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度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 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 ,"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 ,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 ,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 ,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 。辛渐:王昌龄的朋友。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②“寒雨 ”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 ,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 。寒雨: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 。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平明: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
③“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 ,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译诗]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 ”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 ,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 ,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 ,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 ,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构思新颖,委屈 、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 ,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 、滴漏等 。把“玉壶 ”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 ,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 ,别开生面。
《芙蓉楼送辛渐》大约作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即今南京市丞任,王昌龄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亲自送行至润州 ,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然后在此分别,并写下这首诗。在诗中 ,王昌龄借在江边送友人辛渐,不但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真挚情感,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如冰雪的操守。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诗的构思新颖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赏析
起首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人从送友人前一夜写起。“寒雨连江夜入吴”中一个“寒 ”字,不但点明深秋的季节 ,而且表明友人离别夜雨连绵 。“平明”即指天亮的时候,即第二天清晨。其意思是说,江南深秋的夜晚 ,寒风带着绵绵秋雨来到了吴地,秋雨与江水相连;清晨,我送朋友辛渐 ,朋友远去了,在我的眼前只有孤独的楚山。
从这两句的写法来看,首先,诗人以水喻情 ,绵绵的夜雨为送友人营造了忧愁的环境 。“江水”喻指与朋友的情感如同流水一样不绝。这里,诗人形象地表明了自己与朋友辛渐的情感的真挚与深厚。诗人借助于“流水 ”而“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是常用表现方式 ,也是“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
其次,诗人运用了移情的手法 。朋友远去,自己感到孤独 ,见到“楚山 ”,也觉得楚山和自己一样,感觉楚山的孤独。诗人不直接写自己的孤独而写“楚山”的孤独 ,突出了自己的孤独。山本无情而人有情,无情者感到孤独,当然有情的人就更加孤独 。这里。诗人借物抒情 ,不但表明自己与辛渐的友情之深,而且更表现出友人远去后自己的孤独之情。
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亲友 ”当指王昌龄的亲友。“相”这里是指王昌龄的亲友一方对辛渐的询问行为。“冰心在玉壶”出自六朝时期鲍照的《代白头吟》中,常用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现在的情况,你可以告诉他们,我就如同一片冰心放在晶莹的玉壶中一样。
从写作方法来看 ,倒装手法的运用。这两句在全诗中的位置,按照常规逻辑顺序,应该放在开始 ,是辛渐临走时诗人对他交付一件事,也就是向自己的亲人报平安 。接着再写辛渐的离去,出现“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景象。然而 ,诗人却放在后面来写。这样,不但更好地突出诗人的情感意蕴,而且增强诗歌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 ,并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关于“芙蓉楼送辛渐全诗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lan/202508-173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芙 蓉 楼 送 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