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卫气营血代表温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 、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
1.卫分证
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 ,是温热病邪侵犯肺与皮毛所表现的证候。因肺能敷布卫气达于周身体表,外与皮毛相合,主一身之表,且肺位最高 ,与口鼻相通,因而卫分证候属表,病位浅 。临床表现为:发热 、微恶风寒、或伴有头痛、身疼、咽干 、咳嗽、苔白、脉浮等。据感邪气性质不同 ,或病人体质差异,卫分证又有多种证型:
(1)风热犯卫症见发热,恶寒 ,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 ,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症见发热,恶寒 ,无汗,头痛,身重 ,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 ,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3)湿热犯卫症见恶寒 ,身热不扬或午后热势加剧,头重如裹,肢体困重 ,胸脘痞闷,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
(4)燥热犯卫症见发热 ,微恶风寒,少汗,伴有皮肤及口鼻干燥 ,咽喉干疼,干咳少痰,舌红欠润 ,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5)风寒犯卫症见恶风恶寒,发热 ,鼻塞清涕,无汗,周身疼痛 ,头痛,口不渴,咳嗽,苔薄白 ,脉浮紧。
2.气分证
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多由卫分证转化而来,病位较深。其基本特征为:身体壮热 ,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不解 ,舌红,苔黄,脉数。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 ,证候类型亦较复杂,如邪热壅肺,多兼汗出口渴 ,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热扰胸膈,多兼心烦懊恼 ,坐卧不安;热在肺胃,多兼汗出,喘急 ,烦闷,渴甚,舌苔黄燥;若肠腑燥实 ,多见高热,午后尤甚,腹满疼痛拒按 ,大便秘结,甚则烦躁神昏谵语,苔黄厚 ,或焦燥起刺,脉沉实有力 。
3.营分证
为温热病邪内陷营阴的深重阶段,病位多在心与心包络。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特点。营热阴伤者 ,症见身热夜甚,口干而不甚渴饮,心烦不寐 ,甚则神昏谵语,或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脉象细数 。热闭心包者,症见身热灼手,时时昏谵 ,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 ,脉细数。营热阴伤多由气热伤津逐渐发展而成,热闭心包亦可由卫分直接传入而致。
4.血分证
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 。累及脏腑 ,以心 、肝、肾为主。其临床特点是: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 ,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脉细数。若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 ,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绛 ,脉弦数,为热盛引动肝风之象;若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 ,盗汗,心烦失眠,口干咽燥而饮水不多 ,手足心热及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为邪热久留血分,灼伤肝肾之阴所致;若见手足蠕动,或微有抽搐 ,时有惊跳,伴有低热,消瘦,面色浮红 ,精神萎顿,舌干红少津,脉虚数 ,为虚风内动之象。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
一、表证释义:
“表证”指的是疾病初期时所表现出的病症 。
表证多见于感冒 、流行性感冒及急性传染病,其症状恶寒、身痛、发热 、鼻塞、头痛、脉浮等。
引证:
汉·王充《论衡.骨相》:“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见命之表证 ,不见性之符验也。”
二 、表证特点:
1、表证是指六*疫疠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征候 。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一般起病急,病程短。
2、表证的病位在皮毛肌腠 ,病轻易治。
三 、表证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兼有鼻塞 、流涕、咳嗽、喷嚏 、咽喉痒痛等证 。
四、表证证候分析:
1、由于六*邪气客于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去温养肌表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 ,故见恶寒 。
2 、邪气郁滞经络,使气血流行不畅,致头身疼痛。
3、肺主皮毛 ,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肺,肺系皆受邪气 ,肺气失宣,故鼻塞 、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诸证常常并见 。
4、邪气在表,未伤及里 ,故舌苔可无变化,仍以薄白为主。
5 、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 ,故脉浮。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中医里说的症与证是不一样的。虽然从字面上两者看着很相似,读音也很相像,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意思与用处 。下面来看看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1症与证的区别:
“症 ” ,是指疾病的某一临床症状,是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觉不舒适、不正常的现象,如头痛、发热 、腹胀、泄泻等等。症状虽然往往可以反映疾病的本质 ,但单凭某一症状是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病和证的概念的 。
例如发热,它只是一个症状,并非是一个诊断 ,因此要想弄清它的原因。还须进一步检查分析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如为内伤发热是阴虚发热,还是气虚、血虚发热?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弄清病因病理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开方用药。
“证”,是指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 。它是各种致病因素即病邪与人体防御功能即正邪相互斗争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病理体征和主观症状的综合。判断准确的“证” ,常可反映出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正气的虚实。
如一患者面色萎黄 、消瘦,胃脘隐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 、纳差、便溏、舌淡 、苔白润、脉沉迟 ,通过四诊及辨证得知:本病的起病是饮食失节,脘腹受凉;病变部位在脾胃,病机是寒湿伤脾 ,脾失健运;疾病属性为寒,正邪双方对比正虚明显 。综合诊断是:“脾胃虚寒”证,从而制定出温补脾胃的治则。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2中医的症、证、病
什么是“症 ”?症 ,即症状,包括病状与体征两部分。病症就是病人的主观感觉,是病人前来就诊时自己所能感觉到的痛苦 ,如眼痛 、头痛、头晕、发热 、咳嗽等等,同时也是迫使病人来前看病的原因;而体征就是医生诊察出的客观表现,白睛红赤、黑睛混浊、舌红苔黄 ,脉数等 。
“证”,是指证候,这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即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也就是说当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而出现的一组症状群,如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上胞下垂 、目光无神,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 ,食欲不振,脉虚细无力等一组症状,中医辨证就认为属于气虚证。
“病” ,是指疾病,即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总过程 ,包括疾病的初期阶段、发展变化阶段和后期阶段,直到痊愈或死亡的全过程。病,就是指具体的疾病,如白睛溢血、圆翳内障 、云雾移睛、绿风内障等。
中医认为一种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 ,而不同的证候则是由不同的症状组成的,所以要依据证候来治疗疾病 。“辨证论治 ”,是指根据中医辨别疾病的证候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所谓“辨证” ,就是根据中医四诊(望、闻 、问、切)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概括和判断是属于何种证候。“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举例说明,云雾移睛(西医学称玻璃体病)就是病(注意这时用“病 ”字 ,是指疾病),是以眼前有黑影瓢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可根据其症状表现的不同而将云雾移睛分为不同的证候,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
如云雾移睛者表现为自觉眼前黑影飘动 ,数量较多,发展较快,视力下降,玻璃体内可见尘埃状、棉絮状混浊物 ,心烦胸闷,口苦口干,溲黄;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注意这时用“症”字,是指症状) ,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蒸证(注意这时用“证”字,是指证候),治疗宜采用“清热利湿 ”的方法治疗;
云雾移睛者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 ,干涩昏花,头昏耳鸣,口干口苦;舌红 ,少苔,脉细数。等症,为阴虚火旺证,宜采用“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云雾移睛者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 ,视物模糊,玻璃体混浊呈条索状或云团状,眼底无新鲜出血 ,或视力严重下降,眼底不能窥及,时日较久;舌质紫红或有瘀斑 ,脉弦或涩等症,为瘀血内停证,宜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因此 ,中医治疗疾病从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不同的证候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
中医的证和症简单区分3病 、症、证的区别和联系
1.“病 ” ,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在中医学中提到的病名很多,其命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面3种:
①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确定的,如白喉、麻疹 、消渴、咳嗽、带下 、经闭等;
②有一部分疾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 ,主症不固定,或者病情较复杂而主症不突出等,因而 ,也有按病因病理确定病名的,如湿温,秋燥、胸痹、虚劳 、痰饮、肺痿等;
③有少部分疾病 ,根据其病变部位而命名,如肺痈等。
2. “症”,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映 ,它反映着病邪的性质和生理机能的强弱 。如恶寒、发热 、头痛、恶心、气短、面色苍白 、苔腻、脉细等,都是症。在症状的表现上,从细小到显露 ,从表面到深层,可以鉴别发病的因素和生理病理的状况,可以随着症状的消失和增添,探知病邪的进退及其发展方向。
3.“证” ,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和体征等,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 、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如风寒表实证 ,其病因是“风寒”、病性属“实 ” 。病位在“表”;又如心阳虚血瘀证,其病位在“心”、病因病性是“阳虚 ”与“瘀血”。所以,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 ,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从上述“症” 、“证 ”、“病”的不同概念可以看出,‘病”与“证 ”的确立,都是以“症”为主要依据 。正是由于“病”与“证 ”的概念并不相同 ,所以,临床上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不同。
“病” 、“证 ”、“症”是疾病的3个基本层次,辨病论治强调始发病因和病理过程,是局部治疗以改善整体;辨证论治则强调机体的整体反应特性,是整体治疗以改善局部.辨病论治是治病以治人,辨证论治是治人以治病.而对症治疗则是对某些突出症状的单纯性治疗,可减轻患者病痛,并有利于对“病”和“证 ”的治疗。
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7-913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表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卫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