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 ,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 ,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在中原、华东战场,到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中原野战军辖7个步兵纵队15万人 ,中原军区部队20余万人;华东野战军辖15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36万人,华东军区部队30余万人 。
济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主力位于济南 、滕县之间 ,一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夏庄地区和江苏省宿迁地区休整,积极进行新的作战准备。中原野战军主力于10月下旬解放郑州、开封,另一部活动于豫南 、鄂北地区。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已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战役上的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 。
中原、华东解放区空前巩固。在国民党军方面,华中“剿总 ”白崇禧集团辖3个兵团 、3个绥区,共35万余人 ,主力分布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平汉铁路确山至汉口段和长江北岸宜昌至安庆段。
徐州“剿总”刘峙集团辖4个兵团、6个绥区,共60万人,主力集结于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商丘至海州段、津浦铁路徐州至蚌埠段 。这是国民党军兵力最多 、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战略集团。
辽沈战役结束后 ,蒋介石基于对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下一步极有可能在陇海路以南联合发起新攻势的判断,为避免徐州“剿总”刘峙集团重蹈东北卫立煌集团的覆辙,确定在徐蚌战场采取“备战退守 ”方针,一面向徐州、蚌埠间收缩兵力 ,准备应战。
一面从徐州撤退物资和非战斗人员,以备在形势不利时全军南撤淮河以南。11月6日蒋介石下达调整部署的命令:撤销第9(李延年)绥靖区,其所属第44军由海州西撤新安镇 ,归第7兵团指挥 。第7(黄百韬)兵团由新安镇撤至运河以西地区。
第3(冯治安)绥靖区由临城、枣庄向南退守韩庄 、台儿庄地区。第13(李弥)兵团由陇海铁路碾庄圩、炮车南移灵璧、泗县 。第1(周碞)绥靖区防守淮阴至扬州一线。第2(邱清泉)兵团由商丘东移砀山 、永城。
第4(刘汝明)绥靖区由商丘、马牧集南移固镇、蚌埠 。第16(孙元良)兵团由柳河移至蒙城。
徐州“剿总”直接指挥的4个军守备徐州 、蚌埠等城。华中“剿总”的第12(黄维)兵团改归国防部指挥,由确山东进阜阳、太和,准备参加徐蚌地区作战 。蒋介石声称:徐淮会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 ”。
人民网-淮海战役
关于杨靖宇将军背后的三位女性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乳名顺清)1905年2月13日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今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 ,1926年加入中国***,1927年领导确山农民暴动,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1929年赴东北 ,化名杨靖宇,创建和发展革命武装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共歼敌18万人,牵制70万日军不能进关 ,有力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今靖宇县)三道葳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英雄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英雄的背后一直有3位伟大的女性在默默无闻的付出 ,虽然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但她们对于杨靖宇幼年成长 、心灵的熏陶以及长大后毅然、决然的投身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
一、母亲张君深明大义育英才
杨靖宇5岁时 ,父亲马锡龄因常年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积劳成疾,离开人世 ,从此抚养儿女 、支撑门户的担子就全部落在杨靖宇母亲张君肩上。
杨靖宇的母亲张君,也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她心地善良 ,经常把本不充裕的饭菜送给南来北往的逃荒者,鼓励和支持杨靖宇帮助困难同学,替他们交学费;不攀权附贵,从不给地主老财送礼 ,虽然和所有农村妇女一样没读过几天书,却能讲很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尤其是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杨靖宇自幼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 ,接受了母亲的良好熏陶,母亲的优质品质像雨露,潜移默化 ,滋润着他的心田;母亲的智慧、胆量、美德之光似太阳,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尽管家境贫穷,张君还是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1913年,杨靖宇8岁时,全家节衣缩食送他到本村私塾(后改为信义小学)上学 ,从私塾到确山第一高小,再到后来考取开封河南省第一工业学校,杨靖宇艰辛求学路乃至后来参加革命都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导和大力支持。
1926年,杨靖宇从开封学校毕业后 ,回到李湾村,当时杨靖宇已经参加革命工作,很忙 ,一天到晚不着家,母亲听说儿子在外面宣传***,打土豪劣绅 ,很是担心,一天杨靖宇在外面开会回到家,母亲就问他:"尚德 ,你总是在外面跑,到底在干些什么呀?可别叫娘提心吊胆的担心你呀!"他对娘说:"娘,您听说还有这样的国家吗?在那里没有财主 ,也没有穷人,大家都过着平等自由的生活,没有谁欺负谁!我就是为实现这样的事去努力!"母亲相信儿子的话,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做坏事 ,只是叮嘱杨靖宇要小心,1928年3月的一个晚上,杨靖宇见过母亲最后一面 ,随后被党组织派往信阳工作,再也没回来过!
由于长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和折磨,又加上思念儿子 ,张君年龄不大竟然得了火蒙,1936年8月,在一次遭受毒打后 ,一病不起,临终前,张君拉着儿媳郭莲的手说:"你要把尚德的照片保存好 ,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等他爹回来!".
二 、妻子郭莲含辛茹苦盼夫归
1922年,17岁的杨靖宇还在确山县高小上学,按照当时农村的习俗 ,杨靖宇到了完婚的年龄,在媒人的介绍下,杨靖宇和汝南县水屯小郭庄郭莲结婚。郭莲美丽大方 ,勤劳贤淑,结婚后,因为杨靖宇还在上学 ,夫妻二人聚少离多,1923年考取开封河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后,夫妻二人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家里所有农活就落在婆媳身上 ,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但二人一想到杨靖宇在外面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心里感到还是很幸福的。
1927年杨靖宇的大儿子马崇云出生。1927年12月,王楼战斗失利后,杨靖宇受伤 ,敌人到处搜捕杨靖宇及其家属,郭莲不能回家,只好辗转到水屯郭庄及确山刘店等地躲避 ,为了不拖累杨靖宇去干解放天下受苦人的大事情,而不惜吃尽人间的苦,受尽人间的罪 ,这已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中国革命最大的贡献!
1928年3月23日(农历闰二月初二),张君带着郭莲母子流浪到古城东北大郭庄,在村外的一个秫杆棚里生下了一个女孩 。
3月27日 ,女儿出生5天后,一天夜晚,杨靖宇回到小郭庄看望母亲和妻子儿女 ,他母亲让他给孩子起个名字,杨靖宇思考了一会儿说:"革命处于低潮,自己参加革命,全家遭累 ,从怀孕到闺女降生,都是在东躲西藏中度过,要让下一代记住开创革命的艰辛 ,就给女儿起个有点纪念意义的名字,就叫个'躲'吧,你看怎么样?"母亲含泪点了一下头说:"中 ,就叫马躲吧。"天近黎明,杨靖宇又该出发了,杨靖宇挥泪告别母亲妻子。
又亲了一下熟睡的一双儿女 ,带着无尽的思念,匆匆走了 。他这次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先后到信阳、上海等地参加工作 ,后来又赴东北抗战,再也没有回来过。婆母去世后,郭莲独自一人挑起全部重担,带着儿女艰难度日 ,丈夫的那张照片,她将它细细缝在女儿的棉袄里,每当夜深人静时 ,她都思念杨靖宇,想象着一家幸福团聚的场景!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了,望眼欲穿的郭莲仍然没有丈夫的任何音讯 ,由于长期受迫害,加上思念杨靖宇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郭莲患上了重病 ,病重期间把儿子马崇云、儿媳方秀云以及女儿马躲叫到床前,叮嘱他们说:"小日本投降了,好好藏着恁爹的照片 ,将来红军打过来了,拿着照片找恁爹去!记住恁爹叫马尚德,乳名顺清。"农历九月十三日,郭莲去世 ,她哪里知道,日夜思念的丈夫早于5年前就去世了,牺牲在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中!
三 、女儿马躲命运坎坷 ,宣传父亲英雄事迹
1928年3月23日,马躲出生在古城东北大郭庄村外的秫杆棚里 。
5天后的一个夜晚,杨靖宇回来看望母女 ,并给女儿起名马躲,十七岁以后才起大名马锦云,马躲自小跟随奶奶 ,母亲和哥哥东躲西藏,受尽地主劣坤的压迫和旁人的冷漠白眼,家尽贫寒 ,受尽磨难,马躲从小很懂事,从不惹事生非,显示出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冷静和成熟 ,母亲把父亲的照片缝在她的棉袄里,她对谁都没有说过。
1945年,母亲郭莲被害后 ,敌人不甘心,还要迫害马躲兄妹,杨靖宇的四婶母和本村的好心邻居商量 ,不能看着敌人把革命的后代斩尽杀绝,要帮他们逃出去,结果就在县城北尚庄的的水湖芦泊给马躲找了一户张姓人家 ,送了童养媳。
1949年,淮海战役的炮声响彻黄河两岸,确山县城不时有解放军大部队经过 ,崇云和马躲兄妹二人听说这个消息后,天天相约来到确山县城的大街上,他们望着解放军的大队人马,不时跑上前去询问那些匆忙向南挺进的战士:"同志 ,你们部队里有俺爹吗?他的名字叫马尚德!".战士们对马尚德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兄妹二人感到非常失望。
等到1951年,东北调查组找到二人时 ,兄妹俩才知道父亲到东北后已经改名杨靖宇了,对于杨靖宇这个名字,兄妹俩早有耳闻 ,没想到杨靖宇就是自己的父亲,并且早在1940年就壮烈牺牲!
1953年,马躲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加开馆仪式 ,终于"见到"自己的父亲杨靖宇,那是装进一只玻璃瓶的父亲的头颅 。
1958年,马躲应邀参加了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
1980年2月23日 ,在靖宇县纪念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40周年念大会上,马躲第一次去父亲的殉国地祭奠。解放后,党的组织部门多次提出要给马躲安排工作,但都遭到拒绝 。她说:我没文化 ,不给政府添麻烦了,还是回家种地吧。
关于“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7-92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淮海战役一共打几天,死多少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