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从枳术汤到枳术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枳术汤到枳术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有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 ,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方: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腹中软即当散也。」
病位在心下,病症为痞积如盘,病机为饮停气滞 。治疗以枳实苦泻消痞 ,降气破积为主,合以白术健脾化饮。
枳术丸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 ,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去穰)一两 。右同为极细末 ,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多用白汤下,无时。」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指出:「枳术丸:本仲景汤也,易老改丸。治老幼虚弱,食不消 ,脏腑耎。」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讲 ,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 。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 ,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可以肯定,枳术丸源于枳术汤 。但二方的主治已全然不同。仲景的枳术汤治饮、治气 、治积 ,而易老的枳术丸治虚、治食、治痞。
李东垣立论,从「论阴证阳证」开始,提出临证当明辨内伤 、外感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进一步接以「饮食劳倦论」,指出内伤病的发生是因于饮食、劳倦损伤胃气 ,阴火内生:「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 ,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 ,一胜则一负。」内伤病的治疗当以补中、升阳 、泻阴火为大法:「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药接以补中益气汤及「四时用药加减法」 。
补中益气汤为治疗内伤脾胃的代表方剂。
读《丹溪心法》,至「内伤五十三」,开篇即言「东垣内外伤辨甚详,世之病此者为多。」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附方」中附以两方:补中益气汤和枳术丸 。
内伤之下附以补中益气汤当在意料之中。而在补中益气汤之外 ,既没有选用清暑益气汤、升阳益气汤、沉香温胃丸,也没有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 、葛花解酲汤等方,而单单选用了枳术丸方。为什么?补中益气汤侧重于治疗劳倦内伤 ,枳术丸侧重于治疗饮食内伤。枳术丸与补中益气汤共同构建起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的方药体系 。
本文作者:赖敏莲中医师
很多人都有消化功能不良的经历, 进食以后胃里面饱胀感特别明显 ,如果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而是经常会出现。 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消化功能差了 。
平时老百姓也经常会泡泡山楂水,大麦茶,症状轻微的话 ,一般也有缓解 。可是, 对于长期消化不良的人来说 ,只吃消食的中药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 ,反而会削弱胃的生理功能。
众所周知,胃是受纳水谷的主要脏腑,胃里的食物,是在脾、肾、肝等其他脏腑的综合作用下来消化的。 脾气的运化 ,肾中阳气的温化,肝主疏泄分泌胆汁等等 ,都会影响到胃的功能 。
所以消化不良 ,除胃本身的病变以外,还应该考虑到肝脾肾脏腑功能是否失职。
01 脾的运化失常。
饮食不洁,饱餐或饥饿过度 ,劳倦伤脾,嗜食辛辣 、肥甘厚味等,均可以损伤脾胃 , 使饮食积滞,壅堵中焦,气机阻塞 ,致使脾运失健,胃降失常而发病 。
当然这类病人还有 脾虚的其他表现 ,比如精神容易疲倦乏力,四肢手脚无力等。
02 肝的疏泄失常。
肝失疏泄或情志不遂 ,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而横乘脾土而成 。如此反复,脾与肝互为因果。
有些人在食用肉食以后 ,消化不良的情况明显加重。这是因为,肝之余气形成胆汁,肝气顺畅 ,则分泌胆汁正常有序; 肝的疏泄失职,则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
因此这类患者 常表现为 肝区不适,厌油腻 ,两胁胀痛等 。
03 肾阳的温煦失常。
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它为脾胃提供“火 ”的源动力,肾阳充足 ,则脾胃的功能一般良好。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也就正常 。 肾阳不足,则胃消化的原动力不足,没有正常的食欲 ,患者经常有可吃可不吃的感觉 ,而且自觉胃里发凉。
综上, 脾气虚弱是发病的基础,肝气郁滞是发病的条件 ,而胃失和降则是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诸症的原因。
中医药治疗消化功能差,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 。 下面介绍几张常用的方剂和两种外治法。
01 香砂六君丸
药物组成: 木香、砂仁、党参 、白术、茯苓、甘草 、陈皮、半夏。
主治功能: 益气健脾,和胃 ,燥湿化痰 。主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 ,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痰等症。
是一张常用的方剂 ,我也常将它作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方。
02 枳术丸(二味枳术丸)
药物组成: 枳实(炒)、白术(炒) 。
主治功能: 简单的两味药,可却能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消化不良。
枳术丸是健脾消食的基本方。在临床上 ,它对老年体弱和小儿的消化不良尤为适宜。
用枳术丸配合消导剂治疗消化不良的食积证, 对不思饮食 、脘腹胀满且痛、呕吐、大便干燥等症状能迅速缓解 。也是一张基础方,可广泛加减运用于胃肠疾病。
03 保和丸
这张由朱丹溪创的消食剂非常有名。
药物组成: 山楂(焦)、六神曲(炒) 、半夏(制)、茯苓、陈皮 、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
主治功能: 消食 ,导滞,和胃。主要治疗食积停滞,消化不良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值得一提的是 ,体虚无积滞者不宜服用,孕妇慎用 。
04 厚朴温中汤
药物组成: 厚朴 、 陈皮 、茯苓、 草豆蔻 、甘草、 木香、 干姜。
主治功能: 温中理气,燥湿除满。主治脾胃虚寒 ,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脾胃着寒停食 。
05 艾灸
患者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 ,选 天枢 、关元、脾俞、中脘、三阴交 、足三里 等穴及附近寻找热敏化点。
手持调控点燃的艾条,在距离选定部位皮肤表面3厘米左右高度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 ,继以雀啄灸2分钟加强热敏化,循经往返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 ,开通经络。
如果没有专业医师做治疗,患者也可以自行在家用艾灸(谨防烫伤),作为内服中药的补充 。
06 穴位敷贴
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
中药穴位敷贴法属中药外治法 ,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 ,将健脾和胃、行气消胀的药物贴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通过发挥经络穴位效应,作用于人体。
当然,临床上每个医生的用药习惯和经验不同 ,肯定有自己偏好的治疗方法,只要是行之有效的,都可以借鉴学习 ,加以运用。
另外,有胃肠疾患的患者,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也必须小心谨慎 ,毕竟药物治疗在胃肠康复中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去爱惜 。
我们提倡,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消化功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法;加强 体育 锻炼;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饮食方面: 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低脂肪饮食,宜摄入含蛋白质或钙质较多的食物 ,如乳类、乳制品 、瘦肉类、鱼虾、鸡蛋黄 、咸鸡蛋、松花蛋、豆类等。忌烟戒酒 。少食刺激性食物 、生冷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土豆 、红薯和酸性食物。
赖敏莲
中医内科 中医妇科 消化内科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师承江西名中医项凤梅博士,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脾胃肝胆科和妇科方面传承了纯正中医的学术思想。擅长治疗咳嗽 ,胃炎,胃溃疡,腹泻 ,消化不良,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 ,功能性便秘,虚劳、失眠等症 。
平时喜欢阅读中医古籍和各名家用药经验,在字里行间体会中医的智慧 ,博采众方,回馈患者!
关于“?从枳术汤到枳术丸”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lan/202508-171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从枳术汤到枳术丸》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从枳术汤到枳术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枳术汤到枳术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金匮要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