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南唐重文,因为先主李升、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都有文艺情结 ,三个人的文学造诣一个比一个高。
南唐最主要的词人是“一冯二李”,“二李”指李璟和李煜父子俩,“一冯”指的就是冯延巳。
因为有文才 ,且相当有文才,冯延巳才有机会接近皇上,最终成为南唐的一位重臣。
冯延巳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出生于扬州 ,其父冯令頵(jūn)曾侍奉过南唐烈祖李升,还曾在地方和朝廷担任过重要官职,所以冯延巳是个标准的官二代 。
年少时 ,冯延巳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一面:精于文辞,能言善辩。到了二十八岁那一年,他通过父亲的关系 ,面见了李升。李升对冯延巳的风度和才识非常欣赏,很快就授予他秘书郎一职,并让他与李璟交往,顺便当当李璟的文学老师 。
李璟和冯延巳有着相同的文艺志趣 ,所以两人相处融洽,关系非常亲密。
得益于和李家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冯延巳开始走上了一路顺畅的升官之路。
三十四岁 ,冯延巳和弟弟冯延鲁一起供职于李升的元帅府;三十五岁,在李璟的吴王元帅府中担任掌书记;四十岁,以驾部郎中的身份为李璟齐王元帅府掌书记;四十一岁 ,官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四十二岁,升为翰林学士承旨 ,坐上了翰林院的头把交椅;四十四岁,以中书侍郎与宋齐丘、李建勋同拜平章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
可是 ,到了宰相位上,冯延巳的仕途就不是那么顺了——
南唐元宗保大五年(947年)三月,枢密使陈觉等人在讨伐闵国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兵败,冯延巳上表给李璟 ,替陈觉和参与作战的弟弟冯延鲁说情,结果遭到御史中丞姜文蔚的弹劾而被罢相,降为太子少傅。
保大十年(952年)十一月 ,刚复相几个月的冯延巳,又因在伐楚之战中兵败失地而主动辞相,一年后方复相。
保大十五年(957年) ,因北方的后周军队大举来犯,导致南唐尽失江北之地,冯延巳第三次被罢相 。
后周显德五年 ,因李璟被迫去帝号而改称国主,并按周世宗要求“贬损仪制 ”,复相不久的冯延巳再被罢相 ,成为太子少傅。两年后,冯延巳便病故了。
虽然冯延巳的确有才华,但他在别人的眼里,终究是靠与皇家的特殊关系才上位的 ,所以当他入朝为官并迅速做到显位,朝中很多官员是很不服气的 。并且当时的南唐政权也存在着明显的朋党之争,冯延巳和冯延鲁兄弟属宋齐丘为首的一党 ,他们与孙晟为首的另一党一直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所以,冯延巳的在官场上过得得并不舒心。
但有李璟这个大后台 ,所以其他朝臣还是不能拿他怎么样的。
似乎有诗词作媒介,冯延巳与李璟总能愉快地相处。
李璟写的最好的词,应该是这首《摊破浣溪沙》了:
而冯延巳知名度最高的词 ,无疑是那首《谒金门》了:
两首词都是写思人的,一个是“秋思”,一个是“春思” ,都是因景生情 。
据说,冯延巳为相时,有次和李璟一起谈诗论词,谈到冯延巳的《谒金门》 ,李璟就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关你什么事)? ”冯延巳便立即回应:“我的这句不如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啊!”李璟听了冯延巳的话后,感觉很受用。
冯延巳写词的水平当然要比李璟要高些 ,但李璟是皇上啊,皇上的水平能低吗?所以冯延巳就只有吹捧的份儿了。
冯延巳的词集叫《阳春集》,可是当你翻阅集子中的词作 ,却几乎感觉不到那种阳春里的暖意,反而会感觉到一种透心的寒,试看下面的词句:
是不是每句都带“寒”字?环境是寒的 ,词中表达的心情也不是快乐舒畅的 。据研究者统计,在冯延巳的一百一十首词中,表达感伤仇怨情绪的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其中“愁 ”、“泪”、“恨” 、“惆怅 ”等词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词中的这些愁怨和惆怅,要么是冯延巳代贵妇或宫女们抒情,要么就是他内心情绪的表露。强邻压境,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宫廷斗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情势下,一个敏感的词人怎能无动于衷呢?
盛宴易散 ,忧愁无限,暮霭沉沉中,南唐这个短命的王国 ,在君臣的浓重愁绪中,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关于“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lan/202507-94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旧愁其二(关于旧愁其二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