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

网上有关“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网上有关“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 ,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 ,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 ,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 。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 ,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 ,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 ,溉田2千余顷。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 ,下通秦淮。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 ,避免泛滥成灾 。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 、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 ,“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季恭等传》史臣语)。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 ,除兵器外 ,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 ,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 ,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 ,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 ,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 。其他如制瓷 、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 ,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 ,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 、江陵、京口、襄阳 、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

罗时进的学术成果

《中国宗族制度新探》 ,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4月《江西省泰和县罗家村宗族情况调查》(与谢维扬合作),收入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一书。 成都出版社 ,1992年4月《西汉经学与政治》(汤志钧、华友根 、承载 、钱杭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学术丛书》, 1994年12月《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与谢维扬合著) ,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学者书库·史丛》,1995年6月《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与承载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3月《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与任余白合译),田仲一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海外汉学丛书》 ,1992年8月。《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日译) ,濑川昌久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5月 。《汉书菁华》上海教育出版社《古籍菁华丛书》 ,2001年5月第一版,13.8万字。《五行大义》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9.5万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日译) 濑川昌久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2.6万字。《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30.5万字 。《戒指的文化史》(译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20万字。《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日译)井上彻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日著)守屋美都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版。

四、论文与文章

《尚书宗法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周礼宗法制度略论》 ,《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1辑《论“九族”今、古文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宗法制度史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史林》,1987年第2期《周代宗法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演变》,《河北学刊》 ,1987年第4期《论“宗君合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楚国的宗法继承制与世系排列方式》 ,《史林》1988年第2期 《论丧服制度》,《史林》1989年第1期《关于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问题》,《学术季刊》 ,1990年第1期。收入英文版 《199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论文选》(SASS PAPERS No.4)译名为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atrilineal Clan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春秋时期晋国的宗 、政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鲁国继承制度中的一继一及问题》,《史林》1990年第1期。《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与谢维扬合作) ,《社会科学》, 1990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0年9月号全文转载 《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读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八章〈宗族〉》 ,《史林》1991年第2期。《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青年学者丛书》,1991年8月《中国诗歌宝库·诗经选》 ,香港中华书局,1991年10月 。《中国诗歌宝库·楚辞选》,香港中华书局 ,1991年10月。《亲族聚居现象与我国当前农村的宗族活动》(与谢维扬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1年第3期。《再论“九族 ”今、古文说》,《史林》1993年第1期 。《宗族重建的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号。 收入刘青峰、关小春编 《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世纪论丛》之 三,1998年。《现代化与汉人宗族问题》,《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 ,《新华文摘》1994年1月号摘要转载 。 收入英文版《199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论文选》(SASS PAPERS No.5),译名为 The Problem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Clan System of the Han Nationality

《关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93年4月号。收入张炳武主编 《中国历史社会探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汉人宗族组织三论》 ,《东方》1994年第1期 《关于当代农村宗族的发展现状和前途选择》,《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中国当代宗族的重建与重建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一卷,1994年2月 , 总第6期《关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问题》(日文) 1.5万字 《金泽大学文学部中国语学中国文学教室纪要》第二辑,1998年3月。《当代中国农村宗族联宗的性质 、过程及其变化趋势---对浙江省平阳县陈姓联宗的考察》,庄英 章主编《华南农村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98年3月 。 5万字《关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质》,《史林》,1998年第3期 。 1.4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关于祖先祭祀中的祭祀权问题:中、日、韩比较研究》 0.8万字 1998年6月为参加韩国精神研究院举办的《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中的韩国精神文化研究第十届国 际讨论会》而作。英文题为On the Right of Offering Sacrificies in the Ancestor Worship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in China,Korea and Japan. 全文发表于会议论 文集 ,1998年12月 。《萧吉与五行大义》,《史林》,1999年第2期。 2.5万字《农村家庭的结构变动与当代宗族的转型:---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 1.2万字 1998年4月为参加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而作。收入台湾汉学研究中心 编印《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 ,1999年6月 。莫里斯·弗利德曼与《中国宗族与社会》,《史林》,1999年第3期。 1.05万字《论中国古史上的姓与氏》 ,《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1.2万字《历史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学术月刊》 ,1999年第10期 。 1.5万字《家庭结构变动与宗族转型》,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黄山书社 ,1999年10月。1万字《濑川昌久博士<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一书解说》 ,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0月。0.6万字 。《论通谱》,《史林》,2000年第1期。2.7万字。《同姓集团与同姓联结---中国先秦时代的同姓观念与实践》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年第1期 。1.4万字 。《莫里斯·弗利德曼与中国宗族研究》,《世纪书窗》 ,2000年第2期。1万字。《莫里斯·弗利德曼与〈中国东南部的宗族组织〉》,《史林》,2000年第3期 。0.85万字。《江西农村散谱仪式:我的名字在族谱上》 ,台湾《经典》,2000年第8期(总第25期)。0.5万字 。《江西农村的丧葬典礼---中国当代农村丧俗的现状和变化》,2000年10月 ,获上海宝龙杯 首届殡葬文化研讨会论文三等奖。载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编《殡葬文化研究》下册 ,2001年 3月。0.8万字 。《异姓联宗活动的根据 、过程与类型》,《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一辑(总第65辑) ,2001年 5月。2.4万字。《中国古代世系学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六期 ,2001年12月 。2.1 万字。《忠义传说、祭祀圈与祭祀组织―――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氏忠训庙的历史与现实》,《史林》 2002年第1期。1.6万字 。《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的三个关键词》,《史林》,2002年第4期《城市化与上海近郊“三农问题”》 2003-03-27

《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与实名敬避问题》 社会科学 2003年2月  ,《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摘要

《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与实名敬避问题》(转载) 专著 , 社会科学2003-2 ; 《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摘要转载

《尚书讫于<秦誓>原委考辨》 ,《史林》 ,2003-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史研究的范例》(论文) ,《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中国**百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6月《湘湖恩怨:利益共同体与地方乡神》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 。1万字。《均包湖米:湘湖水利不了之局的开端》,商务印书馆 ,2004年6月。1.2万字 。《均包湖米:湘湖水利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1.2万字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历史授权-萧山湘湖史上的《英宗勅喻》,《史林》2004年第6期。1.2万字 《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九谷烧”》《上海工艺美术》 ,2004年1月 。0.13万字 《谈“多元视野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5月。0.3万字。 《界定农民身份是三农问题的基础》 ,《探索与争鸣》2004年9月 。0.35万字 《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殷代奴隶制社会史》,《中国史学名著评传》第四卷,2006年2月。 《“烈士”形象的建构过程—明清萧山湘湖史上的“何御史父子事件”》,《中国史研究》2006年11月20日 《中国古代的世系与谱法-兼与日本相关制度的比较》,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2006年3月30日。 《学校教育》 ,《民族学季刊》2006年1月20日 。 《上海都市社会生活史》的三个问题 ,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3月1日。 “传统中国研究“笔谈-区域实证视野下的传统中国研究,《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4月30日。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的社会和谐理想》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5月1日 。 《均包湖米:湘湖水利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方志出版社 ,2006年3月1日 。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历史授权-关于萧山湘湖史上的《英宗敕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1日。 《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湘湖水利集团——兼论“库域型”水利社会》 ,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 。。《世系观念的起源及两种世系原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帝说>:传说时代的世系观念及其表达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

一 、著作

1.《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12月 ,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7月修订版 ,初版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3.《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5.《唐宋文学论札》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6.《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2004年7月7.《海虞诗苑?海虞诗苑续编》(与他人合作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待刊)8.《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6月初版,2004年5月再版9.《杜牧集》,凤凰出版社 ,2007年10月10.《山水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论文

(一)国内发表:

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3.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4.“前李杜时代 ”与“后李杜时代 ”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5.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6.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与他人合作,署名“于时”) ,《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7.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8.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9.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10.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 ,《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11.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12.宋代诗歌研究的重要突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13.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宋子考”(与他人合作) ,《文学遗产》 2005年第5期14.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15.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与他人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6.为宋代文学家建立翔实的谱系 ,《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7.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9期18.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学术月刊》1983年第5期19.许浑卒年再考辨 ,《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20.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21.原生态意识与时代性心理的交汇——宋代元宵词文化生成机制探讨,《江海学刊》1990年第4期22.扬州诗局起讫时间考略 ,《江海学刊》1992年第4期23.诗学大邦笺注绝唱:评钱仲联先生《沈曾植集校注》,《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24.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25.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 ,《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26.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 ”影响 ,《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27.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28.《寒食即事》诗寓意辨误:兼论唐代寒食清明风俗及其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29.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 ,《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30.太湖环境对江南文学家族演变及其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31.唐宋时文考论(与他人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32.清代虞山派诗学分歧及其影响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33.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34.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35.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 ,《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36.论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37.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38.唐诗的哲理叙述(与他人合作)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39.唐初弘文馆整合与文学建设(与他人合作),《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40.论晚唐诗之残缺美(与他人合作),《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41.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与他人合作) ,《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42.情到狂时烧破眼:解读清初虞山派诗人钱曾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3.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与他人合作),《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44.日本金沢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2004年)45.宋存标《情种》资料渊源考辨(与他人合作) ,《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46.《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他人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92年第3期47.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2期2002年48.继承与背离:黄庭坚“渔父家风”词阐释(与他人合作) ,《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49.唐诗异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文学研究》第4辑(南京大学)1996年1月50.八股文异名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51.天台智顗丑学流程解构(与他人合作) ,《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52.对陈子昂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3月53.《全唐诗》编校者叙录,《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 1993年11月54.亦悲亦欢的寒食歌吟 ,《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995年10月55.寒山生卒年新考,《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56.在异质文化中探求和发现:评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书品》 ,中华书局 ,1999年12月57.唐末诗僧延寿传(与他人合作),《浙籍文化名人评传》(唐五代卷),2003年12月58.以全部生命力量来忏悔:再论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其人 ,《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59.沈德潜江南园记的旨趣与品格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辑2011年1月60.初七亦是阳会日: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 61.李商隐对清初虞山诗派的影响 ,《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62.陈璧诗在清初的特殊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63.清编《全唐诗》与重编《全唐五代诗》,《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64.明末清初江南三诗派 ,《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1期6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66.重读台湾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67.挥毫当得江山助: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演进与体格新议 ,《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68.1988-1989年国内明清诗文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7年4月69.1992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3年12月70.1993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5年 12月71.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与他人合作) ,《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72.晚唐咏史诗的修辞策略,《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3.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与他人合作),《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74.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与他人合作)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75.晚唐诗人许浑初莅察院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月76.试论“许浑千首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77.许浑生年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78.来自建筑景观中的城市影像:论洛阳建筑景观上阳宫与唐代诗人创作的关系(与他人合作),《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79.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80.杨朔散文古典文学渊源蠡测 ,《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81.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82.生命运行的真实轨迹:简论范仲淹诗歌的伦理倾向,《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月83.晚唐诗人许浑宦游宣州考 ,《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84.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 ,《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85.蒋心余的情感心态及其诗歌艺术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6.清初虞山诗派及其诗文化圈,《苏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87.晚清刘鹗《铁云诗存》的精神世界(与他人合作) ,《苏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88.论陆继辂古文婉挚多情的风格特征(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8第3期89.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9第1期90.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与他人合作) ,《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91.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92.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93.吴文化的典范建立与知识建构 ,《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94.承变之际:晚唐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他人合作),《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5.清初诗人李沂及其昭阳李氏家族(与他人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6.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97.杨朔诗化散文继承问题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98.唐代寒山诗的诗体特征及其传布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99.论“诗史” ,《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100.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 ,《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101.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6期102.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与他人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103.论宋征舆与柳如是的情缘(与他人合作) ,《沈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4.李白诗的自我确认意识与表现,《淮阴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105.唐代送别诗的繁兴与许浑的创作,《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106.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与他人合作) ,《铁道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107.《唐才子传?许浑传》仕历辨误,《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108.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109.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思考 ,《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110.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与他人合作),《衡阳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111.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12.晚明诗人宋懋澄的情爱观及其创作(与他人合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3.江南文学家族学研究导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4.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 ,《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116.八股文的消亡:时代必然取向与文体自我否定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7.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18.南社:一段绵延百年的文脉(答《现代苏州》杂志记者),《现代苏州》2009年11月119.有关《清诗纪事》研究与评论文献 ,《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4 月 再版本120.《登幽州台歌》献疑,《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121.清代吴地文化家族文献建设的环境与成就 ,《吴文化与创新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9月122.笔蘸惊涛倩写愁——论清初遗民诗人陆贻典 ,《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123.历代“诗眼 ”说述评,《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124.晚唐诗人许浑家世籍贯考,《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125.晚唐诗人许浑论略 ,《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1期126.晚唐诗人许浑南海之行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127.关于唐代诗人许浑生平的六个问题,《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128.取精用宏 辨析真义:评《刘禹锡研究》 ,《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129.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30.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6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131.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132.南社虎丘雅集中的两个公案,《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1日

(二)海外发表:

1.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 ,2000年4月2.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00年7月3.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与日本学者合作),日本《人间文化研究年报》2002年3月4.论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对八股文形成 、承传及其衰亡缘由的考察 ,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5.夏丏尊中文教育思想概论,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 ,1999年3月6.宋代诗词民俗事象释义,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7.虞山诗歌流派研究:以流派规模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心的探讨 ,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 ,2000年3月8.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文学家族学的建构,(俄罗斯圣彼得堡)远东文学研究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010年6月29日9.小说家诗歌的另一种风采——刘鹗《铁云诗存》诗学审美生态(与他人合作)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10.丁卯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7年7月5日11.放翁诗选 ,台湾《国语日报》1998年3月28日

(三)其他评论:

1.《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发刊词,《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1辑卷首,(韩国)新星出版社 ,2004年12月2.《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发刊词:交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卷首 ,(韩国)青铜出版社,2004年3月3.唐诗承传通变中的深度记忆(代序),李正春《唐代组诗研究》卷首 ,凤凰出版社 ,2010年12月4.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唐诗西传史》代序,江岚《唐诗西传史》卷首,学苑出版社 ,2009年9月5.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序,朱丽霞著作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10月6.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序,米彦青著作卷首,中华书局 ,2007年7月7.湖湘诗派研究序,萧晓阳著作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4月8.王昌龄诗歌及诗学研究序,毕士奎著作卷首,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9.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景观序 ,陈燕妮著作卷首,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10.情志吟序 ,陈慰《情志吟》卷首,长征出版社,2000年9月版11.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注》 ,《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26日12.《清明》并非唐人诗,《新民晚报》1994年10月30日10版文史新说13.唐时苏州诗景好,《现代苏州杂志》2007年10月试刊号14.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2期15.作为一面镜子的民国教材,《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3日16.重提才女周炼霞,《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8日17.拾甓取椽续红楼 ,《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25日18.《文学评论》:小变即成大雅,《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9月16日19.“膨化”的纸质媒体,《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13日20.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 ,《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21.教材增删 ,应该缓行,《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3日22.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 ,《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23.人文学科应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24.大学:谁是常来客,谁为座上宾? 《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25.事件折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5日26.“真正的学术如何得到辩护”,《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2日27.去除竞争性科研的幻影光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6日28.学术媒体是学术良知的收藏者 ,《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

(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关于“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wiki/202507-10351.html

(19)

文章推荐

  • 李烬成(关于李烬成的简介)

    网上有关“李烬成(关于李烬成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烬成(关于李烬成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要特别感谢那种能让自己变得更真实,更干净和纯粹的人,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人。这个时代,混乱、焦虑、浮夸、浅尝辄止易得,干净、

    2025年07月23日
    20
  • 侯建新的个人简介

    网上有关“侯建新的个人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侯建新的个人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951年生于天津,六十年代就读于南开中学,1968年分配建筑公司做建筑工人,1978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2025年07月23日
    19
  • 中秋节的诗句李白四句

    网上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李白四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秋节的诗句李白四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静夜思李白?朝代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

    2025年07月25日
    17
  • 一篇内容带你了解新加坡知多少?

    网上有关“一篇内容带你了解新加坡知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篇内容带你了解新加坡知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本文从新加坡的基本信息、交通、法律法规、风土人情、习俗和常识等方面,带你了解新加坡。1、新加坡的基本信息国土面积:

    2025年07月27日
    17
  • 上海名毅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上海名毅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海名毅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上海名毅机械有限公司是1999-09-0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中华路589号。上海

    2025年07月28日
    19
  • 丁文江家世考

    网上有关“丁文江家世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丁文江家世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林任申林林(泰兴市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泰兴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丁文江先生的家世材料,向来极为稀缺。笔者是丁文江先生家乡的后辈,在黄桥生活了数十年

    2025年07月31日
    16
  • 开挂辅助工具“微乐河北麻将小程序万能挂免费版”最新辅助详细教程

    开挂辅助工具“微乐河北麻将小程序万能挂免费版”最新辅助详细教程>亲,微乐河北麻将小程序万能挂免费版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

    2025年08月02日
    14
  • 分享实测“闲逸碰胡开挂免费版(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分享实测“闲逸碰胡开挂免费版(透视)”详细开挂玩法>亲,闲逸碰胡开挂免费版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

    2025年08月03日
    17
  • 实测辅助”雀神广东麻将免费开挂教程”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亲,雀神广东麻将免费开挂教程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QQ群【】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

    2025年08月04日
    11
  • 实操教程“手机棋牌透视软件(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5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31日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31日

    希望本篇文章《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31日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3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联系我们

    邮件:易佳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