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林景熙的个人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景熙的个人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大不同于其同乡前辈—“四灵派 ”诗人。面对鼎革之际,山河破碎、民生艰危的局面,诗人并没有啸傲山林、寄情田园 ,而是时刻关注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 。
宋朝末年,民族斗争剧烈,阶级矛盾深化 ,人民灾难重重。林景熙作为一个深感亡国之痛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其作品处处充满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深深眷恋,对民族兴衰存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疾苦寄于无限的同情。他的诗文风格幽婉 ,沉郁悲凉 。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他的诗歌大多以自然达意的联想,托物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 ,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来揭示自己心灵深处亡国隐痛的情思和起到了对侵略者狰狞面目进行淋漓尽致的暴露,对在民族危难关头卖国求荣、投敌变节的民族败类进行无情鞭挞和对在抗击外来侵略势力 、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而捐躯的死难者无限敬仰的效果和愿望。如他的五言律诗《枯树》篇:“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 ,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 ”40个字落落简篇 ,用托物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意深笔婉地揭露了在元朝统治阶级的屠刀与铁蹄之下 ,故国山河处处一片焦土,人民流离颠沛、无家可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聊生的悲惨局面。又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偶伴孤云宿岭东 ,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触景生情,借景写怀 ,沉郁苍凉,其哀国怀旧之情,感人至深 。
同时林景熙在作品中还流露了强烈的复国愿望。《枯树》中,“有枝撑夜月 ,无叶起秋风”暗示为复国而努力的志士尚在,只是力量还不足;“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 ,巧妙地将“树心”比“人心”,只要人心不变,到适当的时候一定会达到复国目的。这是一首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等待时机 ,赶走侵略者,实现复国目的 、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
林景熙作诗没有像某些诗人一样专事一体,而是不拘一格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白石樵唱》中各体均有佳作问世 。体裁的多样化,不仅显示了他开阔的创作视阈 ,而且有利于他在广袤的文学天地里成就新的建树。 林景熙于德祐二年(1276 年)辞官引归,后“往来吴、越间,殆二十余年 ”,并以“湖海客”自称。他放弃仕途的林景熙踯躅于故国山水之间 ,朝夕与猿鹤为伍(《寄四明陈懋阳》: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与鸥鹭为伴(《题水云深处》:所以盟白鸥 ,万荷最深处),像已所仰慕的谢灵运那样,过起了“坐啸山水城”(《登谢客岩》)、“乃乐烟水宽 ”(《简卫山斋》)的生活 。
林景熙在宋亡之后 ,虽然不曾剃度为僧或者乘鹤仙游,但是却积极地与僧侣 、道士为友,展开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并经常形诸吟咏,与当地的其他遗民诗人组成了一个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遗民群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林景熙成了联系平阳、会稽两个遗民集团的枢纽人物 ,正是他的穿针引线,使得两个遗民集团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感召 、互相激发,在思想上沟通联合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反元阵营,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交往活动 ,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交感。
关于“林景熙的个人成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8-177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林景熙的个人成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林景熙的个人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景熙的个人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林景熙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