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

网上有关“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构造体系...

网上有关“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一)构造体系的定义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概论》中指出:

“在由各种岩层、岩体(包括矿床 、矿脉及其他形状的矿体)组成的地壳各部分中,每一项构造形迹,必定有和它不可分离的伴侣 。换句话说,一切构造形迹都是成群发生的。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他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往往各别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与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著的地块,它们和围绕它们的或半围绕它们的构造带,形成一个整体,构成统一的构造体系 。简单扼要地说,构造体系是许多不同形态 、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

(引自《地质力学概论(第二版)》[3],第18页,第2段)

(二)构造体系研究和鉴别的三个步骤

李四光在论述“关于地质构造的三重基本概念 ”中指出[6]:

“概括地说,地质构造体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必须从广泛的实地观察和地史学上考虑,就同一时代发生而且经常互相伴随的各项结构要素加以研究:鉴别它们的类型、确定它们排列的方位 、分析它们相互关系和它们与形成它们的岩石力学性质的联系,特别注意到性质不同的岩石对同一种动力作用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形的反应。

“其次,需要从作为研究对象的地块,特别是活动地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详细勘测其中一切主要结构要素排列的方位,确定它们各自的级次、世序和相互配合的方式或相互抵触的情况,从力学的观点来做组合的分析,肯定同一组的结构要素,彼此确有成生的或有机的联系,而把不同源的结构要素明确地分开,以期确切地辨识局部曾经发生过运动的回次和每次所遭受的变形特征 。

“最后,在确定了多数地点不同时期所遭受的各种变形的基础上,综合各个不同地点同一时期所产生的各套结构要素,是比较容易的。但必须注意,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同一系统的结构要素,必定是同一时期产生的,可是同一时期产生的结构要素,却不一定属于同一系统。只有在实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追索每一主要构造线的延展,或每一类型主要结构要素的开展,加以从力学的观点确立了它们的关系,包括鉴别了它们的级次和世序之后,才能有系统地扩大构造成分组合分析的范围,划分各个自立的而又相互联系的褶带和台地或盾地的境域,明确它们排列和配合的方式,从而提供建立一个构造体系的拟议 。必须经过广泛观察之后,证实了同样褶带或台地(或有或无)的排列和配合方式,也就是一个拟议的构造体系所呈现的某些特征,换言之,某些构造的规律性,能够普遍地适用的时候,才能有效地建立一个一定型式的构造体系。”

(引自《地质力学方法》[6],第23页,2~4段全文)

(三)地质力学的方法与七个步骤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概论》[3]中,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到下列七个步骤:

(1)鉴定每一种构造形迹或构造单元(在地质力学上称为结构要素)的力学性质。

(2)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断裂面力学性质可能转变的过程 。

(3)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

(4)划分巨型构造带,鉴定构造型式(表3-5)。

(5)分析联合和复合的构造体系 。

(6)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和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中应力活动方式 。

(7)模型试验。

表3-5 《地质力学概论》与《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稿)》中构造体系对比表

(四)构造体系的类型与认识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概论》中指出,构造体系的类型很多,直到现在,我们所认识的还有限,它们的组成形式,一般都相当复杂,只有通过长期的细致的实地工作实践,才能逐渐扩大我们对构造体系认识的范围,才能逐步加深我们对每一种构造体系的认识。

(1)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将上述构造体系划定为以结构要素(构造形迹)为基本单元组成的构造体系,关键是确定它们群体分布的伴侣关系,厘定它们的成生联系,从力学性质确定其组成固定的构造型式,并考虑岩石力学性质对构造形迹的影响和变化,研究构造型式内部应力活动的规律,并以模拟实验证实,最后确定它们所属的各种构造体系,通过复合、联合分辨不同的构造体系及其组成成分,即构造形迹组成的构造体系,简称构造形迹构造体系[3,4] 。

(2)我们在对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系列的研究和实践中,将我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分为4类12种(见表3-1,表3-2),它们分别都是现今地壳运动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并成为现今地壳运动的一个整体,彼此具有成生联系和伴侣关系,因此认为它们可能属于一个新类型的构造体系,简称内动力地质灾害构造体系。下面对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

关于构造地震的动力来源

在地壳演化过程中,构造动力(以地应力为主导 ,包括压力 、热应力)的活动导致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即形变、相变与化学元素的迁移聚散,形成以一定形式展布的构造岩相带 。这种构造岩相带往往由构造变形带及其相伴的岩浆岩带、变质带及矿床所组成 ,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刘迅,1998)。岩石圈的应力集中带不仅决定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的产状,同时也影响到岩石形成过程的本身 ,从而控制着某些特定类型的岩石组合的产生。岩石内部颗粒与颗粒之间及分子和原子的形成以及存在于地壳中的多种矿产,都明显地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深入探索地壳中应力活动的特征和规律,不但能推断岩石构造变形 ,了解地壳运动的特征 、程式,进而追索地壳运动的力源,而且对探讨地壳各部分矿产的富集和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构造动力作用下的岩石矿物形变、相变与元素聚散领域的研究 ,是动态成矿理论的基础 ,是把构造应力场的活动与物质成分迁移聚散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是把构造应力场及与其紧密相关的构造活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热动力构造—物理化学系统加以综合研究。这样对深化成矿构造形式的厘定,分析矿床形成机制 ,查明矿产分布规律,对预测和寻找隐伏矿体,优选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地质构造的相关理论

通常所说的地震 ,多指构造地震。引发地震的动力来源问题,实际上也是岩石圈运动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这是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此有多种解释 ,且长期存在争议 。其中地幔热物质对流说(简称地幔对流说)和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说为地学界多数人士所认同 。

1.地幔对流说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为解释大陆漂移假说的力源问题,霍姆斯(A.Holmes)就提出了地幔对流的假说。他认为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就是地幔的热对流:当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巨大的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 ,大陆就会从这里裂开,海洋也就借此扩张了。

根据地幔对流的观点,上地幔软流圈中的物质呈塑性状态 ,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下 ,就会发生缓慢流动 。地幔下部的物质受高温地核加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质量变轻。上升后,在岩石层底部水平运动,热量逐渐散失 ,冷却后变重下沉,由此造成了地幔物质的循环运动。热物质上升后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必然会拖曳上部刚性岩石层随之一起运动 。这样 ,一些地区的地球表面就会发生挤压或拉张,形成褶皱或断裂,这就是地震发生的动力之一。

地幔内部温度升高的原因 ,一是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巨大热能;二是重力分异作用,地幔中重的物质向地心集中,地核生长 ,释放出来的重力能转化为热能。

由于地幔对流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连续的 ,从而引起构造运动活跃期与平静期的间隔出现,相应地也导致地震活动具有这一规律 。

2.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说

用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观点解释地壳运动的动力也得到地学界不少学者的支持,特别是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 ,认为地壳中的褶皱、断裂等各种构造形迹均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各种构造体系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得出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的结论。

地球自转时产生巨大的离心力,离心力的垂直分力与地球重力相抵消,其水平分力则驱使南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表层物质向赤道方向运移 ,所以地球呈椭球形状 。

当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时,物质向赤道方向运移;自转角速度减小时,物质向两极方向运移。致使产生南北向的构造力 ,形成纬向构造。

另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同时,还产生一种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惯性力 ,就像汽车变速时乘客会前仰后合一样 ,引起东西向的水平挤压或拉张,形成经向构造 。

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缘何变化,个中原因复杂 ,影响因素颇多,但不外乎地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属于前者的,像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质量分布的变化 ,必然使自转角速度改变。重物质向地心相对集中时,会使旋转速度加快。反之,速度则会减慢 。另外 ,一次强烈的地震或大量的岩浆喷发都能引起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改变。由外界影响引起地球自转角速度改变的有日 、月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和大气的流动等。

应当指出,上述用以解释地震动力来源的两种学说亦不是完美无缺的,仍有一些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特提斯构造带的丁字接合处 ,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构造特征。“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地质力学 ”、“多旋回构造” 、“地洼说”和“断块构造说 ”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总结,被称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张伯声教授创立的一种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理论学说 。这一学说的思想萌芽于1959年。当时主要阐明的问题是 ,相邻二地块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都以它们之间的活动带为支点带 ,互作天平式摆动,并相应地引起支点带本身与之同时做激烈的波状运动。1963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个地壳是由不同级别的激烈运动的活动带与不同级别的相对稳定的地壳块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级套一级的镶嵌构造 。并把相邻二地块的天平式摆动在空间上扩大范围来统一考虑 ,引伸出地块波浪的概念。自此以后,经过张伯声教授等不断地研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 ,成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波浪状镶嵌构造有别于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提起过的地壳的镶嵌构造 。他们只是认为地壳的某些部分像一层“巨大的角砾”,杂乱无章地镶嵌在一起 。而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则认为地壳的镶嵌是有规律的,其空间展布、运动变化都好像是几个系统的波浪的相互交织。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在理论兼收并蓄了“脉动说 ”的合理部分 ,从地球自身的运动探讨了波浪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赋于“地球四面体理论”以新的含义。它指出,由于地球以收缩为主的脉动 ,使地表产生四个地壳波浪系统 。它们各自不停的传播及相互交织,形成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网。地球由于脉动所派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又加剧或减弱了一些方向的地壳波浪 ,并可在上述波浪镶嵌构造网上叠加一些其他构造形象。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就是地球以收缩为主要趋势的脉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转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综合效应 。

该学说以地壳波浪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蚕行式 、蛇行式和蠕行式)来形象地说明地壳各大小块体的运动是以水平方向传递为主,但“漂而不远,移而不乱”。它有别于“板块构造说 ”所认为的地壳几大板块在地幔上作远距离漂移的看法。而且波浪状镶嵌构造是由于不同系统的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交织而成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级级相套的地壳块体的镶嵌构造 。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又称东西向构造体系 ,或称东西复杂构造带。在大陆壳上突出的表现为横亘东西的隆起山岭,往往出现在一定纬度上,它的规模很大 ,是具有全球意义的。

它主要是受南北向挤压力而产生的 。它的主体是由东西走向的。

褶皱或压性断裂构成的,同时还有与它垂直的张性断裂和与它斜交的两组扭性断裂。这一系列东西复杂构造体系,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发展过程 ,也不一定具有同样的综合形态,但却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构造体系以及组成它的主要褶皱和断裂 ,大致都是东西走向的 。在中纬度地区比较集中,它在大陆上断续延伸长达几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存在的踪迹 。它的发展历史很长 ,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地壳运动 ,一般常伴随有东西走向的岩浆岩带分布。所以对各种矿产的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从中国大地构造轮廓来看,有三条明显呈东西向的山脉,形成三条横亘东西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由北往南是: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和南岭构造带。

经向构造体系

经向构造体系是一些走向南北的强烈构造带 ,又称南北向构造体系。其规模不等,性质也不尽相同 。它主要由走向南北的褶皱和压性断裂以及伴生的张性、扭性断裂构成。在中国最为显著的南北向构造带出现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部,其中以大雪山—戛贡山为主体 ,称为川滇南北向构造带。该带在地理上称为横断山脉 。自西向东并列有高黎贡山 、怒山和大雪山,由一系列强烈褶皱和规模巨大的冲断层组成。在中国境内的其它地方,还有一些不太强烈的经向构造体系。在北方如贺兰山区南北走向的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形脊柱相复合;在南方 ,四川东南至贵州中部,有川黔南北向褶皱群出现 。此外,还有一些经向构造体系 ,有的是呈零星分布,有的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相复合。

扭动构造体系

上述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体系,反应了经向或纬向的水平挤压或引张作用 ,都是具有全球性的构造体系 ,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但是,由于地壳组成的物质的不均一性,而使沿着纬向或经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化 ,导致局部地壳发生扭动,便形成各种扭动形式的构造体系 。

扭动构造体系的形式很多,根据作用力方式不同 ,可分为直线扭动和曲线扭动,前者一般称为扭动构造,如“多”字型、“山 ”字型构造;后者一般称为旋扭构造或旋卷构造 ,如帚状构造等 。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前面所说的东西向或南北向水平应力,是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 ,地球自转速度改变时所引起的离心力(一种是南北向的,一种是东西向的)产生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自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就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切应力 ,使地壳产生运动 。切应力在赤道上为最大(因为地球转速最大) ,两极为最小(地球转速等于0),因此在赤道附近出现巨型张裂、扭裂以及大的旋卷构造。

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刚体,当自转角速度变快时 ,它的扁度就要变大,地球表层—地壳物质就向赤道拥挤,中纬度地带受挤压最强 ,于是就出现大规模的纬向(横向)构造带。同时,在纬向切应力方面,当自转加速度变快时 ,就使地壳中的结合不牢固的部分物质,因跟不上转速加快的步伐而掉队,犹如车速急增时 ,乘客后仰一样 。这就使部分地壳相对地向西滑动,如美洲大陆相对于欧非大陆落后,便在它们之间出现了大西洋;美洲大陆西缘遇着太平洋底硅镁层的阻挡 ,形成南北向的巨大挤压带—纵向大山脉 ,伴生的山字型弧顶也向西凸出。

“多旋回构造运动 ”学说

“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即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理论,是黄汲清教授于一九四五年提出来的。该学说是在地槽发展单旋回观点上的进一步发展 。所谓单旋回 ,是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提出来的地槽褶皱带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地槽发展初期以下沉为主,有大量蛇绿岩出现;以后地槽型沉积褶皱成山 ,与此同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随后有安山岩喷发和各种小侵入体;最后褶皱带遭受剥蚀,地槽转化为地台 ,并有玄武岩喷溢。这就是有名的地槽发展单旋回的基本观点 。

该学说认为,板块运动说与多旋回构造运动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 ,互相结合。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过程中,把这两种学说密切结合起来,是地质工作者的长期任务。

“断块构造”学说

断块构造学说 ,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等 ,继承与发展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思想,吸取了“地槽地台说 ” 、“板块说”等的合理部分,在分析与综合中国及世界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断块说在研究方法上 ,强调运用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球的构造形成与形变进行辨证分析,将构造旋回的划分与构造形成、形变过程联系起来 。认为地壳的形变 ,一般是从褶皱到断裂;但一经产生断裂,它便对以后的变形起决定性作用,即第一期的断裂控制第二期的褶皱 ,第二期的褶皱改造第一期的形变,也就是基底控制盖层,盖层改造基底 ,所以断块学说,侧重于研究断裂的形成与发展。该学说认为,地壳形变主要取决于力和介质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者都是不均一的 ,应力的集中与释放往往发生在介质的不均一处。由于受力方式 、边界条件以及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断裂常以不同型式组成“X”型 、“Y ”型等断裂体系,可表现为拉张、挤压、剪切 、剪切—挤压 ,以及层间滑动等不同活动方式 。按不同深度,断裂可划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四级。同样,被各种断裂网格所切割成的断块 ,也相应地划分为四级。随着深度及温度压力的增加,褶皱与断裂具分层性,这种分层性与地球各圈层之间 ,“软” 、“硬”层之间的层间滑动有关 。构造层划分要考虑形成与形变两个方面,从形成到形变是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旋回。每一个构造旋回的形成控制该旋回的形变,而前一构造旋回的形变又控制下一旋回的形成 ,所以基底断裂构造常可控制盖层的构造发育。在区域应力场的演化中,压、张、剪是同时存在的,一个地区挤压 ,相邻地区必然拉伸 ,反之亦然 。同样一个时期挤压,必然在另一时期拉张,反之亦然。挤压区常以水平运动为主 ,拉张区常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和垂直是一个运动的两种方式,何者为主 ,依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由于断块学说吸取了有关大地构造学说的优点,使许多疑难问题从理论上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普遍重视 ,并已在石油、铁矿 、地震地质、水文工程等项生产实践中收到一些实际效果 。

地洼学说简介

地洼学说是中南矿冶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陈国达院士所倡导的学说。该学说认为,自一八五九年以来,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 ,后来变为“稳定 ”区—地台区。一九五六年,陈氏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 ,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 ,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 ,是大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 。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 。地洼学说认为 ,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 ,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 、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 ”区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 ,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动 、定转化递进律” 。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运动,叫散聚交替说 ,它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

该学说认为 ,地洼阶段是一个重要成矿期,其特点是形成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汞 、氟、金刚石等也很重要。世界上80%的钨、85%以上的钼 、50%的锡、40%的铜产于中、新生代;金刚石以中生代为产出的高峰期 。

地洼盆地中也产生石油 、天然气、煤、油页岩 、石膏、盐,以及沉积铜、铀 、铁等矿。其矿床特点常以小面积内可以集中大储量著称。

该学说还认为 ,地洼区常可继承先成的构造单元的矿产,形成矿床叠加,其成矿作用又可将先成矿床改造富化 ,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先成地层中分散的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工业矿床 。

因此,在地洼区内矿产综合多样,且常见大而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由于地壳演化新阶段具有如此的成矿作用 ,因此引起国内外成矿学者的高度重视。有人把第三构造类型与板块构造并列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家发展的新学说 。

地球新论简介

地球新论是由江发世在2013年2月提出来的。

地质构造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形成及地球活动的过程 。所以,研究地质构造就需要研究地球的形成及地球活动 。为了研究 地磁的成因 、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成因,江氏将固体地球结构划分为:内球、液态层 、外球。为了研究地球起源 ,将固体地球结构由里向外划分为: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 、外过渡层、地壳。

大多数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 。地壳运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以下类型:

地 壳 运 动 分 类 表 序号 分类依据 地 壳 运 动 类 型 1 参照物 1、以黄道面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 2 运动方向 1 、 经(南北)向地壳运动;2、纬(东西)向地壳运动; 3 运动方式 1、水平地壳运动;2 、垂直地壳运动; 4 运动结果 1、折曲地壳运动;2、断裂地壳运动。 5 地质时代 1 、前寒武纪地壳运动;2 、古生代地壳运动; 6 地名+时代 1、阜平地壳运动;2、吕梁地壳运动;3 、晋宁地壳运动; 7 作用力来源 1、 内力地壳运动;2、外力地壳运动。 8 运动规模 1 、 全球性地壳运动;2、区域性地壳运动;3、局部地壳运动 。 9 成 因 1 、 地震地壳运动;2、火山地壳运动;3、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10 深 度 1 、地表地壳运动;2、浅层地壳运动;3、深层地壳运动。 11 力学性质 1 、压性张性扭性混合力学性质地壳运动。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的成因和特点是不同的 。所以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其成因和特点是不同。

关于“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7-8936.html

(20)

文章推荐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个人出书收费吗-

    网上有关“人民文学出版社个人出书收费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民文学出版社个人出书收费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人民文学出版社个人出书收费。个人出书的流程及费用,个人出书就要确定合作的出版公司,双方沟通。个人出书大多数是自费出

    2025年07月23日
    20
  • 垢的形近字

    网上有关“垢的形近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垢的形近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垢的形近字:诟、洉、逅。1、垢拼音:gòu释义:污秽;肮脏;脏东西;耻辱。组词:油垢、污垢、水垢、尘垢、蒙垢、泥垢。部首:土。笔顺笔画:横、竖、提、撇、撇

    2025年07月24日
    20
  • 光催化处理污水的应用

    网上有关“光催化处理污水的应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光催化处理污水的应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活性TiO2具有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质。随着世界工业化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利用光催化技术处理与降解污染物已经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利

    2025年07月25日
    20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器件分类

    网上有关“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器件分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器件分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光电子器件可分为体光电子器件、正反向结光电子器件、异质结和多结光电子器件。体光电子器件它是结构上最简单的一类光电子器件。半

    2025年07月28日
    20
  • 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机械零部件测绘

    网上有关“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机械零部件测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机械零部件测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本书是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标准件与常用件)测

    2025年07月29日
    19
  • 教程开挂辅助“微乐四川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微信小程序”其实确实有挂

    您好:微乐四川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微信小程序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

    2025年08月04日
    17
  • 辅助神器“中至跑得快免费挂真的假的”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辅助神器“中至跑得快免费挂真的假的”开挂(透视)辅助教程>亲,中至跑得快免费挂真的假的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

    2025年08月04日
    18
  • 开挂辅助工具“微信跑得快怎么能赢”(原来确实是有挂)

    开挂辅助工具“微信跑得快怎么能赢”(原来确实是有挂)>>>您好:微信跑得快怎么能赢,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微信跑得快怎么能赢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微信跑得快怎么能赢这款游戏

    2025年08月05日
    15
  • 教程开挂辅助“微信小程序跑得快有挂吗”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亲,微信小程序跑得快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QQ群: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2025年08月05日
    12
  • 实测辅助”决战卡五星哪能买到挂”开挂详细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7日
    6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5日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构造体系的基本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构造体系...

    联系我们

    邮件:易佳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