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蜀道难评价”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蜀道难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今存陈代阴铿本题五言体诗 ,篇制窄小,推演汉人王尊故事,无甚新意 ,而李白以其才气将往古的传说和现实、与山川奇观融为一体,如天风海涛,充分地以蜀中山川之奇 ,体现诗人心中的奇气 。
李白的诗向来以奇特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而引人入胜、给人回味。《蜀道难》更是将李白式的想象与夸张发挥到极致。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 ,以展示蜀道之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
对于这篇文章的划分法也有各种观点,有中学语文的三段划分法,也有两段划分法(第一层分到“难于上青天” ,第二层到“蜀道之难”前),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三段。
“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开篇之语,凭空起势 ,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意在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噫吁嚱”三个感叹词连用,“危 ”“高”,同义重出 ,“噫吁嚱,危呼高哉!”一声惊叹,震撼人心。
这一段用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据《蜀王本纪》记载据说秦惠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 ,称为“五丁力士 ” 。他们力能移山。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有一天,看见有一条大蛇进入山洞 ,五丁力士一齐去拉蛇 。忽然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 ,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 ,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
《蜀道难》是说什么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对于蜀道的描写,开篇点题。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进入蜀道是得历经千辛万苦的,比上青天还难。大家看过《西游记》吧,西天取经的最终目的是上西天 ,青天西天同为天上,所以进入蜀道好比走一趟西天取经 。尽管路上没有那么多的妖魔鬼怪,但是依然存在种种拦路障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伟大的诗人李白 ,为什么要把《蜀道难》写得如此难,蜀道是真的很难吗?难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何谓蜀道。蜀 ,大家都知道是四川省的简称 。蜀道就是四川之路。现在去过四川甚至西南地方的人都知道,西南地区多高山多河流,还夹杂着峡谷。还记得前两年有四个女生自驾四川直接冲入黄河溺亡的事故吗?可见地形复杂 ,这是对我们现在的人而言,已经是困难重重了 。我们看看李白写《蜀道难》是在什么时候?唐代!跟西天取经同个年代。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富裕人家有马、车、或者驴 ,穷人家则是依靠两条腿。那么蜀道的难不是更加困难重重吗?
上面这段,主要想说明,蜀道本身就是个难行之路 ,尤其是对古人而言 。再看看,李白何许人也?唐代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多为狂放风格,具有夸张效应 ,李白本人也很具有超级强大的想象力。加上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李白在行至蜀道的时候,看到险峻的山水 ,一边赞叹山水的险峻壮丽,一边思量自己的前途和国家命运,所以不由情上心头 ,把对于国家和自己的担忧寄意在诗歌中,描写了蜀道之难,也写出了行世之难。
那我们看看蜀道难在哪里?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 ,秦蜀两地自古就是被高山阻隔 。中间不仅有关中最高峰太白峰拦在其中,更有悬崖万仞。其次,那时候蜀道的沿途多为山林 ,所以瘴气迷重,沿途豺狼野兽也多;最后,社会动荡期间,很多盗贼为了生存 ,多上山为王,打劫为生,蜀道同样有很多这样的盗贼。综合以上因素 ,不难看出蜀道是惊险万难 。
说到四川不容易出人,还有一个好的例证,那就是李白的名诗《蜀道难》。
李白跟唐玄宗死于同一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李白跟唐玄宗死在一年,虽然是个偶然。但李白对唐玄宗的感情,不比寻常。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五载(765) ,到四川避难 。大家想想,这《蜀道难》是不是跟唐玄宗有关了?在长安呆得好好的,不得已去成都 ,路上千辛万苦,还把妃子的命也丢了。李白替玄宗伤心啊,写一首《蜀道难》,说如果君王您呆在长安多好啊 ,去什么成都呢?路上这么艰难。
另一个说法也貌似有理 。跟李白关系很好的一个诗人朋友——杜甫,到四川,投靠严武。李白比杜甫大11岁 ,李白是大哥大,杜甫是李白的小兄弟。李白跟杜甫说,严武那个人你可要注意了。史书上说严武是一个军阀 ,喜怒无常 。严武虽然对杜甫很好,但是跟杜甫也闹别扭,据说还动过杀掉杜甫的念头。有人说李白事先看到了这一点 ,告诫杜甫四川那个地方不能去。
我们读《蜀道难》这首诗,里面讲得也非常清楚,后面有几句 ,说“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你又不是我们四川人,你到我们四川来干什么啊?你到四川 ,要过剑门关的 。剑阁你知道不知道?你到那儿看一看就知道了,“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你来了把你关着,不放你回去 ,哭都没用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剑门关这个地方的长官 ,既不是你亲戚,也不是你朋友,你以为他会对你好?他回头变脸的话 ,你可就完蛋了。“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样的地方能去吗?乍一看 ,如果说这是劝玄宗不要去,或者是劝杜甫不要去,似乎都有道理。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为什么呢?李白的名气太大了 。李白不是有个号叫“谪仙人”么?“谪仙人 ”自己封不行的 ,得要一个文化昆仑来封。如果是现在,最好是季羡林季老说你是天才,你有学问 ,大家才会承认你。李白那个年代,谁最有资格说这句话呢?四明狂客贺知章 。书上说贺知章读李白的诗,读到《蜀道难》 ,就说:“你是天才,你是天上神仙下凡啊!”这就是“谪仙人”的由来。这岂不证明《蜀道难》是在李白成名之前写的吗?但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基本上是晚年了。唐玄宗和杜甫都是安史之乱以后去四川的。
还有一个证据 。一个人名气太大 ,很多事情,想挡都挡不住的。当时人也编书的。当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畅销书,那个时候的书不一定是要走向市场 ,但是也得保证质量,如果你编的书水平很差,那岂不把你的名头毁掉了?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混呢?那时候编书往往是为了挣名 。要挣名气 ,书编得不能不好。什么人名气又大,诗又写的好,编到书里去 ,最合适不过了。再没有比李白是更合适的人选了 。
当年殷璠编了一本书,叫《河岳英灵集》。殷璠是李白同时代的人,《河岳英灵集》选了李白的14首诗。编完之后 ,殷璠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交待了编诗的起止年代:“起甲寅,终癸巳” 。这是天干地支纪年。“终癸巳 ”的“癸巳”是哪一年呢?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蜀道难》这首诗 ,被他同时代人所编的诗歌选集收录,根据编者的序,可以知道它的写作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天宝十二载 。问题马上来了 ,唐玄宗幸蜀是天宝十五载(756),杜甫到四川是乾元二年(759年),中间差了好几年呢。所以《蜀道难》绝对和唐玄宗 、杜甫两人去四川无关。
中国诗歌是有传统的。《蜀道难》有《蜀道难》的传统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 ,六朝诗人阴铿写过一首《蜀道难》,中间有两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上一句说蜀道这么难 ,下一句讲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蜀道难》的传统,是拿蜀道来比仕途 ,讲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老爸既不是国家元首,又不是亿万富翁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扬名立万,谈何容易?
这样一个比喻,这样一个传统,再加上李白恰好是一个四川人 ,便有了李白写的《蜀道难》这首首。
我认为《蜀道难》真正的意义,是拿蜀地地理交通的艰难,来暗喻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成名太难了 。《蜀道难》的写作年代 ,应该非常早,绝对在天宝十二载之前。写《蜀道难》的时候,李白应该还没有成名。李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经营 ,李白渴望成名 。这才是《蜀道难》的真正用意。
我们来具体讲《蜀道难》这首诗: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看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们应该想到李白还写过两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看上去都是四通八达的大道 ,可是我李白这样的天才居然出不来,这有天理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讲历史的艰难。“四万八千年 ”,中国的文明都没这么古 。我们现在说中国文明五千年。李白说当我们还没有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四川跟秦地就不能相通。这个“秦”是有特指的。唐代以前最重要的两个朝代 ,一个周代,一个汉代,尤其号称盛世的西周和西汉 ,首都在秦地 。唐代的都城长安,也在秦地。这句实际上是说,四川这个地方 ,想要跟首都有点关系,那可真是太难了。
艰难到什么地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面都到天了 ,你举起手就可以摸到天了 。下面是万丈深渊,弄不好就掉下去了。黄鹤飞不过去,连猿猴想过去都困难。“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 ”青泥岭,在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之间,是从四川到秦地 ,翻越秦岭的必经之地。为什么叫青泥呢?因为那个地方经常下雨,全是泥泞。你想走,可怎么走呢?走到那儿你没法走 ,只能坐下来 。你用手摸摸天吧,在那儿长叹就行了。
后面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你要去 ,但是不能拖家带口,你一个人去吧 。你看连鸟都带着妻儿,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去求功名,还那么艰难 ,你想想有意思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啼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感觉它啼叫的时候,最后是血都啼出来了,是那样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觉。你要去求功名 ,从四川到首都去的话,你要路过多少的艰辛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在这儿又补一句。那四川人要出来有多难呢?我告诉你,你听的时候都会为之动容,都会坐愁红颜老 。如果四川人想出来的话 ,得着急成什么样子啊。
请注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结尾又出现了。这句一共出现三次 。开篇一句,把蜀道的艰难都讲了。中间补一句 ,提醒你不要忘了。最后讲完了,曲终奏雅,还是告诉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这首诗的主题只有一个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容易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联系起来。
“侧身西望长咨嗟 ”的“西”字,在这首诗里也出现过三次。哪三次?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中间一句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还有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峰是秦岭的主峰 ,在现在陕西眉县,正当唐代首都长安的西南。你要从四川来首都的话,是一定要过太白山的 。太白和青泥 ,你要过,那可是比登天还难的。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思很明显。李白这个“西望 ”,是西望长安,西望首都。长安对中国古人是一个象征 ,因为它是首都 。辛弃疾的词里写,“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在江南 ,都这么说,李白是在峨眉山脚下,要过秦岭才能到长安 ,更是可怜无数山。说白了,《蜀道难》的主题就是望长安 。
这首诗应当是李白还在四川的时候写的。李白想建功立业,想扬名立万 ,他一心想着到首都长安去,这是《蜀道难》的宗旨所在。这首诗对李白来说,是他的励志篇 。
讲蜀地的难 ,李白的《蜀道难》,还有魏颢的序,两篇文章的指向是一致的:蜀地地理环境闭塞,不容易出人。作为一个四川青年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天才自负的青年,他最大的痛苦 ,就在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于“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这才是《蜀道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从四川讲李白的关键所在 。四川很难出人,所以四川青年——天才李白的才华 ,都被淤积 、压抑在那儿。他需要喷薄而出,他需要一个机会。
为什么李白成名没有王维早?就是因为李白是四川人 。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王维19岁成名,21岁中进士。盛唐诗人 ,第一个成名的就是王维。李白王维齐名,而且同岁,两个人也都在长安生活过,却为什么互相之间从来不提对方呢?都是第一流的人 ,之间难免有忌讳的 。李白说你凭什么比我成名早?王维说我成名的时候你是个什么东西!李白的才华自然不输于王维。王维是天才的艺术家,李白是天才的诗人。诗人比艺术家更伟大,李白是不太看得起王维的 。
关于“蜀道难评价”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嬴雅涵]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cshi/202508-219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嬴雅涵”!
希望本篇文章《蜀道难评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蜀道难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蜀道难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今存陈代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