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白芷丸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白芷丸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之白芷丸 3.1 组成 3.2 制法 3.3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白芷丸 4.1 白芷丸的别名 4.2 组成 4.3 制法 4.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4.5 功能主治 5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三方之白芷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寿亲养老》卷四方之白芷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6.5 各家论述 6.6 摘录 7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白芷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白芷丸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9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白芷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普济本事方》之白芷丸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11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 ,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之白芷丸 11.1 组成 11.2 制备方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12 《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白芷丸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效主治 12.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白芷丸 1 拼音
bái zhǐ wán
2 概述白芷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首 。
3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之白芷丸 3.1 组成白芷[1]。
3.2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葱白捣烂为丸 ,小豆大[1]。
3.3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茶水送下[1] 。
3.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之白芷丸主治鼻流清涕不止[1]。
4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白芷丸白芷丸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 ,即《是斋百一选方》卷九方记载的都梁丸的别名[1]。
4.1 白芷丸的别名白芷丸[2] 。
4.2 组成白芷[2]。
4.3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2]。
4.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一丸,茶水或荆芥煎汤化服[2] 。
4.5 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白芷丸主治头风眩晕 ,及妇女胎前产后,伤风头痛[2]。
5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三方之白芷丸 5.1 处方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5.2 制法上为末 ,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三方之白芷丸主治夜多小便 。
5.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5.5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三
6 《寿亲养老》卷四方之白芷丸 6.1 处方白芷1两半 ,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 ,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 ,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 ,白术1两1分。
6.2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6.3 功能主治《寿亲养老》卷四方之白芷丸主治老人气虚头晕。
6.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 ,不饥不饱时清米饮送下。
6.5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引经之药;石斛气味甘平微咸 ,入肝脾肾三经;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五味子气味酸咸温 ,入肾;厚朴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肉桂气味辛甘热,入肝;防风气味辛甘平 ,入手足太阳;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甘草气味甘平,入脾 ,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陈皮气味辛平微温,入脾胃;白术气味甘温 ,入手足太阴 。此治气虚头晕之方也。诸经络皆有赖于中土,故守中之药居多,中宫气旺 ,则辛热之品得各行其志,而病情中矣。
6.6 摘录《寿亲养老》卷四
7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白芷丸 7.1 处方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1两 ,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石决明(洗)1两,茺蔚子2两,熟干地黄2两半,蕤仁2两半 。
7.2 制法上为细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白芷丸主治肝肾虚风,多泪渐昏 ,及生翳膜。
7.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日3次 。
7.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8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白芷丸 8.1 组成白芷3两 ,芎藭2两,天南星(水煮)2两,羌活(去芦头)半两 ,藿香叶1两,菊花3分,防风(去叉)半两 ,细辛(去苗并叶)1两,当归(切,焙)2两。
8.2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白芷丸主治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8.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 ,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
9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白芷丸 9.1 处方白芷5两,干地黄4两 ,续断3两,干姜3两,当归3两 ,阿胶3两,附子1两。
9.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白芷丸主治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 ,腹中痛 。
9.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45次。无当归 ,芎藭代,入蒲黄1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9.5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10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普济本事方》之白芷丸 10.1 组成新白芷不拘多少 。
10.2 制备方法上锉 ,以萝卜汁浸,晒干,为末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0.3 功能主治《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普济本事方》之白芷丸主治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 ,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10.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 ,以茶清或荆芥汤送下 。
11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之白芷丸 11.1 组成白芷末 、葱白。
11.2 制备方法捣为丸,如小豆大。
11.3 功能主治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 ,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之白芷丸主治小儿风寒流涕 。
11.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送下。仍以白芷末,姜汁调 ,涂太阳穴,乃食热葱粥取汗。
12 《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白芷丸 12.1 组成白芷半两,槟榔1个 ,青橘皮1分(去白),巴豆4粒(炮,去皮 ,出油)。
12.2 制备方法上为末,同研,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
12.3 功效主治《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白芷丸功在消乳食。主治小儿宿食不消。
12.4 白芷丸的用法用量五叶梅
别名 五爪龙、五叶梅、五叶藤 、五叶茹、五龙草、红母猪藤 、母猪菜 。
原植物草质藤本。茎带紫红色 ,有纵棱,具卷须幼枝被柔毛,后变无毛。鸟足状复叶;小叶5 ,椭圆形至狭卵形,长2.5-7厘米,宽1.5-3.5厘米 ,中间小叶比侧生小叶大,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 ,边缘疏生锯齿,两面沿脉有短毛或近无毛 。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总花梗;花小 ,黄绿色,具短花梗,有短粗糙毛或近无毛;花瓣三角状卵形,长约2毫米 ,花盘肉质,红色,浅杯状;花长方形 ,与花瓣对生;子房陷于花盘内,花柱钻形,长约1毫米。浆果倒卵形 ,长6-8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多生于低山路旁、沟边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 、江苏、浙江、河南、湖北 、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成分全草含粘液质 ,阿聚糖 、硝酸钾、甾醇、黄酮类等 。根含粘液质 、鞣质、生物碱等。种子含粗茎牵牛素A()、牵牛素B。
性味甘,酸涩,寒 ,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 ,尿血,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克(鲜者15-30克)。外用:捣敷 。
临床应用
1 、癌瘤积毒:直肠癌乌蔹莓、金刚刺、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红藤、白毛藤、丹参 、木馒头、瓜萎仁、生牡蛎各30克 ,炮山甲 、八月札15克,生枳实、地榆炭各12克,党参9克水煎3次分服。继续 ,能使肿块缩小,血性粘液减少,刺激感消除。膀胱癌乌蔹莓、龙葵 、蜀羊泉各30克 ,蛇莓、连钱草、米仁根 、扁蓄草各15克水煎2次,早、晚服,日1剂 。能使血尿频减少 ,肿瘤缩小,刺激症状缓解。
2、痈疮肿毒:痈肿疝毒乌蔹莓研细,加凡士林调制为20%软膏,外敷患处。
3 、尿路感染:乌蔹莓叶、车前草、六一散各15g ,扁蓄10g,水前服 。
4、咽喉肿痛:乌蔹莓叶15~30g,水前服。
关于“白芷丸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lan/202507-101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白芷丸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白芷丸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白芷丸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