《史》祖《汉》流,并未抑马扬班 。关于纪传史诸体评论,刘氏只是无创新而已 ,并无抑马之说。关于《史》、《汉》两家之评论 ,刘固然批《史》扬《汉》不少,但对《史记》赞誉和对《汉书》责难也很多,因此也谈不上“抑马扬班”(《〈史通〉“抑马扬班 ”再辨——与许凌云同志高榷》 ,《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

主要作品

作品集

刘知几著有《刘氏家乘》十五卷 、《刘氏谱考》三卷、《史通》二十卷、《睿宗实录》十卷 、《刘子玄集》三十卷;合著有《三教珠英》一千三百一十三卷 、《姓族系录》二百卷、《唐书》八十卷、《高宗实录》二十卷 、《中宗实录》二十卷、《则天皇后实录》三十卷 。《文馆词林》。

有文集三十卷,已散佚,仅有《史通》传世。《全唐文》录其《思慎赋》、《奏记肃至忠》等文 。《全唐诗》仅录其诗一首。敦煌残卷《珠英学士诗》中尚存诗三首 ,收入《全唐诗外编》。

刘子玄的诗文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 。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 ,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唐代·刘子玄《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郊庙歌辞 。仪坤庙乐章 。安和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 ,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妙算申帷幄 ,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 ,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唐代·刘子玄《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妙算申帷幄 ,神谋及庙庭 。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 ,歌舞溢重城 。

关于“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7-9625.html

(20)

文章推荐

  • 暗黑系的童话(关于暗黑系的童话的简介)

    网上有关“暗黑系的童话(关于暗黑系的童话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暗黑系的童话(关于暗黑系的童话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孤独是人类最密切的伴侣,无意中就会被它的黑暗所侵袭,有人能够挥挥衣袖,走出困窘,有人却陷在其中,无

    2025年07月26日
    20
  • 朱熹的介绍

    网上有关“朱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关

    2025年07月26日
    19
  • 桂东县传承档案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桂东县传承档案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桂东县传承档案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桂东县传承档案服务有限公司是2016-12-22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

    2025年07月28日
    22
  •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史

    网上有关“旅游规划的发展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旅游规划的发展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初始阶段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

    2025年07月29日
    18
  • 痰黄一定是风热感冒吗

    网上有关“痰黄一定是风热感冒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痰黄一定是风热感冒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般是。风寒感冒也可转化为黄痰。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

    2025年07月30日
    21
  • 有关梅花的名人趣事

    网上有关“有关梅花的名人趣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梅花的名人趣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梅释名“梅”字何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了说明,他说:“梅,古文作某,象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某,书家讹作‘甘木’。后作梅从

    2025年07月31日
    17
  • 玩家辅助神器:“九九山城麻将有没有挂”最新辅助详细教程

    您好:九九山城麻将有没有挂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02日
    18
  • 实测分析“腾讯四川麻将有挂吗”开挂详细教程

    亲,腾讯四川麻将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QQ群【】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

    2025年08月02日
    16
  • 教程辅助!“手机十三张辅助软件下载”开挂详细教程

    亲,手机十三张辅助软件下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QQ群: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2025年08月04日
    16
  • 教程开挂辅助“边锋干瞪眼系统发好牌(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您好:边锋干瞪眼系统发好牌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04日
    1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8日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与法治相关的古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有关法制的...

    联系我们

    邮件:易佳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