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协和现任领导班子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协和现任领导班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协和现任领导班子:院校长:王辰;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党委副书记:张勤;副院校长:李青 、张抒扬、王健伟;纪委书记:王峥。
学校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位于北京市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师资力量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 ,两院院士26人、国家杰青45人、国家优青18人,博士生导师1032名 、硕士生导师1231名 。
学科建设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专业点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三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科研平台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15个、省部级实验室59个等。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科学院)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8项 。
学术资源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馆藏外文印本期刊3400余种,2200余种为独家刊 ,国内外医药领域专业数据库百余种。建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成生物医学科技论文预印本 、医学健康舆情、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公众健康知识服务等系列平台。
小说《红岩》中李青竹的人物原型方琼,和来自解放区的作家邵子南是一对恋人 ,他们已议定在1947年2月28日结婚 。不料就在这一天凌晨,重庆军警宪特突然紧急出动,包围了《新华日报》 ,强迫中共方面人员撒返延安。方琼提着为婚礼准备的喜糖赶来,却被军警远远隔在围观的人群中……
江姐的战友
李青竹在小说《红岩》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五章。
江姐在渣滓洞受了酷刑 ,被抬回牢房。同伴们为她急切施救 。李青竹给牢友们讲了江姐的经历:“1947年春,党决定派一批党员去支援农村的武装斗争。江姐和她的丈夫,都提出了申请,党批准了她丈夫彭松涛同志的请求 ,要她仍然留在城市。那天,我还和她一道,到朝天门码头送走了彭松涛同志 。 ”接着 ,小说写道:李青竹自己,就是在那以后不久,也被派到了乡下去 ,不幸在半路上被敌人逮捕了。
此后,小说有多处写到李青竹:她对从昆明押来的无名的烈士夫妇的临终关怀,对烈士遗孤“监狱之花”的怜爱呵护 ,在对敌斗争中体现出的成熟策略,与众牢友一道为庆祝成立新中国绣红旗,直到她与江姐一道被敌人押赴刑场……
我手头有一份资料 ,证实“李青竹”实有其人。只不过名字是李青林,1947年8月任中共万县县委副书记 。资料记载说:1948年6月1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当晚重庆行辕特务科长雷天元组织突审,李见满室刑具 ,毫不恐惧,特务急于得到情报,把李拖上老虎凳 ,狂叫“加砖 、加砖 ”!加第三块砖时,特务猛使大力,李左腿被撬断而昏厥。后被押禁重庆渣滓洞 ,敌人叫叛徒对质,李怒斥叛徒。在狱中,她团结同志 ,坚持斗争,1949年11月14日夜,李被敌人枪杀于歌乐山下电台岚垭处 ,时年36岁 。
李青林的未婚夫便是邵子南,作家、诗人,中共党员,曾在解放区名噪一时。
《竹山县志·人物卷》有军旅作家“邵子南”条:
……1949年1月 ,任中共竹山县委副书记。在任期间,为解放竹山、开展地方组织建设和党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 ,他根据许明钦烈士的事迹写了《一个***员成了神的故事》,根据竹山清匪反霸斗争的生活素材,编著长篇小说《三尺红绫》 ,深受竹山人民爱戴。
另据有关资料,邵子南后来与宋铮同志结婚,育有一女。1955年12月因病逝世 ,年仅39岁。
我拜访了年近八旬的宋铮,她热情接待了我,以下资料均有所本 。
1947年2月 ,国民党强迫重庆 、上海、南京三地中共机关同时全部撤离。邵子南被迫从重庆撤回延安,3月2日又从延安调至晋绥解放军,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副社长。10月调入“川干队”(番号“长江支队 ”),1948年2月随军南下 ,6月15日,李青林被捕那天,邵子南正在郧西县北隅村 。第二天晚上 ,他完成了短篇小说《张得全和他所讲的故事》,用一个奇特的故事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预告国民党军队必败。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邵子南就一直在郧县、郧西 、白河、房县、竹山 、竹溪工作打仗 ,曾在陕南四分区任武工队长和地方武装团政治主任、竹山县民教科长和县委副书记、竹溪县县委书记等职。他热情似火,不知疲倦地发动群众,培训干部 ,审理案件,清剿土匪,收编改造伪职人员 ,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干部 。
邵子南还有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1948年12月21日,行军途经十堰黄龙滩,路上见一草屋,上书“陋室德馨”四字 ,即时将刘禹锡的《陋室铭》趣改为《漏室铭》:
山不怕高,有腿能行;水不怕深,游泳就成;漏雨的屋 ,很伤脑筋。火炉生不燃,墙上草发青;幻想红烧肉,空谈炒鸡丁;可以吹牛皮 ,扯筋筋;无片瓦以遮雨,光椽子也不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些屋,何漏之有?
1949年春节,邵子南给郧西县城关学校撰写的对联是:“拖软冻僵毒蛇 ,打死落水疯狗,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听解放人民的歌声,就要唱响广东广西;排除腐旧思想 ,接受革命真理,以学习态度解决一切,把服务工农的心血 ,坚决灌透汉北汉南。”9月28日,当邵子南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已是在挥师进川的途中了 ,当时众人欢呼雀跃,当天晚上行军到达十堰夏家店。10月1日,邵子南随“川干队”队部宿营在武当山草店 ,因为避雨,滞留三天,屁股上长疮 ,伏在床上写完了中篇小说《三尺红绫》的第五章 。这个时候,远隔千山万水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李青林们也已经知道,新中国诞生了。
一曲恋歌作挽歌
据说 ,重庆渣滓洞革命烈士纪念馆中,至今还陈列着邵子南的长诗《会师》。李青林牺牲半月后,邵子南才抵达重庆 ,不久便得知李青林牺牲的消息。他在悲愤交加中,写了长诗《会师——为纪念李青林同志而作》 。全诗分为四章:一 、人民的女儿;二、战斗中的爱;三、生离和死别;四 、会师前进。他在诗中赞颂烈士:“你,勇敢的女性啊 ,人民的好儿女!你,在老虎凳上,折断了腿换来的骄傲、胜利、光荣!人民成了统治者! ”诗人感到在胜利后的山城重庆 ,烈士的生命无处不在,“在前进曲的节奏里,跳动着我们甜蜜的关注 ,热烈的耳语,神圣的 、胜利的、永远的爱情!”诗人表示要永远与烈士会师前进。《会师》于1950年1月15日发表,随即在重庆引起强烈反响,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 ,为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李青林,与曾经名闻解放区的军旅作家邵子南,是一对恋人 。
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红岩魂》在第一集中 ,叙述了李青林和邵子南的故事。
原来李青林的原名叫方琼,1936年1月加入中国***;1942年开始在重庆参与创办《四川妇女》杂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认识了我党派往重庆《新华日报》任采编部主任的邵子南 ,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并已议定在1947年2月28日结婚。不料就在这一天凌晨,重庆军警宪特突然紧急出动 ,包围了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馆,强迫中共方面所有驻渝人员撒返延安 。方琼提着为婚礼准备的喜糖赶来,却被军警远远隔在围观的人群中 ,只能焦急地朝报馆方向张望。也许她看到了被全副武装的军警押走的邵子南,也许根本就没有看到邵子南的身影。总之,他们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
此后不久,方琼受组织派遣赴农村工作 。行程中 ,她借用邵子南曾经用过的笔名“青林”,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李青林。
未完成的杰作
邵子南身兼军政人员和诗人作家双重身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不是等闲之辈:早年从四川资阳老家流浪到上海 ,认识了后来写出《三家巷》《苦斗》的作者欧阳山,并与欧阳山、丘东平 、草明等一起创作了中篇小说《给予者》,受到茅盾先生的好评。他参加革命 ,是经胡乔木的介绍 。他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派到丁玲领导的“西战团 ”任党支部书记,曾与田间等发起“街头诗”运动,轰动延安。他还是白毛女故事的最早收集、整理者之一 ,又是歌剧《白毛女》的最初编剧。他在解放区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歌词,由周巍峙谱曲。他的《李勇大摆地雷阵》,是当年解放区小说创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
邵子南32岁那年 ,曾随刘邓大军的“长江支队”(川干队)千里行军抵达陕南郧西。此后作为地方武装团的政治主任,曾带领武工队深入敌后侦察。他的作品《夹河关》便是一篇与此有关的战地纪实 。其时国民党已对南下的解放军发起了反攻,战斗紧张而酷烈。“我 ”和武工队在汉江两岸穿梭游击,文中记下了三天的亲历见闻 ,对几个侦察敌情的战士作了颇富感情色彩的速写式描绘。全篇情绪乐观,行文明快,语言幽默生动 ,描写细微真实,尤其对江汉两岸昼夜景色和仲秋时节多变的气温写得十分精彩 。从群众“抓住毛驴当马骑”,怂恿武工队主动进击敌人的心态中 ,点明了部队与群众的关系,显示了作者心中充沛的代表人民利益、保护人民利益的正义感。
邵子南的《一个***员成了神的故事》,是写竹山第一次解放后 ,人民政府县长许明钦事迹的。作品发表在1950年7月1日《大众文艺》上,那天正是党的生日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 ,邵子南思考党和人民 、军队和群众关系的理性深度。
邵子南在竹山期间曾办过干训班,除了宣传政策、培养干部外,也曾在竹山播撒过文学的种子。有一个叫徐昭武的文学爱好者,当年就曾受惠于他 。徐昭武还讲过一段轶事:那时邵子南住在竹山县一中临广场的房子里 ,广场是一片可容万人的空旷荒地,敌人深夜放黑枪暗杀他,他一动不动 ,同时制止警卫员追赶。问何故,邵子南说:“不能动,一动 ,人家照你影子打就打得准了。”可见解放初期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邵子南的丰富军事经验。
在延安时,邵子南一度与孙犁是窑洞紧邻 。1962年,孙犁写《清明时节》一文纪念邵子南 ,说他在延安时有两句话常挂在嘴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谁知他们分手几年之后,这两句话却在《三尺红绫》中 ,变成了邵子南所钟爱的女主人公对霸占她的恶棍的口头禅。
《三尺红绫》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代表了那一时期邵子南创作的艺术高峰 。讲的是地痞流氓、乡公所的狗腿子李盛才,调戏农妇王秀芬,碰了一鼻子灰后仍不甘心 ,与一个地方少爷设计,抓王秀芬的丈夫当了壮丁后,霸占了王秀芬。解放军解放郧西和白河后 ,李盛才已沦为国民党残匪的走狗,被杀死在家中。王秀芬和她义弟王文炳被抓起来,经过保长和乡民会审后 ,送到刚刚成立的县人民政府 。小说共有三个未完稿。红绫是王秀芬的丈夫送给她的,后来也被李盛才掠去。这是小说的重要道具,但却不知最后派何用场 。整个故事有一个探案小说的外壳 ,但悬念没有被揭开。不过,王秀芬最后被人民政府解救出来,投奔新生活的结局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邵子南在这个人物身上 ,倾注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尺红绫》于1958年初版,后来多次重印,我收藏的是1959年第三次印本,属武汉某图书馆流散出来的馆藏 ,借书卡上显示共有十多人借阅,可见在当时是颇受欢迎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办案人熊海山。邵子南这样写他:“是个写诗的,爱作武工队活动的 ,来竹山,也仍然带着武工队……唯一的好处就是深入群众,爱钻问题 ,到这郧阳郧西地区,他一直在边沿区,带着十来条捷克步枪活动。”不用说 ,这里不正有邵子南自己的影子吗?
摘自《幸会幸会,久仰久仰》,黄成勇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关于“协和现任领导班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wiki/202508-139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协和现任领导班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协和现任领导班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协和现任领导班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协和现任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