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
8岁时为了减肥去体校
张湘祥出生于1983年7月,爷爷是革命烈士 。张爸爸回忆说,张湘祥走上举重的道路实属偶然。9岁那年暑假 ,当时在工厂从事电焊工作的母亲黄玉曼和做房屋装饰工作的父亲张雨和都没办法照看孩子,为了管住顽皮的他,黄玉曼便把湘祥带到了龙岩市少体校 ,交给了她的同学——当年少体校的校长林永乐,张妈妈最初是想让湘祥学习乒乓球。没想到,林永乐一看到壮实的湘祥就立刻摸摸他的手 ,捏捏肌肉,知道他是块练举重的好料,立刻打电话给体校里的举重教练朱日平 ,朱兴奋地骑着摩托车奔到学校“验货”。
9岁时张湘祥开始练举重
9岁的张湘祥开始练举重,当时他是龙岩市一个普通体校举重队乙组的孩子,相当于小学一年级 。最早的训练内容很基本 ,甚至包括给那些甲组的大孩子们拿衣服 、递水壶、拎鞋子。在被张湘祥等一众小孩子服务的甲组生中,就有石智勇。石智勇是雅典奥运会62公斤级举重比赛的冠军 。
一次意外让他无缘雅典
在朱日平教练手下训练一段时间后,六年级时,张湘祥被北京体育大学的举重教练谢勇看中 ,远走北京,开始新的举重生涯。1999年,张湘祥以业余队员的身份 ,参加全国举重冠军赛,获得56公斤级的冠军。如此出色的表现让他随后被选入国家举重队,成为队里最年轻的小将 ,在名帅陈文斌的指导下,全力备战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刚满17岁的湘祥勇夺男子举重56公斤级铜牌 ,成为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2002年,考虑到张湘祥身材偏高、体重偏重等相对56公斤级对他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总局决定让张湘祥改打62公斤级。然而 ,2003年张湘祥在一次训练中,腰部受伤被送去医院后,由于医生的疏忽,导致张湘祥伤情加重 ,并且很快失去了知觉 。这次严重的伤病几乎让他的举重生涯就此结束。虽然湘祥坚强地出现在雅典奥运会选拔赛赛场上,但在抓举比赛中三次试举无果,被无情地挡在通向雅典的大门外。
蛰伏四年 ,神童完美归来
接下来的三年里,这名举重天才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其间,张湘祥消极过 ,困惑过,但最终没有放弃。因为他割舍不下熟悉的杠铃,还有那沉甸甸的奥运梦想。
2007年 ,张湘祥回到了国家队,成绩慢慢恢复并提高。中国举重队男队总教练陈文斌对张湘祥赞叹不已:“张湘祥很不容易,他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是国家队前几位的 。”
2008年的全国举重冠军赛 ,在这场决定奥运资格的关键战役中,张湘祥爆发了,他从高手云集的62公斤级中脱颖而出,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回报。昨晚 ,昔日的“举重神童”张湘祥终于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
举重队内罕见的“硕士力士 ”还写得一手好字
张湘祥的.帅是大家公认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还是目前举重队里学历最高的。今年他已完成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全部课程 ,顺利地拿下了硕士学位,成为举重队内罕见的“硕士力士”。
张湘祥说:“读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妈妈曾吓唬我说,如果不好好学习 ,以后练不了举重了,回家连个看门的工作都找不到。”张妈妈对张湘祥在学习方面的要求非常具体,首先文凭要有 ,其次字也要写得漂亮,最后就是要掌握好英语。
张妈妈这样解释这些看似对运动员来说很苛刻的要求:“文凭是能有个起码的学历承认,而字如其人 ,人长得挺帅的,字写出来像猪扒一样多难看啊 。而如果字写得好,英语也会来几句,这个孩子就很OK了。 ”
这些要求虽然苛刻 ,但是聪明的张湘祥还是完成了母亲的心愿。他现在已经是研究生,并且写得一手好字,有时候他的妹妹用英文跟他在网上聊天 ,湘祥就用中文回复过去 。对于“祥祥”的未来,张爸爸说,希望他继续攻读 ,争取念到博士。
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详细资料友人知道吗?
林永平 林意旋 林可冬 林传东 林杰岭 林国宁 林希倚 林克星 林春搏 林金祥 林乐鑫 林景文 林俊兰
林传畅 林亦杰 林子红 林润逸 林向锦 林馨峰 林梓朗 林伟善 林顺斌 林宝如 林贤郗 林艺杰 林梓胜
林铁其 林宝鑫 林兴镭 林海明
我想知道张湘祥的详细资料
中文名: 张湘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福建龙岩
出生日期: 1983年7月16日
毕业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训练学专业
身高: 161cm
体重: 56kg
运动项目:
想打乒乓球 不料被举重教练相中
张湘祥走上举重的道路实属偶然。9岁那年暑假,当时在工厂从事电焊工作的母亲黄玉曼和做房屋装饰工作的父亲张雨和都没办法照看孩子,为了管住顽皮的他 ,黄玉曼便把湘祥带到了龙岩市少体校,交给了她的同学——当年少体校的校长林永乐,张妈妈最初是想让湘祥学习乒乓球。 没想到 ,林永乐一看到壮实的湘祥就立刻摸摸他的手,捏捏肌肉,知道他是块练举重的好料,立刻打电话给体校里的举重教练朱日平 ,朱日平兴奋地骑着摩托车奔到学校“验货” 。 张湘祥
“就练乒乓球,别的都不要,你看我们夫妻俩都不高 ,你们还想把我儿子拿去举重? ”黄玉曼当时生气地拉着儿子就走。可是这位培养出石智勇等举重名将的教练朱日平却不死心,面对张家父母的疑虑,朱日平拍着胸脯说 ,张湘祥绝对可以练出好成绩,于是死缠硬磨地把小湘祥拎到举重队去训练,成为了石智勇的师弟。
曾为女孩闹罢练
事实上能够走到最后的人 ,总有那么一点倔强性格,张湘祥也不例外 。有一次,他甚至因为女孩 ,打算背着铺盖回家了。 那年福州集训,正好当时中国台北队的队员也过来交流训练,因为人生地不熟,女孩子晚上出去逛街的时候 ,想找当地的男孩陪同前往。按照规定,集训时队员是不能外出的,其他队员都不敢去 ,就张湘祥比较调皮,翻门出去陪女孩逛街去了 。 张湘祥
这件事被队中其他教练知道后便传他早恋,朱日平有所耳闻后 ,立即去宿舍询问张湘祥,可能是有些误会,情急之下 ,朱教练也火了,说了一句类似“你给我回去”的话。满心委屈的张湘祥心想“回去就回去”,他随便收拾了一下 ,拿着行囊便往外走。开始的时候,朱日平还不在意,等到他反应过来,要叫住张湘祥的时候已经晚了 。 随后 ,朱日平和几个师兄急急忙忙冲了出去,想把他找回来,意识到张湘祥可能会坐火车回去 ,便立即赶到了火车站。当看到张湘祥还在那里排队买票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教练来了,教练来了 ,赶紧回去吧 。 ”师兄弟们拥上前去拽着张湘祥的胳膊,想要劝阻他。张湘祥转过头去,看着教练正远远地站在后面 ,无奈地盯着自己,突然又有些后悔,在师兄弟的拉拽下 ,他终于还是慢慢地挪动了步子,跟着大伙回去了。 从那以后,朱日平知道了,张湘祥这孩子是不能急的 ,他吃软不吃硬。
“死过一次”的张湘祥
2003年上半年,中国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各地都戒严隔离 ,弄得人心惶惶 。而就是这个期间,20岁的张湘祥却因为另外一种意外,被拖到了死亡边缘。4月的一天晚上 ,张湘祥的妈妈在龙岩家中突然接到谢勇教练打来的电话,他是湘祥当时的举重教练:“阿姨,湘祥可能受伤了 ,你打电话过去安慰一下。”但当时张妈妈并没有引起重视,她只当是一般的生病,按照之前和孩子的约定 ,她知道队里都是10点半熄灯,10点以后通常也不会给孩子打电话,也怕打扰他休息 。那天,张妈妈也没打电话去安慰湘祥。 第二天中午 ,张妈妈给儿子打电话,电话却是谢勇接的,张妈妈这时觉得有点不对劲了:“阿姨 ,对不起,没有把你孩子领回来。 ”电话那头,谢勇的声音非常疲惫 ,要知道,当时他已经在急救室门外等候了快24个小时候 。 “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 ,如果谢勇当时出去了,再晚半小时送过去,湘祥就回不来了。”张妈妈一边说话 ,一边又去给屋里供着的神像上了炷香。 张湘祥
据了解,当时举重队正在北京集训,张湘祥不小心在训练中腰受重伤,但因为接下来有比赛 ,他不想因此有所影响,便去医院打封闭 。哪知道,那医生一时疏忽 ,直接把药水推进了湘祥的腰椎,顿时,张湘祥意识全无 ,昏死过去。 “当时我就感觉一只手一直在将我的头往水里按,我想挣脱,但那只手就是死死不放。”在抢救室里 ,张湘祥足足待了三天 。 第三天下午,远在福建龙岩的母亲终于通过话筒,听到久违儿子的声音:“妈 ,我现在身上全都是管子了,能插的地方都插着呢。”从鬼门关刚爬出来的张湘祥显然精神不错,而此时的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 四年来,张湘祥消极过 ,困惑过,也失败过,但他最终没有放弃。因为他割舍不下熟悉的杠铃 ,还有那沉甸甸的奥运梦想 。2007年,张湘祥重返国家队,成绩慢慢恢复并提高。中国举重队男队总教练陈文斌对张湘祥赞叹不已:“张湘祥很不容易 ,他的心理素质在国家队可以说是上佳的。 ” 2008年的全国举重冠军赛,在这场决定奥运资格的关键战役中,张湘祥爆发了 ,他从高手云集的62公斤级中脱颖而出,夺得抓举 、挺举和总成绩3项金牌 。而他320公斤的总成绩是3年来该级别的世界最好成绩。 “这么多年,我一直告诉自己 ,不能放弃。”张湘祥说,“作为一名运动员,最大的心愿就是参加奥运会 。我在2000年参加过奥运会,但错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 ,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2008年8月11日,这位多灾多难的举重名将终于登上了他盼望已久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他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
已获硕士学位 ,大块头有大智慧
张湘祥的生活特写(20张)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硕士学位的运动员,他也是举重队中学历最高的运动员。今年他已完成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全部课程,顺利地拿下了硕士学位。 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从小就严格要求他要读好书 ,张湘祥说:“读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妈妈曾吓唬我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练不了举重了 ,回家连个看门的工作都找不到。 ” 张妈妈对张湘祥在学习方面的要求非常具体,文凭+好字+英语,一样都不能少。对此她这样解释到:“文凭是能有个起码的学历承认 ,而字如其人,人长得挺帅的,字写出来猪扒一样多难看啊。而如果字写得好,英语也会来几句 ,这个孩子就很ok了 。”这些要求虽然苛刻,但是聪明的张湘祥还是完成了母亲的心愿。 张湘祥写得一笔好字,到了北京之后 ,湘祥把外语学得很好,有时候他的妹妹用英文跟他在网上聊天,湘祥就用英文回复。 张湘祥的父母希望他要把书读下去:“还要读博士 ,然后再读博士后” 。
曾经是“给石智勇提鞋的 ”
1991年,正在读三年级的小学生张湘祥被教练看中,开始在龙岩市一个普通的体育学校举重队乙组训练。他们这些小孩子有时候还要负责帮甲组的大孩子们拿衣服、递水壶、提鞋子等工作。 起初张湘祥并不想练习举重,因为除了天生力量大之外,他还写得一手好字,总会被家人寄予特别的希望 。而对于身高都不太高的张湘祥父母来说,让小孩练举重似乎有些残忍了。 不过朱日平教练的执著最终攻破了张湘祥父母的壁垒。“我一看这孩子就有力量,而且胆子特别大,八九岁时我把他放在轻骑摩托上,他就敢握住把手往前开 。”朱日平说,自己能在发现石智勇后又找到张湘祥这块宝,实在是人生幸事。 那个时候,张湘祥就曾经为一个叫石智勇的孩子服务,收拾衣服 、提鞋子。13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石智勇获得62公斤级举重金牌而广为人知 。而经常和师哥石智勇结伴同出同入的张湘祥总是被人忽略,虽然他在2000悉尼奥运会拿到过铜牌。
编辑本段运动经历
1991年进入福建省龙岩市少体校练举重;1995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训练,教练谢勇;1999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文斌。
悉尼奥运会
来自龙岩的张湘祥早年成名 ,悉尼奥运会上,他和队友吴文雄分获56公斤级第三和第二名。据陈文斌教练透露,悉尼奥运会之后 ,张湘祥备受伤病的困扰,因为严重的腰伤,从2003年到2006年他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比赛也很少 。在陈文斌教练接手他的训练之后 ,从2006年开始他的训练逐渐系统,成绩也开始稳步提高。在年龄和体重增长之后,他从56公斤级升级来到了62公斤级 ,成绩从刚恢复训练的310公斤到目前的330公斤,复出后,他的最好成绩是去年世界杯举重赛的亚军。
锦标赛
2008年04月20日 ,“名乐杯”2008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泉州侨乡体育馆开赛,首日进行了56公斤和62公斤两个级别的比赛 。福建选手夺得三金一铜牌,其中沉寂多年的名将张湘祥发挥出色 ,一举夺得62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雅典奥运会亚军吴美锦仅仅收获一枚56公斤级抓举铜牌。 在下午进行的56公斤级的比赛,湖南小将龙清泉异军突起 ,他以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力压诸多名将获得总成绩冠军,此外他还获得了挺举单项冠军。广西名将李争尽管也举起了292公斤的总重量,但由于体重原因不得不屈居亚军,李争以133公斤的成绩获得抓举冠军 。福建名将吴美锦仅仅以129公斤获得抓举第三 ,他在挺举中也只举起了155公斤,此后两次冲击164公斤未果,最终只获得总成绩第四。 晚上的62公斤级比赛竞争得异常激烈 ,在这个级别上,有实力争夺奥运入场券的选手有7名之多。由于比赛的重要性,毛角、丘乐 、乐茂盛、张平等名将纷纷在抓举开把重量上三次试举落马 。悉尼奥运会季军张湘祥则发挥稳定 ,以抓举14 夺冠后,湘祥向观众深深的一跪
4公斤、挺举176公斤 、总成绩320公斤的成绩力压世锦赛冠军杨帆获得三项冠军。他的总成绩超过第二名足足10公斤,显示了良好的状态 ,为自己争夺北京奥运会入场券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29届奥运会,荣获金牌 。下台前,他对观众深深一跪。而后在颁完奖牌以后 ,张湘祥有“噗通 ”一声跪了下来。事后他说此举是为了感谢那些曾经挽救过他的生命的人。所以深深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此举动让许多人落泪,解说员说:“现在的运动员越来越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个人资料
姓名:张湘祥
性别:男
出生:1983年7月16日
星座:巨蟹座
血型:B型
身高:1.61米
体重:56公斤
国籍:中国
籍贯:福建 龙岩
项目:举重
学历:硕士
毕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训练学专业
现在单位: 福建 龙岩
个人爱好: 音乐、摄影、品茶 、电脑、唱歌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出生于福建龙岩的中国举重队队员张湘祥是河洛人。16岁时,张湘祥是中国男子举重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也是唯一一个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举重被选入国家队的运动员 。2000年的奥运会 ,张湘祥发辉稳定,获得了男子举重58公斤级第三名的好成绩。悉尼奥运会的出色表现,让17岁的张湘祥成为雅典奥运会上的夺金热门人物。就在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 ,一场疾病让他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 。张湘祥在这样消极的情绪和困惑中度过了四年,而他的队友杨帆、邱乐、毛角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中表现出色。2008年的全国举重奥运选拔赛上,张湘祥以一个冠军向人们示意 ,他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赛场。
本想打乒乓 不料被举重教练相中
张湘祥走上举重的道路实属偶然 。9岁那年暑假,当时在工厂从事电焊工作的母亲黄玉曼和做房屋装饰工作的父亲张雨和都没办法照看孩子,为了管住顽皮的他 ,黄玉曼便把湘祥带到了龙岩市少体校,交给了她的同学——当年少体校的校长林永乐,张妈妈最初是想让湘祥学习乒乓球。
没想到 ,林永乐一看到壮实的湘祥就立刻摸摸他的手,捏捏肌肉,知道他是块练举重的好料,立刻打电话给体校里的举重教练朱日平 ,朱兴奋地骑着摩托车奔到学校“验货”。
“就练乒乓球,别的都不要,你看我们夫妻俩都不高 ,你们还想把我儿子拿去举重? ”黄玉曼当时生气地拉着儿子就走 。可是这位培养出石智勇等举重名将的教练阿朱却不死心,面对张家父母的疑虑,阿朱拍着胸脯说 ,张湘祥绝对可以练出好成绩,于是死缠硬磨地把小湘祥拎到举重队去训练,成了石智勇的师弟。
曾为女孩闹罢练
事实上能够走到最后的人 ,总有那么一点倔强性格,张湘祥也不例外。有一次,他甚至因为女孩 ,打算背着铺盖回家了。
那年福州集训,正好当时中国台北队的队员也过来交流训练,因为人生地不熟,女孩子晚上出去逛街的时候 ,想找当地的男孩陪同前往 。按照规定,集训时队员是不能外出的,其他队员都不敢去 ,就张湘祥比较调皮,翻门出去陪女孩逛街去了。
这件事被队中其他教练知道后便传他早恋,朱日平有所耳闻后 ,立即去宿舍询问张湘祥,可能是有些误会,情急之下 ,朱教练也火了,说了一句类似“你给我回去”的话。满心委屈的张湘祥心想“回去就回去”,他随便收拾了一下 ,拿着行囊便往外走 。开始的时候,朱日平还不在意,等到他反应过来,要叫住张湘祥的时候已经晚了。
随后 ,朱日平和几个师兄急急忙忙冲了出去,想把他找回来,意识到张湘祥可能会坐火车回去 ,便立即赶到了火车站。当看到张湘祥还在那里排队买票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教练来了,教练来了 ,赶紧回去吧。”师兄弟们拥上前去拽着张湘祥的胳膊,想要劝阻他。张湘祥转过头去,看着教练正远远地站在后面 ,无奈地盯着自己,突然又有些后悔,在师兄弟的拉拽下 ,他终于还是慢慢地挪动了步子,跟着大伙回去了 。
从那以后,朱日平知道了,张湘祥这孩子是不能急的 ,他吃软不吃硬。
“死过一次 ”的张湘祥
2003年上半年,中国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各地都戒严隔离 ,弄得人心惶惶。而就是这个期间,20岁的张湘祥却因为另外一种意外,被拖到了死亡边缘 。
4月的一天晚上 ,张湘祥的妈妈在龙岩家中突然接到谢勇教练打来的电话,他是湘祥的举重教练。“阿姨,湘祥可能受伤了 ,你打电话过去安慰一下。”但当时阿姨并没有引起重视,她只当是一般的生病,按照之前和孩子的约定 ,她知道队里都是10点半熄灯,10点以后通常也不会给孩子打电话,也怕打扰他休息。那天,阿姨也没打 。
第二天中午 ,阿姨开始给儿子打电话,电话却又一次是谢勇接的,湘祥妈妈这时觉得有点不对劲了。“阿姨 ,对不起,没有把你孩子领回来。”电话那头,谢勇的声音非常疲惫 ,要知道,当时他已经在急救室门外等侯了快24个小时候 。
“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 ,如果谢勇当时出去了,再晚半小时送过去,湘祥就回不来了。 ”阿姨一边说话 ,一边又去给屋里供着的神像上了炷香。
据了解,当时举重队正在北京集训,张湘祥不小心在训练中腰受重伤,但因为接下来有比赛 ,他不想因此有所影响,便去医院打封闭 。哪知道,那医生一时疏忽 ,直接把药水推进了湘祥的腰椎,顿时,张湘祥意识全无 ,昏死过去。
“当时我就感觉一只手一直在将我的头往水里按,我想挣脱,但那只手就是死死不放。”在抢救室里 ,张湘祥足足待了三天 。
第三天下午,远在龙岩的母亲终于通过话筒,听到久违儿子的声音“妈 ,我现在身上全都是管子了,能插的地方都插着呢。”从鬼门关刚爬出来的张湘祥显然精神不错,而此时的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
四年来,张湘祥消极过 ,困惑过,也失败过,但他最终没有放弃 。因为他割舍不下熟悉的杠铃 ,还有那沉甸甸的奥运梦想。2007年,张湘祥重返国家队,成绩慢慢恢复并提高。中国举重队男队总教练陈文斌对张湘祥赞叹不已:“张湘祥很不容易 ,他的心理素质在国家队可以说是上佳的。 ”
2008年的全国举重冠军赛,在这场决定奥运资格的关键战役中,张湘祥爆发了 ,他从高手云集的62公斤级中脱颖而出,夺得抓举 、挺举和总成绩3项金牌 。而他320公斤的总成绩是3年来该级别的世界最好成绩。
“这么多年,我一直告诉自己 ,不能放弃。”张湘祥说,“作为一名运动员,最大的心愿就是参加奥运会 。我在2000年参加过奥运会,但错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 ,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2008年8月11日,这位多灾多难的举重名将终于登上了他盼望已久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他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
已获硕士学位 ,大块头有大智慧
张湘祥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硕士学位的运动员,他也是举重队中学历最高的运动员。今年他已完成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全部课程,顺利地拿下了硕士学位。
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从小就严格要求他要读好书 ,张湘祥说:“读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妈妈曾吓唬我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练不了举重了 ,回家连个看门的工作都找不到。 ”
张妈妈对张湘祥在学习方面的要求非常具体,文凭+好字+英语,一样都不能少。对此她这样解释到 ,“文凭是能有个起码的学历承认,而字如其人,人长得挺帅的,字写出来猪扒一样多难看啊 。而如果字写得好 ,英语也会来几句,这个孩子就很ok了。”这些要求虽然苛刻,但是聪明的张湘祥还是完成了母亲的心愿。
张湘祥写得一笔好字 ,到了北京之后,湘祥把外语学得很好,有时候他的妹妹用英文跟他在网上聊天 ,湘祥用中文回复过去。
父母希望湘祥要把书读下去,“还要读博士,然后再读博士后” 。
[编辑本段]运动经历
1991年进入福建省龙岩市少体校练举重;1995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训练 ,教练谢勇;1999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文斌。
来自龙岩的张湘祥早年成名,悉尼奥运会上 ,他和队友吴文雄分获56公斤级第三和第二名。据陈文斌教练透露,悉尼奥运会之后,张湘祥备受伤病的困扰,因为严重的腰伤 ,从2003年到2006年他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比赛也很少 。在陈文斌教练接手他的训练之后,从2006年开始他的训练逐渐系统 ,成绩也开始稳步提高。在年龄和体重增长之后,他从56公斤级升级来到了62公斤级,成绩从刚恢复训练的310公斤到目前的330公斤 ,复出后,他的最好成绩是去年世界杯举重赛的亚军。
2008年04月20日 ,“名乐杯 ”2008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泉州侨乡体育馆开赛 ,首日进行了56公斤和62公斤两个级别的比赛 。福建选手夺得三金一铜牌,其中沉寂多年的名将张湘祥发挥出色,一举夺得62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 ,雅典奥运会亚军吴美锦仅仅收获一枚56公斤级抓举铜牌。
在下午进行的56公斤级的比赛,湖南小将龙清泉异军突起,他以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力压诸多名将获得总成绩冠军,此外他还获得了挺举单项冠军。广西名将李争尽管也举起了292公斤的总重量 ,但由于体重原因不得不屈居亚军,李争以133公斤的成绩获得抓举冠军 。福建名将吴美锦仅仅以129公斤获得抓举第三,他在挺举中也只举起了155公斤 ,此后两次冲击164公斤未果,最终只获得总成绩第四。
晚上的62公斤级比赛竞争得异常激烈,在这个级别上 ,有实力争夺奥运入场券的选手有7名之多。由于比赛的重要性,毛角、丘乐 、乐茂盛、张平等名将纷纷在抓举开把重量上三次试举落马 。悉尼奥运会季军张湘祥则发挥稳定,以抓举144公斤、挺举176公斤 、总成绩320公斤的成绩力压世锦赛冠军杨帆获得三项冠军。他的总成绩超过第二名足足10公斤 ,显示了良好的状态,为自己争夺北京奥运会入场券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2008年北京29届奥运会,张湘祥荣获金牌。下台前 ,他对观众深深一跪 。而后在颁完奖牌以后,张湘祥有“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事后他说此举是为了感谢那些曾经挽救过他的生命的人。所以深深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此举动让许多人落泪,解说员说:“现在的运动员越来越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1999年 第4届全国城市运动会56公斤级总成绩亚军
1999年 全国冠军赛56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2000年 亚洲举重锦标赛56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第三/亚军
2000年 悉尼奥运会56公斤级总成绩第三
2001年 第9届全运会56公斤级总成绩冠军
2006年 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 总成绩:307公斤
2007年 全国锦标赛62公斤级冠军 总成绩:310公斤
2007年 世界大学生锦标赛62公斤级三项冠军
2007年 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冠军 总成绩:311公斤
2007年 举重世界杯62公斤级亚军
2008年 北京第29届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以总成绩319公斤获得冠军
[编辑本段]成为火炬手
奥运火炬于2008年5月13日开始在福建龙岩传递 ,龙岩籍悉尼奥运会举重季军张湘祥表示:“12岁我就为了举重离家远行,这次要回龙岩跑火炬,不仅是我 ,我的父母也很高兴。”其实早在2006年在龙岩举行的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上,张湘祥就曾作为运动员代表将火炬传递给了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 。这次成为奥运火炬传递龙岩站的火炬手,张湘祥很兴奋 ,“这算是我第二次在老家龙岩跑火炬了。 ”
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日前在泉州结束,张湘祥用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金牌吹响了进军北京奥运会的号角。“这周日,我就要去北京到国家队报到 ,参加集训 。如果领导能给我机会参加北京奥运会,我一定努力创造好成绩。我想要打破世界纪录。”
誓言如此响亮,皆因张湘祥做好了准备 ,从竞技实力到心理状态 。作为雅典奥运冠军石智勇的同乡兼师哥,张湘祥可谓年少成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年仅17岁的张湘祥便获得铜牌。2001年广州九运会,张湘祥再接再厉 ,获得金牌。然而,2001年的一场重病狠狠打倒了张湘祥 。此后几年时间,张湘祥从中国举重界消失了 ,而人们似乎也渐渐忘记了这位昔日的举重天才。只有张湘祥自己知道,“我不能放弃。”
天道酬勤,没有放弃的张湘祥默默地克服伤病 ,坚持训练,而他也终于重新站上了举重台 。2006年,全国举重冠军赛 ,恢复训练不久的张湘祥用亚军的成绩宣告了自己的强势归来。
正是因为运动成绩的突出,张湘祥成为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火炬手。“当时,我跑上主席台 ,将火炬传递给卢书记 。卢书记把火炬交给石智勇,石智勇点燃了圣火盆。 ”张湘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满是甜蜜,“那是我第一次跑火炬,心中充满了神圣感。”
关于“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8-168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成长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