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实践和改变才是这本书的核心 。
2. 读了本书的第一章 ,不仅认识了人的大脑,还学习如何应对焦虑,如何保持耐心!
3. 从序言到第13页 ,作者提到自己从混沌到觉醒,从迷茫到清晰的觉醒过程,也让我对“觉醒”有了更清晰的定义:
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 ,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4.“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别感慨相见恨晚,现在开始觉醒依然来得及。
“摩西奶奶 ”76岁开始学画 、80岁举办个人展 ,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
1. 关于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的起源
约3.6亿年前 ,地球进入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为了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 。
到了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登场。它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不仅让体温保持恒定,还进化出了情绪。脑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 。在哺乳动物中,猴子经常被人类当作观察和实验的对象 ,因此情绪脑通常也被称作猴子脑。
直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 ”。这个新皮层直到7万~20万年前才真正成形,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脑区“理智脑” 它让我们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 、建立文明 ,从此在这个星球上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
1. 为什么你会出现大脑空白:
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同时 ,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
1.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 ,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1. 焦虑的根源:
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
焦虑根源:人类两大负面天性“避难趋易 ”和“急于求成”。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 ,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1. 焦虑五种类型:
(1)完成焦虑(事太多,忙不完)
(2)定位焦虑(比较时,差太远)
(3)选择焦虑(选择多,难决策)
(4)环境焦虑(受限制 ,低效感)
(5)难度焦虑(太难了,想逃避)
1. 焦虑的五种对策:
(1)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2)面对现实 ,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3)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4)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5)直面核心 ,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1. 成长权重对比:
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 、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
因此,从权重上看 ,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1. 为什么你会越学越焦虑?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 、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 ,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
1. 如何保持耐心?
(1)? 首先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2)? 其次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3)? 最后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4)最高级的方法是 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 。
关于“《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8-179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认知觉醒》第一章读书笔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