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维生素是怎样发现的
维生素是营养素中发现最晚的一类,它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避免了众多维生素缺乏症的困扰。维生素的发现是生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人类对维生素的认识,总体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维生素缺乏症的确认
早在1870年 ,法国化学家让·仲马(Jean Dumas)就通过实验发现:食物中除了碳水化合物 、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水以外,可能还存在某种对生命和健康来说不可缺少的微量物质 。1880年德国化学家鲁宁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意见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人们对维生素的认识,还是从寻找脚气病细菌开始的 。在东南亚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 ,居民们长期受着“脚气病”的折磨。患这种病的人会觉得身体疲乏 、手脚无力,最后导致死亡。19世纪末,已经发现许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所有疾病都是由细菌造成的。荷兰病理学家、细菌学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Christian Eijkman)特地前往当时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去追踪人们认为会造成脚气病的细菌 。结果他失败了。他找不出一种脚气病患者独有而正常人身上没有的细菌。在1896年,医院里养的一些鸡得了一种叫做“多发性神经炎”的病 ,发病的症状和人患脚气病时那种衰弱无力的表现相同 。这一发现使他很受鼓舞。他认为:只要能找到使鸡感染上多发性神经炎的细菌,也就找到了脚气病的致病菌。奇怪的是:正当他在鸡身上查找细菌的时候,所有的鸡忽然一下子都好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调查发现 ,是因为鸡的饲料变了,由病人吃剩的白米饭换成了更廉价的糙米。经过反复试验,结果证明确实是这样。由于埃克曼没有找到脚气病细菌 ,他便认定脚气病是某种毒物引起的 。他断定白米的谷粒中含有毒素,而谷皮中有某种可以中和毒素的物质。
同埃克曼一起工作的一位荷兰生理学家戈里特·格里内斯(Gerrit Grijins)持有不同意见,他感到应该另辟思路。他于1901年提出,问题可能在于大米中缺少了谷皮中所含的某种人体和鸡所必需的物质 。这样 ,“生物机体会因为缺乏某种重要物质而患病 ”这一说法第一次被认为是可能成立的,脚气病才开始被看作是一种营养缺乏症。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弗列德里克·高兰·霍普金斯(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从1906年开始,对营养缺乏症进行了长达6年的研究。他提出食物中可能存在着许多微量物质 ,人体本身不能产生这些物质,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缺少这些物质则会患病。他还指出:脚气病是营养缺乏症的一种 ,坏血病和软骨病也同样是营养缺乏症 。
2.维生素的提取和命名
后来的研究发现,抗脚气病的物质是溶于水的,于是便先把它溶解在水里 ,再用其它试剂进行化合。1912年,以铃木梅太郎为首的日本化学家小组成功地提取了少量的抗脚气病物质。
当时在英国工作的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富恩克(Casimir Funk)发现:抗脚气病物质是一种“胺” 。他由此推测,有一系列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胺。拉丁文中“生命”一词是“维他 ”(Vita) ,富恩克将它与英语的“胺”(amine)这个字拼合起来,把这些物质命名为“维他命”(Vitamines),意为“维持生命的胺”。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物质并不都是胺 ,于是做了适当的改动,去掉了词尾字母e,使它和胺的字形不完全相符 ,变成了Vitamin,一直延用至今,我们称它为维他命或维生素 。
191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艾尔默·麦克柯鲁姆和马格里特·戴维斯发现 ,黄油和蛋黄中似乎有某种保持正常发育所需要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脂溶性的。后来的研究还发现,缺乏这种物质,白鼠的眼睛也出了毛病 。人缺乏这种物质时也会患“夜盲症 ”。可见 ,能治夜盲症的脂溶性维生素和能治脚气病的水溶性维生素是两种不同的维生素。由于一时很难弄清这2种维生素分子的结构,麦克柯鲁姆和戴维斯决定不再赋予维生素学名,而利用字母表来解决问题 。他们把发现的脂溶性维生素称为“维生素A” ,把水溶性抗脚气病物质称为“维生素B”。就这样,维生素开始用字母来命名了。
3.众多其它维生素的发现
在埃克曼发现抗脚气病物质后,寻找抗坏血病物质的工作也展开了。1912年终于有人发现豚鼠能够患坏血病,但只要在饲料中增加一点白菜 ,它就不会患病 。于是终于找到了这种水溶性维生素。192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杰克·德鲁蒙(Jack Cecil Drummond)提出抗坏血病物质应该有自己的代表字母,于是把它叫做“维生素C ”。
霍普金斯和富恩克都认为软骨病也可能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症 。人们早就知道鱼肝油可以防治软骨病,但是 ,鱼肝油同样能够防止夜盲症。那么,维生素A会不会是抗软骨病物质呢?1922年,麦克柯鲁姆决定对鱼肝油作加热充氧试验。冷却后 ,它失去了防治夜盲症的作用,但仍然还能防治软骨病!这就是说抗软骨病物质是一种新的维生素,他把它命名为维生素D 。
1922年美国解剖、胚胎学家赫伯特·麦克利恩·伊文斯(Herbert Meclean Evans)和斯科特发现了一种既不是维生素A又不是维生素D的脂溶性维生素。缺少这种物质老鼠就不能繁殖。他们把它命名为“维生素E” 。1929年丹麦生物化学家亨利克·达姆(Henrik Dam)又发现了维生素K。
接着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人们发现维生素B不是单一物质,它是一种复合维生素。1927年美国动物营养学家威廉·戴维斯·萨尔蒙(William Davis Salmon)配制出了2种维生素B的样品:一种能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和另一种能促使老鼠发育的维生素B2 。
后来发现,维生素B并非仅仅包括这2种 ,而是整整一族。给B族维生素编号也造成了一阵混乱,不时有人宣布发现了新的维生素B,编号一下子排到了B14。事实证明,大部分都搞错了 ,除了B1和B2以外,还有B6和B12。而B族维生素中的“生物素” 、“泛酸 ”、“叶酸”和“烟酸”则从未采用过字母与编号并用的名称 。
从本世纪初发现维生素A到1948年确定的维生素B12,前后共发现了13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的结构今天已全部搞清 ,至于其作用机理,有些已基本明确,有些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死在汤姆的枪下 。
最终弗兰基身份暴露 ,死在汤姆的枪下。虽然汤姆是爱尔兰裔,但是他已经是美国人了,还是一名美国的人民警察。
《山巅之城》是由查克·麦克利恩编剧 ,加文·奥康纳执导的惊悚罪案黑帮类美剧,该剧讲述一个布鲁克林来的黑人地方检察官和一个腐败但仍备受尊敬的FBI老兵组队,去拿下一个全副武装的飞车劫匪家族的故事 。
关于“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傲冬]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wiki/202508-2204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傲冬”!
希望本篇文章《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维生素是如何提取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维生素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