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林散之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散之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林散之,草圣12。名霖 ,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 、江上老人等 。生于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 ,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 、画“当代三绝”。1989年12月6日因病辞世 ,终年91岁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 ”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 、趣 ,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也因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使书界中人对之品赏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 ,认识愈深 。他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为了纪念这位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诗人 、画家,后人为其建立了纪念馆和艺术馆。林散之被誉为“草圣”1 ,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3 。
林散之,原名以霖,号三痴、散之 ,笔名散耳、江上老人 、半残老人等,祖籍安徽省和县,1898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他在8岁起就开始接受艺术启蒙教育 ,13岁到南京随张青甫学习人物画,16岁师范培开学习书法,20岁又从张栗庵学习诗文 ,遂在当地小有名气。32岁后经张栗庵引荐赴上海投拜国画大师黄宾虹门下学习3年,其书画艺术精进 。之后返乡继续读书、练笔、化墨,外出游历写生,师造化,在家乡一带名气日隆。解放后曾任江浦县副县长 ,其间始终笔耕不辍。1963年调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专事书画艺术创作。北京《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1973年第1期因为介绍其书艺,才如同暗珠露容般地在中国及东瀛书坛引起很大反响 ,后名声大噪 。林散之1981年在南京市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出版有《林散之诗书画选集》、《林散之书画集》 、《林散之书法选集》、《江上诗存》等多部专著,1989年12月6日于金陵病故。其部分作品已被捐赠给安徽马鞍山的“林散之艺术馆”和江苏江浦的“林散之纪念馆”。
20世纪后半叶,文化大省江苏地区执传统书画艺术之牛耳者 ,当首推傅抱石、林散之先生 。林散之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书法大家,享有“当代草圣 ” 、“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等赞誉。他亦擅长国画、诗文等,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中 ,其书画作品已开始越来越受到青睐追崇。
林散之生前曾经自谓:其诗第一 、画第二、书法第三 。但现在“回头看 ”,尤以其草书艺术成就为最高。他在书法艺术上毕生曾下过很大功夫,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年少时初学楷体 ,由唐碑入手,后受碑学影响改学清代包世臣执笔悬腕方法,临习《张猛龙碑》、《贾使君碑》等魏碑,后又临写《礼器碑》 、《张迁碑》等汉碑 ,继而又摹习颜、柳等诸人法度;第二阶段为从30岁起学笔行书,汲取米芾、赵孟頫 、董其昌、王铎、黄宾虹等先贤精髓,博采众家之长 ,书风为之一变;第三阶段为60岁后专攻草书,师法“二王”、怀素 、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笔墨意韵,以画法入书 ,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精积力久 ,自成一格。72岁后因洗澡不慎烫伤小指和无名指后改以三指执笔,最终“集千家米成一锅饭”,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化境 。他在创作上力倡书画同源 、先入后出 ,既学古人但却更师造化、重参悟、求创新。他尤重执笔,认为应以中锋为上,爱用长锋羊毫,融合碑帖 ,多以水墨参差,刚柔相济,虚实多变 ,取意外之境,凭藉灵性淋漓尽致地进行创作。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 ,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 、似仙风道骨,老辣瘦韧,圆浑矫健 ,果感飘逸,可谓“远看有势,近看有质 ” ,颇具一种“得道成仙、出神入化”之书卷气息,人们从起伏跌宕的满纸烟云中还可领略到如同音乐的节律美、诗文的抒情美和国画的虚实美 。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也曾书赠:“草圣遗法在此翁。”
关于“林散之的介绍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7-99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林散之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林散之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散之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林散之,草圣12。名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