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二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 ,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三、出处
唐·李白《赠汪伦》 。
赏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 ,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不及汪伦送我情上一句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不及汪伦送我情上一句如下:桃花潭水深千尺。
出处:赠汪伦[唐]李白
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 ,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喜交友 。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 ,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长安元年(701年) ,李白出生。字太白 。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 ,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 ,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 ,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 ,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关于“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代玉]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8-2135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代玉”!
希望本篇文章《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不及汪伦赠我情 还是送我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