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却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眉山上的半轮明月 ,倒影在平羌江中 。夜深人静之际,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即已归去 ,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他在这首小诗中连用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三峡 、渝州五个地名,但是不露痕迹,不厌其重 ,反而显得天然浑成,随分自佳,含情缥缈 ,因而“古今目为绝唱 ”(王世懋《共圃撷余》)
李白在京师长安仅被闲置于翰林院,非常不满现状,曾写《古朗月行》 ,隐而喻之。诗云: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 ,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接下来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 。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玄宗的荒*享乐与杨国忠等谗谄蔽明 ,表示了忧怨和沉痛。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 ,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 。然李璘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克广陵(今江苏扬州),取金陵(今江苏南京) ,割据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实意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住这个风云动荡的机会,靠着李璘而建功立业 。然而 ,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璘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 ,就遭到兵败被杀的下场。李璘败后,其性质被定为唐廷的叛逆,作为幕僚的李白 ,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 ,中途遇赦 ,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来的蜀僧去长安,李白追忆峨眉山月 ,感慨万分,写下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 ,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 ,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可以说 ,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 ,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 ,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 。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 ,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 ,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尽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远拒绝于政治之外 。人在旅途,李白难免望月思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 ,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 ,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 。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 ,故乡。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已愈花甲的李白流寓当涂,尽管身体和精神状况均已不如从前了 ,但仍放情纵饮, 旷达豪侠之气溢于言表: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醉看风落帽 ,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 ,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写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诗中 ,并给月亮起了几十种好听的恰如其分的名字,这是李白写月亮的特点之二,比如从形象色彩上写的:有明月、朗月、皎月 、素月、皓月、白月、弯月 、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的:有山月 、海月、云月、风月 、花月、沙月、青天月 、湖月、星月、水月 、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 、云外月等。如为了对历史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有汉月、晓月、寒月 、古时月等 。李白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 ,虽然各种景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月亮。在他看来,每个地方风景、人情不同 ,月亮也随之不同,所以出现了:天门月、金陵月 、秦地月、竹溪月、西楼月 、三江月、芦洲月、五溪月 、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瑶台月 、秦楼月、峨眉月、沦岛月 、淮月、楚关月、秋浦月 、西江月、边城月、碧山月 、后湖月等等。此外,还有像孤月、新月、浮月 、好月、高月、归月、禅月 、席月、万里月…… 。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诗中 ,就使用过四十五次之多,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 ,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 ,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 、呼月、邀月、问月 、醉月、赏月、弄月 、梦月 ,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 。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渌水曲」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 ,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行行游且猎篇」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 。
胡马秋肥宜白草 ,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
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 ,
白首下帷复何益。
「飞龙引二首」李白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
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 ,
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 ,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 ,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
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豫章行」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 ,西讨何时还 。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 ,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 ,为君扫凶顽 。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 ,三军鬓成斑 。
秋思」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 ,白露凋华滋。
捣衣篇」李白
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
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 ,狂夫犹戍交河北 。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君边云拥青丝骑,
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 ,谁能揽镜看愁发 。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长,
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 ,半拂琼筵苏合香 。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有便凭将金剪刀,
为君留下相思枕。摘尽庭兰不见君 ,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
望月怀远
1.描写月光的好词好句
弯弯地挂在天空。
月亮斜挂在天空。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清风明月本无价,低头思故乡。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上柳梢头 ,露似珍珠月似弓,人约黄昏后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 ,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广泽生明月,西北望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会挽雕弓如满月 ,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张弓。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 ,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万里长征人未还,曾照彩云归.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csc 。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月黑雁飞高:pagelist]}新月如佳人,她那银盘似的脸。
明月几时有,出海初弄色.
圆月渐渐升高 ,曾照彩云归,近山遥水皆有情 。
弓如满月,射天狼,笑盈盈的 ,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 ,山月照弹琴。
春江潮水连海平,苍山夹乱流,海上明月共潮生 。
当时明月在 ,西北望射天狼。{[csc:pagelist]}江湖风拂我,明月照我还。
老海上生明月,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松风吹解带。
秦时明月汉时关 ,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单于夜遁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可怜九月初三夜。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春江潮水连海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当时明月在,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惟见新月吐蛾眉。
不见乡书传雁足 ,天涯共此时,海上明月共潮生
2.收集有关星空月色的好词佳句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名月 ”,“黄金白发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温庭筠“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怀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杜甫“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青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3.关于月亮好词好句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 ,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 ,眨巴着眼睛。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 ,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 ,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 ,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 ,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一轮杏**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 ,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 ,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 ,留下温和的笑容 。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 ,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 ,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 ,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 ,抛在天边 。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 ,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 ,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 ,漾着碧辉 。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 ,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 ,闪着银色的清辉。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儿下边 ,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 ,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 ,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月亮升上来了 ,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 ,美妙极了。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 ,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 ,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 ,从窗口垂落下来。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 ,显得格外皎洁。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 ,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4.关于月亮的好词好句好段?fr=qrl&cid=197&index=2
这里有好句好段。
好句~
?fr=qrl&cid=197&index=3&fr2=query
好段
好词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 ,满月如镜,淡月笼纱,月上柳梢 , 阴晴圆缺 ,月色朦胧 ,月色撩人 ,月朗星稀 ,一轮新月 ,月光如洗 ,皓月当空, 众星捧月, 明月入怀 ,流星赶月 ,九天揽月, 皓月千里 ,风花雪月 ,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成年累月 月露风云月旦春秋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清风明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水中捉月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日月如梭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吟风咏月
希望帮到你
5.描写中秋月亮的好词佳句中秋的月亮 在夕阳西下的地方 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 跨过古老的传说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 一颗祈祷的心 在游子的心中升起 大地的梦境 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 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 将漂泊的心 圆在中秋之夜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 ,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陪伴美丽的嫦娥 漫游仙宫田园美景 天国牧歌令人神往 天宫殷勤的玉兔 捣制良药 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 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 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 年年岁岁如水月光 春风满面幸福安祥 迢迢银河遥远天堂 绚丽彩虹金桥飞架 牛郎织女 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 天上宫阙 莺歌燕舞金壁辉煌 神仙美景人心欢畅 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 但愿人们好运长久 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 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 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 银色的月光 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 明净的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 晶莹美丽的月亮 飘荡在九天之上 悠闲的轻舟 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 在茫茫的天际远航 皓 月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 ,心上的人 。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 ,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6.描写夜色的好词好句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齐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 ,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 ,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其他名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白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声推月上 ,浪花如雪寺门前(郑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一夜梦游千里月 ,五更霜落万家钟(濮淙《闻梁蘧玉己寓京口》)
7.十五夜望月 扩写400字 一定要多用好词好句 多多益善 好的话还会追加自己理解吧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 。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 。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 ,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 ,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 。层次井然,有动有静 ,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 ,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
在民俗中 ,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 。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目飞明镜 ,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 ,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诗原题“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颖的 。在诗题下又注云:“时会琴客 ”,说明佳节良友相聚 ,并非独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 ,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步出厅堂来到庭院 。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 ,象是纸上的水墨画 。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 。在桂花诸品中 ,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 。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 ,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 。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 ,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 ,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曾写到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写望月思人之情 ,溢于言表。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 ,人人所思也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 ”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 ,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对比他用赋体写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诗,尤能显出它那以少胜多的特色 。
8.关于月亮好词好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李白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 4、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 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李煜 2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9.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
30.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31.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2.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3.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34.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5.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6.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7.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38.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 ,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9.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欲下星斗动 ,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40.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41.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3.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4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5.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 ,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 ,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 ,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 ,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46.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及注释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 ,有远在天涯的伊 。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 ,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 ,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
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 ,写尽无眠。
赏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 ,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 ,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 ,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 ,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 ,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意境雄浑豁达 。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 ,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
译文:
一轮皎洁的明月,
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 ,
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
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
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 ,
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
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
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
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
赏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 ,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 ,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 ,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 ,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 ,情感真挚 。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 ,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意境雄浑豁达。
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注释
⑴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 ,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⑵遥夜:长夜。竟夕:终宵,即一夜
⑶怜:爱 。滋:生。
⑷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 ,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 ,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 ,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 ,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 ,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 ,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 ,余甘无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诗题《望月怀远》 ,全诗以“望” 、“怀 ”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 ,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 。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赏析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 ,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 。构思奇巧 ,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 ”字,极为生动 ,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 ”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 。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 ,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 ,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一声“怨长夜 ” ,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 ,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 ,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 ,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 ”,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 ,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 ,顿挫有致 。句中的“怜”和“觉 ”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 ,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 ,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 。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 ,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 ,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及注释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 ,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 ,家业空空;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 ,失散途中 。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 ,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1 、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
2 、关内:关内道 ,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3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4、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
5 、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6、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 ,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7、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
8 、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9、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 。荒,一作饥。
10、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 ,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
11、羁旅:漂泊流浪。
12 、寥落:荒芜零落。
13、干戈:古代两种兵器 ,此代指战争 。
14、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自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15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 ,皆如孤雁离群。
16、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
17、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 ,秋天。
18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19、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 ,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 。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 ,接着中、光 、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 。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 。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 ,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 ,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 ,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 、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 ,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 ,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 ,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 ,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 ,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 ,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 ,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 ,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 ,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 。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伤感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 。
关于“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lan/202507-924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月重良(关于望月重良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