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 、塞外江南数百万的建设大军,从而带来了全国几乎所有区域的文化。这就造成了深圳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那么,深圳有什么民俗风情?深圳风俗活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深圳过年风俗
1、早挑“年活水 ”
大年初一,新年之始,这是民间最为重视之日 。新衣 、新鞋、新帽 ,面貌一新,甚至连喝的茶水都要新鲜煮泡。早时深圳的妇女起得特别早,去井口河边挑满一缸水 ,取“新水活力”之意。隔日茶、水全倒掉,重新煮一_开水。如今城乡用上自来水,还是有人清晨上梧桐山、羊台山取山泉用作沏茶煮饭煲汤用 。
“新年流流 ,唔_(睡)懒觉。”这一天,全家都起早床,起床之后不能再睡 ,否则穷困一辈。漱洗完毕,向家中父母长老问安:“新年早晨! ”然后一家吃煎萝卜糕 、芋头糕和猪骨菜干粥等早点 。这天忌扫地,庭院门口满地炮仗衣屑也不能扫,让它红旺下去;有垃圾不去倒 ,怕倒掉财运。如有果皮、瓜子壳、糖果纸屑,要包好放在床底“聚财”。大年初一不进菜园摘莱,更不能挑尿桶去浇菜;不赤脚 ,不讲不吉利的话,更不许讲粗话,骂人打人;挨打骂的人会“衰” ,骂人的人也会口烂舌生疮 。
2 、广府人“抢花炮”
除夕夜零时一过,踏入大年初一,家家打开大门 ,说“开门大吉 ”!上世纪八十年代禁放鞭炮烟花前,家家户户点燃爆竹,争相“抢头炮” ,你放一万头(响),他放三万头,我家更放五万头,一时村村鞭炮齐鸣 ,烟花升空,震耳欲聋,持续几个小时。到天亮时 ,再次响遍鞭炮,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开门出去 ,大街小巷炮仗红屑铺地,为节日增添不少气氛 。近年大气污染,阴霾日益严重 ,人们过年才理性选择了不放烟花爆竹。
福田、南头、西乡 、沙井、松岗、公明的广府人,把这种“抢头炮”又叫做“抢花炮 ”,旧时由村太公赏田的款项或会社筹款 ,买来一批炮仗,其中一捆最大的20或30万头(响),年初一凌晨在村里的空地燃放,谁能抢到中间这个炮头 ,而让它不燃爆,谁就是能人 、村中英雄,顿获村人喝彩和长老奖赏。抢得炮头的人 ,赢得个好彩头 。
宝安西乡地区还流行“抢炮”、“领炮”、“还炮 ”的大型民俗活动。每当燃放的箭炮冲天,带有编号的炮花从天降落时,人们如潮水般涌至炮花落地处 ,争抢带有编号的炮花以求大吉大利。后来这种抢炮习俗发展在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西乡八乡村民在西乡河的沙滩上(现西乡戏院处)云集,旌旗飘展 ,鼓炮齐鸣,抢到带有编号花炮的人,可到北帝庙领到与炮花编号相同的一幅画有北帝画像的双面玻璃镜抬回家供奉 ,以求来年吉利。至次年二月二十八日,又把北帝“镜画炮”抬回庙,名为“还炮 ” 。此俗曾中断数十年,近年恢复 ,形成“飘色巡游”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做年的一个“做”字,道出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涵义,它既包括“过新年 ” 、“贺新年”的意思 ,又有一层“做”——忙碌的愉悦,无论是广府人、客家人,还是潮汕人 ,在忙碌中享受过年的热闹和欢乐。
3、初一拜神祭祖
深圳当地俗话说“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 。”人拜人,即拜年。
年三十拜神 ,带有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酬神 ”之意;年初一拜神,则是祈求新的一年获神明和祖宗庇护。[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鱼菽之祭 。”深圳本地食荤的大体在初一拜,拜祭程式较为简单 ,主要在家神台上添香烛,续茶酒;也有人重新做些荤菜,换上水果 、糖果礼拜。平时食斋之人或信众则在年初二,带斋祭食品到寺庙拜谒。
年初一还有个习俗 ,许多不是信佛之人,此日却也三顿吃斋,因为“斋”“灾 ”谐音 ,“吃斋”寓意“消灾” 。用现代医学保健观点来看,也不错,除夕团圆饭大鱼大肉 ,煎炸油腻,第二天多吃青菜和斋素食物,清清肠胃 ,也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养生选择。
4、初二出门拜年
年初二是“开年日 ”,过去大部分私人的店铺要开门做生意。老板请伙计(也有正月十六)“打牙祭”,宰鸡焖肉 ,先拜财神爷,后围坐一起饮宴,叫“开年” 。店主希望这顿“打牙祭 ”饭后,工人落力做工 ,一年生意兴隆。
家家户户吃了“开年饭”,举家出门拜年。按当地老习俗,初一不拜年。客家的村镇 ,年初二才出门拜年,出嫁女则携婿郎、子女“转外家”;也有的村落年初四才“转外家 ”,初二去跟公公婆婆拜年 。由于近十几年来国家法定春节假期只有3天 ,加上前后周六日调休共7天,假期十分难得,初一 、初三也去拜年了。初三民间历来认为是赤口日 ,也是“送穷日”,这一天本不到别人家中拜年,如今也无禁忌。
上门拜年 ,探亲访友,带上礼品手信,不是繁文缛节,而是一种礼貌 。当地人多送上蚝豉、蚝油、腊肉 、腊肠、浮皮、腐竹 、年糕、米饼、煎堆等土特产和酒水茶叶。切忌只带“两梳蕉”(即两只空手)。如今时兴送曲奇饼 、进口水果和老年保健品 ,但传统的还是送去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自己做的糕点、米饼,吃得鲜甜 ,吃得放心 。款待到访的客人,也讲究礼貌,一边热情让坐 ,递茶送水,一边拿出煎堆、油角 、瓜子和“八果盒”(盛有糖莲藕、糖马蹄、糖莲子 、糖冬瓜、糖姜片、炸糖环 、年糕及沙糖桔),主客品尝 ,寒暄问好。
传统拜年,有一个派利是的重头习俗。“恭喜发财,利是兜(拿)来! ”这是深圳当地人一见面的幽默拜年流行语 。“利是”是古代拜年时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深圳人拜年派利是 ,不像北方只给小孩,连未婚大龄青年都给。给自己的孩子封三五百,甚至一千元,而且父母各给一封;三代以内的堂、表兄弟姐妹亲戚的子女给五十、一百 ,夫妇俩也要各给一封;一般朋友 、同事、熟人的孩子也给二、三十元 。现在利是越派越多,给年轻夫妇尤其是经济拮据的“房奴 ”负担不少。故有些年轻家庭出外旅游,有意避开此习。本来几十年前派利是只两元 ,就是现在港澳地区给的利是仍保持十至二十元左右。手信轻重和利是多少不应攀比,图个吉利,心意到了就成 。
5 、舞龙舞狮年味浓
拜大年 ,行花市,逛大街,看舞龙舞狮麒麟舞表演。大锣大鼓一敲 ,方圆村镇一片喜气洋洋。
深圳有“东麟西狮”之说,也就是东片客家人舞麒麟,西片白话地区舞狮子 。新年期间 ,各村麒麟队、舞狮队纷纷到同宗共族的邻村拜年,联络情感。客家人有舞麒麟送福入屋的习俗。麒麟从村头舞到村尾,一家一户礼拜,屋主鞭炮欢迎 ,麒麟到了门口就低着身子慢慢进屋,到厨房、天井、厅堂拜三拜,祈求五谷丰登 ,丰衣足食 。拜毕退到屋外,师傅打开“拜柬”(木匣子),主人自动送个红包酬谢(金额随意)。然后 ,再放鞭炮送麒麟到村里空旷的坪地上为乡亲们表演。麒麟队一个村接一个村,舞到香港新界同姓村,元宵节才回来 。
讲粤语的公明 、松岗、沙井、福永 、西乡、南头、大鹏 、皇岗、沙头等镇村 ,历史上喜欢看大戏。这里说“看大戏 ”就是看粤剧,春节前,许多村庄搭好“戏棚” ,请来广州、深圳戏班大佬倌,“嚓嚓梆!嚓嚓梆!”锣鼓声把全村敲震得热闹非常,《六国大封相》 、《碧天贺寿》、《天姬送子》、《八仙贺寿》 、《薛仁贵征西》等粤剧,连演五六晚。
龙华、观澜、石岩、坪山 、龙岗、坪地、葵涌和大鹏的客家人 ,喜欢新年对山歌,“赴歌墟 ”摆山歌擂台 。过去龙岗墟还有独特的“龙岗皆歌”唱法,热烈动听的皆歌衬词“一朵鸳鸯牡丹花罗哩” ,有成百上千人加入和唱,整个“歌墟 ”闹得沸沸腾腾。沙头角渔灯舞,也在春节期间表演。盐田渔民把水上迎亲习俗变成陆上迎亲舞蹈进行巡游表演。初二晚上 ,南澳镇渔民数十人用百多米长的草龙,插上香火,燃放鞭炮 ,朝海尽舞,祈求渔汛满仓 。
深圳民俗文化村 、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及南山青青世界等景点,更是用美仑美奂的各民族民俗节目 ,吸引数十万游客,同庆马年,共祝新的一年马到成功,人人龙马精神。
深圳风俗与民俗活动
1 、妈祖诞庆
在深圳南山区的赤湾 ,有一座“天后庙”,相传为纪念百姓崇祀的海神妈祖而建。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年),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的一位民间女子 ,她聪明、勇敢、善良,有预知气象变化 、驱邪治病和泅水过海的本领,常在惊涛骇浪中救助遇难船只 ,极受人们敬重和爱戴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诞辰,九月初九在湄洲峰顶羽化“升天”。每年三月,沿海各地的渔民和农民在天后庙举行盛大庆祝庙会 ,祭祀天后,求航海平安、渔业兴旺、五谷丰登。在祭祀后还举行文艺表演和贸易活动 。官方也按照朝廷的祭典来祭祀妈祖,每年春秋两次 ,行三叩九拜大礼。妈祖诞庆活动,体现了深圳人民对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2 、北帝诞庆
在旧社会黑暗统治下,广大人民苦不堪言,他们期望自己的精神枷锁能在各种崇拜活动中得到解脱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西乡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盛行一种叫“北帝诞庆”的崇拜习俗。这是当地人民一年中最为喜庆的日子,这几天之内 ,所有乡民都来参加,热闹非凡。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是北帝爷的“出位 ”日 。这天先由乡里长老设礼桌面对北帝爷祭拜,礼毕之后由善男信女们抬着北帝菩萨到各村巡游 ,直至三月初二抬回北帝庙“复位”并再一次祭拜而告终。据说北帝爷法力无边,能消灾祛病,降妖驱魔 ,确保人人健康,家业兴旺,永久平安。因此 ,在北帝爷“出巡”期间,乡民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场面甚是隆重热闹 ,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舞龙舞狮 ,连日欢庆。在乡民心中,北帝爷是神,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对北帝爷供奉得忠诚,就会确保一家幸福,因而“北帝诞庆 ”对西乡人民来说是比“生日”、“春节”、“中秋节 ”等更为重要的庆祝日子 ,庆祝仪式自然是正规而隆重,场面也是无比恢宏 。
福永舞龙狮
福永是个历史悠久的名镇,其风俗活动源远流长且种类繁多 ,其中以划龙舟、舞龙狮和唱大戏为主。从清朝嘉庆年间起,这三种主要的风俗一直流传且年年盛行。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只有舞龙狮的传统风俗沿袭至今并成为最主要的庆祝活动,而划龙船和唱大戏已不大流行 。每年的春节 、元宵、端午、重阳等重大节日和迎亲嫁娶 、企业开张等重大活动时 ,都要大张旗鼓地舞龙狮助兴庆贺。由于福永舞狮活动极为盛行而成为深圳最著名的舞狮之乡。现全镇共有6支舞狮队,每队都有四、五十人,十几个狮头 ,鼓乐齐全,并且每支舞狮队都有大量的拥趸和狮迷 。每逢舞狮比赛,助威声、叫好声震撼天地 ,场面极为喧闹。1962年塘尾村建成了舞狮馆,设备齐全,专供舞狮队训练和表演。1987年在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 ,塘尾村舞狮队以绝对优势取得总分第一而勇夺桂冠 。其舞狮队雄壮的气势,遒劲潇洒的动作,清新独特的造型和色彩纷呈的场面给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3 、沙井上香
广东省各地盛行上香拜神活动。许多家庭、酒店、宾馆和店铺的大厅及公司工厂里 ,墙壁上都设有神龛,神台上设一香炉,两旁各有一盏彩灯 。每天清晨人们点上一柱香拜几拜,企盼供奉的神爷能保佑身体健康 、业务发达、吉利和财运永远伴随。这种上香活动犹在深圳沙井镇极为普遍 ,礼仪也极为隆重。沙井村民的上香习俗从唐朝起一直流传至今,每家都设神龛,每天都由家中长者主持仪式。上香前 ,主持者洗漱干净、端正仪表之后,庄重虔诚地点上三支香端正地插在香炉里,然后施行三拜之礼 。接着全家大小都一一上香拜。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 ,仪式更庄重,礼拜也更显虔诚,所用的香也比较讲究 ,主要是用檀木磨成细粉做成的檀香。给香炉上香之前,要摆贡果,主要是时鲜水果如荔枝 、芒果、龙眼等 ,还要供上荤菜和米饭 。拜祭神爷之后,全家大小一起用斋吃素,不吃油腻和荤菜类。村民上香的习俗,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健康和富裕生活的追求。
4、龙华客家习俗
深圳市龙华镇原籍人有90%操客家方言 。“客家人”的称谓由来已久。历史上 ,南宋和明朝末年,由于蒙古族和满族的南侵,中原地区的汉族为躲避战乱纷纷迁移至湘、赣交界山地 、广东潮汕梅州地区和闽南 ,而以广东省内为最多。对于土著居民而言,迁入的人即为客家人 。他们的语言因受当地的影响而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发音较独特的语言即客家话。深圳龙华的客家人保存着独特的风俗,他们在大年三十要杀鹅 ,祭奠祖宗之后吃团圆饭。大年初一要吃素,不沾荤腻 。到了端午节,要宰狗以祭奉列祖列宗。与其他客家人不同的是 ,龙华彭姓人过年是在正月十五而非初一。春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都做年糕(年年高之谐音,取来年更上一层楼之意)。在清明节和重阳节 ,家家户户都要到先祖的坟上去“拜山 ”(即扫墓),在清明节每人都吃鸡屎藤(一种中草药)、艾饼,以求能避瘟疫 、除疾病,保全家人安康 。过去在自然经济社会里 ,客家男人放牛、耕地,喜欢唱山歌。新娘在出嫁前要器三天三夜,以示对娘家的眷恋 ,而新郎在进村迎亲前要过“进门关”,进关顺利之后方可正式迎取新娘。龙华客家人的习俗,是中华各民族五彩缤纷的习俗里的一朵奇葩 。
5、龙岗女子哭嫁
昔日龙岗客家人保持着客家的传统习俗 ,“女子哭嫁”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例。每个女子在出嫁前,有七天以上的“哭嫁期 ”。哭这么长的时间,泪水也流了不少 ,眼睛也稍现红肿,而这使得新娘更显楚楚动人,可能正应了“经常性地流点眼泪有助于美容”和“姑娘在出嫁前显得最漂亮”的俗话 。完婚之日 ,当迎亲队伍临近待嫁姑娘所在的村庄时,村中男子就在路中燃火“避邪”,新郎带领迎亲队伍经火“避邪 ”之后,方可进村正式迎亲。拜见过岳父母之后 ,村中长老即宣布良辰到了。此时,新娘即娇婉缠绵地哭辞父母,轻移莲步 ,款款出门,频频回望,之后即登轿起行 ,陪嫁女亦随轿送行至夫家 。迎亲队伍一路上笙歌不绝,鞭炮 、烟花不停地放。陪护新娘的伴娘每隔十来步路程就在路旁撒一根寸把长的红绳,意为完婚后新娘首次回娘家探望而“引路”。随着时代的变迁 ,龙岗女子哭嫁习俗现已不很流行 。
6、坪地围笼屋
昔日坪地人的居住方式保留着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他们过去的住所相当独特。他们用三合土、竹木 、砖瓦、芦苇稻草等建成外表酷似圆柱形的围笼屋,全家人都住在里面。这种围笼屋占地面积一般有三四十平方米 ,有的做成两层。围笼屋外观上很象古堡,高墙翘檐,气势很恢宏 。地主大户的围笼屋占地面积更大,屋的四角设有楼阁 ,用于了望放哨,由于建得相当坚固,而且通常只有一门可进 ,因而易守难攻,很容易防护别人的攻击。围笼屋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夏季炎热时可上楼阁通风处感觉凉爽,冬季天凉时又可因密不透风而保暖 。而且 ,坚固耐住也是它的一大优点。一般围笼可连续住几代人,可经受8-10级台风袭击。坪地围笼屋体现了客家建筑奇特的风格 。
7、坪山打蘸
坪山镇居民主要是客家人,保留了客家独特的传统习俗。过去坪山人特别重视祭祀活动 ,祈神拜佛极为虔诚。其中最隆重的仪式即为每八年一次的打蘸(集体祭奠神灵),地点聚在关帝庙前的广场上,一片喧腾 ,热闹非凡,附近小贩也云集于此趁此机会大做买卖 。先由坪山圩的首脑主持祭典仪式,祭桌上摆满精美的果脯酒馔,大香炉里插满檀香 ,一片香雾缭绕。首脑身后,簇拥着全圩居民。首脑行礼时,乡民跟着伏地叩拜 ,九遭之后礼毕,居民就在广场上开始连续嬉戏七天八夜,尽情吃喝赌闹 ,通宵达旦,一片喧嚣气氛 。打蘸期间,人们极尽奢侈 ,花费不少钱财同时八天乐此不疲,也贻误了农事。有些经济不宽裕的居民在打蘸之后只得借债或乞讨日。这个打蘸陋俗,劳民伤财 ,在1943年被废除。
8 、凉帽遮羞
大鹏人操客家方言,保持着客家风俗 。大鹏妇女素有戴凉帽的习俗,不论冬夏。其凉帽是用竹条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条用火烧烫一下 ,这样可使竹条更柔韧,然后用劈刀把竹条分成竹篾,织成圆圈 ,中间穿孔,竹蔑周围用布条缝挂。其他客家妇女的凉帽是用黑布条缝挂,而大鹏妇女的凉帽用蓝士林布条 ,所以戴起来也显得更秀气、更妩媚 。这种戴凉帽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过去妇女要严守“妇德”、“妇容 ”,不能抛头露面 ,但客家妇女为环境所迫,南迁之后要跟男人一样出门干活,上山打柴 ,下田插秧,赶场赶圩,亲戚出入,为了“遮羞” ,便戴上这种凉帽。妇女戴上凉帽,自己可以看清别人,而别人却看不清自己 ,很有点面纱的味道,也给自己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和风韵 。同时,戴凉帽既轻便又可防太阳辐射而凉爽 ,因此世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渔民娶亲地处龙岗区东南端沿海的南澳镇,其民风淳朴 ,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以前南澳居民大多靠捕鱼而生,因而“渔民娶亲”成为本镇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 。当渔村女子成亲之日,新娘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前行 ,身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狮载歌载舞,而他们身后,有着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妇女,列队而行 ,一路撑桨,迎亲到家。迎亲队伍规模庞大,浩浩荡荡 ,观者甚众,一片喜洋洋的气氛。路上鼓乐齐鸣,礼炮震天 ,热闹非凡 。“渔民娶亲 ”之日,全村不论男女长幼,都不下海而赶来为新人庆贺。最好的贺礼当属用彩纸剪的成双成对的大鱼模样 ,意祝新人百年好合,家业兴旺。
9 、舞草龙
舞草龙是南澳镇极具特色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渔民小伙子用草扎成“巨龙” ,一节节加起来后长达二三百米,再在这条“巨龙”身上插满燃烧的香火 。随着“巨龙 ”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 ,声威极为壮阔。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宕。草龙所经之处 ,围观者甚众,秩序井然,燃放烟花炮竹 ,祈求紫气常临、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一派节日喜庆景象 。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 、观舞者的热烈 ,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机勃勃、万众欢腾的画面。舞草龙既是渔民企盼一帆风顺、生活富足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大众乐于参与的健身运动 ,因而盛行至今且一年比一年热闹。
深圳民间节日
深圳的民间节日主要有除夕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荔枝节等,这些都是各镇居民通有的节日 。但是某些节日在不同的地方其过法却不相同。如除夕,公明人贴春联,从子夜零时起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鞭炮龙岗和大鹏人要用香茅 、柚叶等煮成的“年香水”沐浴 ,以求来年好运龙华人在这天要杀鹅祭祖。又如春节,龙华人初一要吃素,该镇彭姓人以正月十五为过年而不是初一 。除了这些共有的节日之外 ,有的镇又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坪山有二月初二的八公节、四月初八的米面节、六月初六要食绿豆粥、七月十四的祭仙节 、十月初一的茶果饼节,还有十一月的冬至南澳镇有正月初二的舞草龙节西乡地区盛行二月二十八到三月初二的“北帝诞”等。自1987年广东省举办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 ”之后,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七彩纷呈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
深圳民间禁忌
与丰富的民间节日相对照 ,深圳各地的民间也流传着许多禁忌。民间禁忌的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诸多客观现象无法理解、无力改变因而产生神秘感到的结果。沙井和公明居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必需上香供神,且吃斋以示心诚 ,祈求神爷能驱除邪气,保全家平安。龙华人大年初一要吃素一天,忌荤腻食物清明节吃鸡屎藤(中草药) 、艾饼等以“避邪” ,“避瘟神” 。龙岗和大鹏人在婚嫁时,当迎亲队伍临近女方村庄,村中男子在路中燃火以“避邪”,迎亲者经火“避邪 ”后方可进村迎亲他们在除夕夜要用香茅、柚叶、菖蒲和香石榴叶等煮成“年香水”沐浴净身 ,以洗去旧年的“霉气”,祈求新年里小孩能茁壮成长,大人能精力旺盛 ,老人能延年益寿这种民间禁忌虽然带有浓厚的封建米信色彩,但无一不体现出深圳人民对健康和幸福的渴望。
中原麻衣的出演作品
乔迁新居讲究事项:
1 、乔迁新居须择吉日,喜双日忌单日。现代人提到吉日 ,大多喜欢用搬家吉日来表达;多数人在黄历上看吉日 。选择黄道吉日,便是很有讲究。进入新宅是否开个吉利兆头,或将过去的霉运甩掉 ,住进后又是否能平安等,这些是人们普遍的要求和良好的愿望。
2、搬家的日子通常是指举行“入宅仪式 ”的日子,最好在“入宅仪式”前把所有家电、家具定位 。床 、书、衣服、锅碗瓢盆等整理好 ,封门(把门关好),等“入宅仪式”的吉日开门 、上香祭祖、开火(点火)或放鞭炮等,在当天入住。
3、入宅时,应先用盐调和清水 ,清洗净化宅子,忌讳用真朱砂、柚叶 、石榴花枝水,净宅一遍。因为朱砂可产生水银 ,毒害居住者 。
4、家私搬入,再用香烛金银拜天公、土地公,进新宅时全家人不得空手进入宅内 ,在家中燃放鞭炮一小串即可。
5 、入住当天,一定要烧一壶开水,?寓意财源滚滚。同时塞住各种池盆(厨房、卫生间等),?开启水龙头,?要细水慢流;因为细水长流,寓意盘满钵满之意 。屋宅内还可以开着风扇,?四围吹风,?但不要向大门吹 ,有风生水起之意头。
6、搬家时最好携带一只装满了米的米缸或米桶,桶中摆放一张写有“常满 ”的红纸,或是摆放有168元的信封 ,取其“一路发”之意。
乔迁新居大家都是非常高兴的,有的去翻一些皇历,找到上面写了某天某日利于搬家什么的,就以为是黄道吉日。可是 ,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再找别的皇历看一下,那么它说的吉日却是都不一样的 。所以说 ,真正的吉日是要根据房主的命理来测算。
也就是说,一家三口,是女主人名字买的房子还是男主人买的 ,按他或她的生辰八字,来找贵人日或者其它有利的日子,这样可以在日子上做一些选择 ,然后搬进去,这样才比较好。
民间搬家风俗在搬完家后,当天黄昏可祭拜地基主 ,传说中地基主个子较矮,拜的时候要在厨房门口,摆供品的桌子不可太高现在搬家一般只需备齐柴 、米、油、盐 、扫帚就行了,然后择吉日吉时进新房 ,进新房时,要当家人先进后,其他人方可进入新房 ,再在吉时之内点火燃灶煮些东西吃,然后就可以放心的慢慢搬其它家什 。
百度百科-入宅
迷糊餐厅(伊波真昼)
最后的大魔王(曾我萤娜)
舞姬恋风传(崔爱铃)
公立海老栖川高校天闷部(金森羽片)
初恋姉妹(千夏)
管家后宫学园(塞尔尼娅·伊织·佛雷姆哈特)
笨蛋、测验、召唤兽(姬路瑞希)
恼杀ジャンキー(芜木那伽)
幸运星(柊司)
CLANNAD(古河渚)
甜蜜偶像(桐生琴叶)
魔法少女奈叶StirkerS(蒂安娜)
替身伯爵的冒险(瑟西莉亚)
落花流水(叶山秋穗)
传颂之物(柚叶)
舞-HiME(鸨羽舞衣)
卖火柴的小女孩(绫濑真纪)
Are you Alice?(玛丽安娜)
妹妹恋人(结城郁)
ジャッジメントちゃいむ(神凪さゆか)
SOLA(森宫苍乃)
猫神やおよろず(柚子)
薄暮传说(エステル)
.hack//黄昏の腕轮伝说(国崎玲奈)
惊爆草莓(苍井渚砂)
妄想科学シリーズ(夏轮向日葵)
拜托了双子星(宫藤深衣奈)
Crash(白星花)
除灵少女(琦莉)
一起一起这里那里(春野姬) 《ホームワーク》--(发售日:2004年2月4日)
《Parade》--『舞-HiMEラジオ 风华学园放送部』主题曲(发售日: 2004年7月22日)
《 爱しさの交差点》--舞-HiME 角色曲 Vol.1(发售日:2004年8月4日)
《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 PoppinS (发售日:2004年8月25日)
《ロマンス》 发售日:2004年11月3日)
《エチュード》(发售日:2005年3月2日)
《ミニシアター》(发售日:2005年5月11日)
《あまえないでよっ!!はっぴぃ☆くりすます 》圣诞歌集 (发售日:2005年11月02日 )
《 ふたりぼっち/モノクローム》タクティカルロア片尾曲(发售日:2006年2月8日)
《ファンタジア》(发售日:2006年9月27日)
《Chronicle》(发售日:2006月12月21日,演出者为中原麻衣与清水爱)
《ひぐらしのなく顷に キャラクター Vol.1》(发售日: 2007/03/28 )
《ひぐらしのなく顷に 猿回し编 Vol.1》(发售日: 2007/07/25)
《ひぐらしのなく顷に 猿回し编 Vol.2》(发售日: 2007/08/24)
《アネモネ》(发售日:2007/5/23)
《~愿い~》--Que远古之叶的妖精角色CD(发售日:2007/07/25)
《春のKISS》--Myself Yourself角色CD(发售日:2007/11/21)
《妹にまとわりつかれて眠れない》(静香役 非个人专辑)(发售日:2008/5/28)
《メトロノームエッグ》 (发售日:2008年6月25日)
《ヤサシイウソ -钢壳のレギオス》ED单曲(发售日:2009/2/4)
《浪漫ちっくストライク》- -大正棒球少女OP(发售日:2009年夏)(发售日:2009/9/30)
《Sweet Madrigal》 [新单曲] (发售日:2009/9/30)
《LOVE × HEAVEN》--管家后宫学园OP(发售日:2010/1/27)
《My starry boy》--管家后宫学园ED(发售日:2010/2/10)
《彗星スクリプト》--[个人专辑大碟] (发售日:2010/9/22)
《迷い子さがし》 ---刀语ED7(发售日2010年10月6日)
《初恋幻灯机》---TV动画《少女妖怪石榴》ED(发售日:2010/11/24) 中原麻衣《ミニシアター+one 》DVD (发售日:2005年)
《らぶドル First Live in 横浜 》初回DVD(发售日:2007年)
《AQUAPLUS FESTA 2008》--LIVE (发售日:2009/4/8) 东京临海新交通百合欧号有明站的站内广播
日剧女子女子アナ一直线!-第八话特别来宾(以本人身份演出)
关于“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己迎臣]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exe.cn/zshi/202508-219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己迎臣”!
希望本篇文章《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民风习俗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摘要:改革开放...