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本一句:《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缩影
故事在狄德罗之后
约从1775年至1800年,开始了《百科全书》出版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然已与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关系不大 。
两百多年前 ,在法国发生了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具有广泛的国际规模。一般认为 ,启蒙运动是从17世纪末期开始的,它受到英国“光荣革命 ”的影响,迨至18世纪中后期在法国形成高潮 ,以巴黎为中心,扩展到欧洲各地及北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狄德罗、达朗贝尔在1751—1772年间主编的《百科全书》 。在启蒙的大纛下,麇集了当时法国最杰出的哲学家 、思想家——或称之为“人文主义者”——狄德罗、达朗贝尔、伏尔泰 、孟德斯鸠、卢梭、孔多塞 、霍尔巴赫等 ,他们为了“共同赞成的事业”,暂时搁置学说的争辩,积极投身于启蒙运动,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一时间群贤毕至 ,精英咸集,是为“百科全书派 ”,他们都成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作为“百科全书派”精神领袖的狄德罗 ,为《百科全书》倾尽心血,穷二十多年之功,终于修成正果 ,完成了人类书籍史上的伟大事业 。
在《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过程中,狄德罗与达朗贝尔、伏尔泰 、卢梭等人先洽后隙,观点的严重分歧 ,卒之令“百科全书派”分裂,狄德罗被大部分作者所背弃。1772年,狄德罗在“失望和幻灭 ”中完成了《百科全书》最后一卷的编辑工作 ,然后终止了与《百科全书》的关系。但是,《百科全书》的后续出版工作并没有停止,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延续下来 。约从1775年至1800年,开始了《百科全书》出版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然已与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关系不大。围绕着新版(或修订本)《百科全书》的出版和发行,这场文化投机生意竞争激烈,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阴谋。
《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缩影 ,意义非凡 。“不管《百科全书》有什么不足,它的完成都是人类精神和出版物的伟大胜利。”为了探究撰稿人、出版商、书商 、推销员和广告、报刊等媒介在出版《百科全书》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了显彰知识分子、书籍、公共舆论在启蒙时代所起的重要作用 ,美国文化史专家罗伯特·达恩顿撰写了《启蒙运动的生意》一书。作者心细如发,梳理史料,钩沉轶事 ,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法国启蒙运动是如何在社会中传播的。
启蒙运动杰出的出版商们
出版商对投资《百科全书》极为热心,既是出于利己主义 ,也是出于对启蒙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
《启蒙运动的生意》的副标题是“《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这段时间是《百科全书》出版史上的“后狄德罗时代 ”,故其叙述重点不在狄德罗 、达朗贝尔和“百科全书派”,而在“启蒙运动杰出的出版商们”。毋宁说 ,这是一部商人的思想史和商业外交史——读者十分渴望《百科全书》所提供的新知识,对它的需求已遍布法国全境。广阔的市场触发了激烈的争夺,众多出版商在这桩“启蒙运动的生意 ”中使用了各种手段:行贿、敲诈、造假账 、窃取订购者名单、互相刺探以及背叛和密谋 ,还有各种形式的盗版 。一切都是为了要在这场出版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中取得丰厚的利润。出版商对投资《百科全书》极为热心,既是出于利己主义,也是出于对启蒙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私营出版商的介入 ,对《百科全书》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百科全书》的出版过程一直倚赖金钱和权力的联合,与政治和经济利益纠缠在一起,但通过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 ,最终成就了《百科全书》,使之永垂青史。这的确是一群有极高文化素质的出版商。如果说人类历史上有什么生意堪称伟大,那就是出版《百科全书》这桩“启蒙运动的生意” 。《百科全书》出版的初期 ,是法国历史上的黑暗时期,谁在出版物中印制反对教会和国家的文字,都有可能以“扰乱思想”罪被处死。可见狄德罗们固然有杀头之虞,出版商也是在做一桩冒着极大风险的文化投机生意。在当局禁止销售《百科全书》的时候 ,编纂者和出版商联合抵抗,冲击旧制度禁锢的罗网,把《百科全书》运送到“思想的市场”上 。编撰者、出版商 、印刷工匠、书商、广告商 、读者……各方面的人都被动员起来 ,在生产《百科全书》的过程中扮演一个角色,结成一条纽带,共同传播启蒙的圣火。“这部书的象征意义超过了它本身 ,它代表了一种运动、一种‘主义’。它使启蒙运动具体化了。通过研究《百科全书》如何从出版商的计划变为现实,可以看到启蒙运动物质化的过程……这是一部物质实体和知性启示高度一致的著作,作为物理实体和观念载体 ,《百科全书》综合了上千种艺术和科学,它完全象征了启蒙运动 。 ”
庞库克的身影
庞库克有见识而政治立场复杂,他与布列顿一样 ,是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出版商。
达恩顿的“《百科全书》出版史”只是一个阶段史,他把研究重点放在后期(1775—1800)。但根据达恩顿提供的资料,《百科全书》的出版全史大约是从1751—1832年 。《百科全书》版本繁多,出版过程错综复杂 ,达恩顿不惮其繁,爬梳史料,提供了具体而微的版本情况。在众多出版商中 ,有两个人相当重要,一个是勒布雷顿(又译布列顿),他是狄德罗版《百科全书》的出版商;另一个是庞库克(1736—1798)。从1751年到1782年 ,《百科全书》总共出版了六种版本,包括各种开本的再版本、增补卷版本和“盗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属于“狄德罗基本文字版 ”(或称“布列顿版”);另五个版本是在“狄德罗版”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此外还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菲利斯的《伊韦尔东版百科全书》 ,一种庞库克的《方法百科全书》。这两种版本,虽然也以狄德罗版作为起点,但与之差别很大 ,可以认为是属于另一系统的《百科全书》 。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除去“伊韦尔东版 ”和“方法版”之外,所有参与“启蒙运动的生意”的出版商总共印制了24000部各种版本 、开本的《百科全书》,至少有11500部已卖给了法国读者。《百科全书》在旧制度时代的法国成了最畅销的著作 ,它对随后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74年,路易十六登基,这个新统治者对出版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使法国逐渐呈现出新气象 。同时,一批改革派获得了权力,他们更是主张“图书生意应该像小麦生意一样更加自由 ”。1776年 ,庞库克决定“创造一部经过彻底修订的、事实上是新书的《百科全书》”(这就是后来的《方法百科全书》)。“庞库克并不认为《百科全书》是一部神圣的书或者是不可更易的经典,他要改造它,让它更好。”早在1768年 ,庞库克在取得《百科全书》的版权后,请狄德罗帮助他说服法国当局同意出版一个完全修订版 。狄德罗也深感旧版多有缺憾,理应有一个崭新的更好的版本 ,答应了庞库克的请求,并写了一篇回顾性的文章,指出他为之心力交瘁的《百科全书》的不足之处。达朗贝尔更是对新版《百科全书》寄予充满诗意的厚望:“它将是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最美的丰碑之一。我只对自己不能为这一美丽的建筑添加我所希望数量的石头而感到遗憾 。但是至少我将为建筑师挑一些灰浆,我只希望它是最好的和最丰富的。 ”但当局没有批准庞库克的宏大计划。庞库克退而求其次 ,想重印原版《百科全书》并出版增补卷以改正错漏,他请狄德罗主持增补卷的工作,但狄德罗却拒绝了庞库克的邀请 。这真是一个雄心勃勃、有远见、有胆略的出版商 ,虽然客观形势使他未能实现最初的目的,但《方法百科全书》后来出版了约200卷(大大超过了狄德罗版28卷的篇幅),直到庞库克已去世33年后的1832年还没有完成。《方法百科全书》的规模令其他版本的《百科全书》相形见绌。庞库克自豪地说 ,他的《方法百科全书》与其他版本的区别,“就像卢浮宫与茅屋或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与小教堂的不同一样”,它是“颂扬科学和艺术的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丰碑” 。
庞库克有见识而政治立场复杂 ,他与布列顿一样,是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出版商。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他深陷其中扮演了各种角色。起初他欢迎大革命 ,但在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后,他意识到革命将毁灭掉他最重要的生意(百科全书主义已经被雅各宾主义扫到一边),认为到1789年底大革命已经非常成功了,自由既已获得 ,混乱局面应当结束,私有财产必须得到保护 。达恩顿是这样评价庞库克的:在旧制度下他惯于见风使舵,1789年(法国大革命)他是一个爱国党人 ,君主立宪时他是斐扬派,恐怖时期他是雅各宾派,热月里他是热月党人(热月以后 ,庞库克走上公共舞台谴责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的统治是恐怖的,而反革命的统治则比他恐怖一千倍”),拿破仑崛起后他又是一个波拿巴主义者。尽管他没有完成倾注了最后20年心血的伟大事业(出版《方法百科全书》) ,但他的“财产 、健康和生命都为之耗尽 ”,“庞库克最后这桩生意的命运已经和处在一场改变了文化、社会和政治体制的革命之中的法国的命运密切相关了”。
启蒙运动的微言大义
“它在任何有利情况的机缘下都会被各个民族所想念到并唤起他们重新去进行这种努力。”
对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 ”所起的历史作用,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特别赞赏启蒙思想家挑战权力和政府的勇气:“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 ,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 、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 、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迸发的思想火花,“后来成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伟大成就的一系列理性和人道的改革的开始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三联书店)对于启蒙运动的失误和它带来的弊病,西方史家多有观点不同的深刻反思。且举两种重要的观点: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 。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 ,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见《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启蒙运动确实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但法国大革命滥用了启蒙思想,罗伯斯庇尔们践踏了启蒙精神 ,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动。雅各宾党领袖把革命引入歧途,刚把被革命者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内特送上断头台,革命者罗伯斯庇尔、丹东们随后也走上了断头台。但摧毁了专制制度的法国大革命没有错 ,就如历史上的许多革命也没有错,只是革命的人民每每被居心不良的领袖利用了,革命的本意被专制权柄的暴力践踏了 。法国大革命催生的《人权宣言》,至今仍闪烁着耀目的光芒。“如果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未曾实现 ,如果对异说不容忍,暴政、迫害……至今依然存在,那并不能表明‘百科全书派’错了 ,而只能证明人类至今还没有真正学会合理地思维和普遍地宽容。”(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英译本引言》)
关于启蒙运动之微言大义,我们最熟悉的是智者康德圣言般的解答:“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 ,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在中土,五四运动以还,启蒙的口号断断续续喊了已有八十多年 ,多少仁人志士为启蒙事业生死以之,不幸国人太轻忽了康德的“神谕 ”和“别人的引导”,对“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仍未能正视。若以启蒙运动的精神及其衍生的口号来衡量 ,我们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启蒙 ”,无论是思想上的还是规模上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学者痛感于蒙昧给吾国吾民所带来的无穷灾难,提出以“新启蒙”赓续五四精神 ,反思专制主义造成的教训,但最终亦归于沉寂 。启蒙尚未成功,狭隘民族主义却甚嚣尘上。狭隘民族主义妄自尊大 ,必然排斥启蒙,故狭隘民族主义的恶之花只能长出愚昧之果。还是康德,他以睿智的眼光 ,洞见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即使是这一事件所着眼的目的现在并没有达到,即使是一个民族的革命或体制改革到头来遭到失败,或者是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 ,一切又都回到从前的轨道上去……它也不会丧失其任何一点力量的……它在任何有利情况的机缘下都会被各个民族所想念到并唤起他们重新去进行这种努力 。”
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主要***之一。在此之前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于上海,鲁迅也是发起人之一。这就触怒了国民党反动派 ,他们在《革命日报》上便说鲁迅为“金光灿烂的卢布所收买” 。
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许绍棣更借此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堕落文人 ”鲁迅。在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鲁迅不得已于3月19日只身离家出走避祸,直到4月19日返家。
此后1931年春柔石 、殷夫等革命作家被捕、1933年6月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杏佛被杀,鲁迅的生命安全几度受到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 ,国民党特务机构加强了对鲁迅的监视。
尽管如此,鲁迅依旧坚持用笔头书写自己对时局的不满。
扩展资料:
鲁迅的追求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 ,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 。“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
之后国民党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三十年代又与***内左倾的错误文艺路线进行斗争 ,其后与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合作成立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鲁迅作为左联的盟主领导左联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 ,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 、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 ,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 ”的文学。
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
百度百科-鲁迅
关于“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8-2065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