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 、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 、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 ,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 。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 ,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 、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 。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 ,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一书中 。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 ,即著名的"杜能环"。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 。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外 ,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 ,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 ,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则在1D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7-926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